南京城的上空阴云密布,压抑的氛围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此时,距离降俘成功押送抵南京城仅剩几个小时,然而,日军却不甘心失败,暗中集结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准备在降俘进城前进行最后的疯狂截击。
在距离南京城三十里的一处密林边缘,262旅旅长朱赤正紧握着望远镜,目光如炬地观察着周围的地形。他身材魁梧,眼神中透着沉稳与坚毅。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领,他深知此次支援任务的艰巨性与重要性。
“报告旅长,侦查连发现日军小股部队在前方五里处活动,看样子是在为大规模行动做准备。”一名年轻的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
朱赤放下望远镜,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说道:“立刻通知各营,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日军肯定是想在降俘进城前搞破坏,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让一营在左翼高地设伏,二营在右翼丛林隐蔽,三营作为预备队随时听候调遣。”
与此同时,负责押送降俘的部队正小心翼翼地朝着南京城方向前进。带队的军官王强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不断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经过之前在山谷的激烈战斗,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依旧坚守岗位,丝毫不敢松懈。
当押送队伍行至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时,突然,远处传来了密集的枪炮声。王强心中一紧,大声喊道:“全体注意,准备战斗!日军肯定是追上来了。”士兵们迅速散开,寻找掩体,将降俘严密地保护在中间。
日军的先头部队如饿狼般疯狂地扑了过来,子弹如雨点般倾泻在押送队伍的阵地上。王强看着眼前的局势,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以目前的兵力,很难长时间抵御日军的进攻,必须尽快与前来支援的262旅会合。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62旅一营的伏兵从左翼高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朱赤站在高地上,大声指挥着:“给我狠狠地打,把日军的火力吸引过来,为押送部队争取时间!”一营的士兵们士气高昂,凭借着有利地形,对日军进行了精准的射击。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应对左翼的威胁。
高寒抓住这个机会,立即下令:“全体突围,向262旅方向靠拢!”押送部队在火力的掩护下,艰难地向前推进。然而,日军很快就调整了部署,加大了对押送部队的攻击力度。
此时,262旅二营从右翼丛林中杀出,对日军形成了夹击之势。朱赤看着战场局势,果断下达命令:“三营全体出击,务必将日军彻底击溃,掩护押送部队安全进城!”三营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在混战中,一名日军军官挥舞着军刀,朝着王强冲了过来。高寒毫不畏惧,举起手中的枪,“砰”的一声,将日军军官击毙。但他的身后,却有几名日军士兵偷偷摸了过来。就在这危急时刻,262旅的一名士兵眼疾手快,冲上前去,用身体挡住了日军的子弹,为王强解了围。
战斗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日军在262旅和押送部队的顽强抵抗下,逐渐露出了败象。高寒看着败退的日军,大声喊道:“乘胜追击,绝不能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士兵们士气大振,奋勇追击,将日军赶出了十里之外。
经过这场激烈的战斗,押送部队终于在262旅的掩护下,顺利地抵达了南京城。城门缓缓打开,看着降俘安全进入城中,赵卫国和王强都长舒了一口气。他们相视一笑,眼中满是胜利的喜悦与对彼此的敬佩。
在南京城的军事指挥部内,蒋介石收到降俘安全抵达的消息后,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看着手中的战报,对身边的将领们说道:“262旅此次支援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淞沪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传令下去,对262旅全体将士进行嘉奖。”
而在城外,262旅的士兵们顾不上休息,又开始紧张地部署防御工事。朱赤知道,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战斗还在后面等着他们。他望着远处的天空,眼神坚定而又充满了斗志,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坚守阵地,与日军战斗到底,为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献出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