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姬猛,谥曰‘悼’。加入群聊,赐绿品房间。”
正当景王贵与晋国诸君吵得不可开交时,悼王猛就已经被送了进来。
“???你怎么这么快就进来了?”景王贵问道。
“不对啊,你既然进来了,说明刘公、单公那两个家伙还是立你为王了啊!”
景王贵懊悔起来,说道。
“早知道我当初就不该屈服于刘、单二氏,在寿儿去世后,就该立朝儿为王!”
“反正是要和刘、单翻脸的,当时犹豫不决,反而错过了为朝儿增长羽翼的时间。”
“父王天天把王子朝挂在嘴边,难道是我们这些王子没有一个比得上他的吗?”悼王猛不满道。
“你不行,只会沦为刘、单的玩物。”景王贵继续说道。
“现在刘、单做大,我在的时候,对抗他们就已经越来越困难。”
“而且他们还和晋国的六卿眉来眼去,俨然为六卿在王畿的代理人。”
“我王畿本来就已经深受其掣肘了,再加上这种吃里扒外的担任正卿!”景王贵愤愤道。
“对了,你还没回答我怎么这么快就进来了呢?”
“我被刘公、单公扶持为王后,就被王子朝的军队给干掉了,就进来了……”
“好啊!看来朝儿还挺勇猛的!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父王实在是太偏心了!”
悼王猛见自己被干掉了,景王贵也没有半点心疼之意,反而继续称赞王子朝,更加不满了。
“不过父王也不要抱有什么幻想,王子朝就算把刘、单二公干掉了又怎么样?”悼王猛冷笑道。
“只要强大的晋国介入,他就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败亡。”
周悼王驾崩后,刘、单二公又立了周悼王的弟弟王子匄为王。
他们与王子朝打的你来我往,互有胜负,不亦乐乎。
晋智砾帮助刘、单二公击败了王子朝。
在即将胜利之际,周王匄不想晋国进一步加强对王畿的控制。
以王师单独取得胜利为由,通告智砾,智砾也不客气,你叫我回去我就回去,于是立马回国了。
结果表明,他是过于托大了。
晋军一走,王子朝就立马复起,攻占了成周,正式称王。
周王匄与刘、单二公退往王畿东麓,与王子朝东西对峙,周王匄出于面子,并没有立刻再次向晋国求援。
此后王子朝称西王,周王匄为东王。
“???怎么回事?我姬周这都梅开几度了?怎么又二王并立了?”
成王诵一段时间没有关注诸夏局势了,现在才知道又出事了。
“成王爷爷,是这样的。”景王贵巴拉巴拉,解释了一大堆。
还边解释边骂晋国真不是个东西!
“我姬周现在别说是二王并立。“
”就算是二十王并立,和一个王也没什么区别。”武王发一脸平静的说道。
“反正都是晋国的掌上玩物罢了。”
“而且我看权力从天子到诸侯再下移到卿大夫是趋势,你也不用过于担忧。”
“至少你还是个天子,谁都要给你几分薄面。“
”像鲁国、郑国,国君早就是卿大夫的傀儡了。”
“哈哈,姬周的小子,也和我一样。对于后代的事,如此心平气和了?”成汤笑道。
“我看你自从周昭王进来开始,就没几天有好脸色的。”
“现在终于想通了?看开了呢?”
“成汤高祖,这不是已经没办法了吗?”武王发苦笑道。
“我姬周已经名存实亡了,王室除了个天子的名头,当当晋国的衣装,还能干什么呢?”
“再怎么顾影自怜,也改变不了什么啊。”
“我都懒得抽他们,送他们去抄书了。”
“武王爷爷,我们也是您的后代啊!”晋襄公站出来说道。
武王发看都没看晋襄公,径自走开了,后者有些尴尬,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在周王室陷入南北对峙的同时,远在东方的鲁国内部,鲁侯裯与季孙氏的矛盾终于爆发后。
现在的季孙氏是季孙行父的曾孙季孙意如执政,此人极度专横跋扈,不把鲁侯裯当回事。
不但把季孙小宗的祭祀时间提前到和公室大宗同时进行。
还僭越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
把一位名叫孔丘的壮汉气得够呛,直骂士可忍孰不可忍!
孔丘,是宋大司马孔父嘉的后裔,孔父嘉被华督杀了后,其后代因为惧怕华督,出奔鲁国。
其父叔梁纥,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孔丘也遗传了他这个大汉的基因。
当初东方小国逼阳国亲附楚国,晋悼公组织晋、齐、吴、鲁、宋、卫、曹、薛、杞、邾、滕、莒、郳十三国讨伐。
逼阳国虽为小国,但面对十三国联军,却也宁死不屈。
在鲁军作为先头部队冲进城门后,逼阳国人放下城门,准备截断联军,来个瓮中捉鳖。
结果叔梁纥一把托住了城门,直到联军顺利退出后,才把城门放下。
把大伙都给看傻了,直呼叔梁纥力大无穷,如同虎豹一般。逼阳国计谋没有得逞,自然被灭了。
“不是?我记得叔梁纥比我还大多了。怎么他儿子才这么大?”晋悼公问道。
“咳咳,叔梁纥生了九女才有一子孟皮,还是个残疾,叔梁纥不喜欢他。”
“七十左右时违背礼制,不顾风言风语,和颜氏女子结合,才生了孔丘。”系统解释道。
“七十岁了还这么硬朗,老当益壮啊!”
晋悼公感叹道,毕竟他二十九岁就不行了,难以想象七十岁的老头,身体还能这么活跃。
“不是?你怎么说结合呢?”帝辛敏锐地注意到了屏幕上的字幕的异常。
“叔梁纥没有娶那个姓颜的女子?”
“确实没娶,所以才叫违背礼制啊!“
”孔丘三岁的时候,叔梁纥就去世了。
“孔丘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孔丘母亲连叔梁纥葬在哪里都没有告诉孔丘。”
系统解释道。
“后来还是他自己多方打听,才把母亲与父亲合葬。”
“我懂了,不就是野合所生嘛?”帝辛笑道。“你直接说就好了,还说这么委婉哈哈。”
“我可没说人家是野合生的,这可是你说的。”系统辩解道。
“系统,我看你对这个叫孔丘的很重视啊!”帝乙琢磨道。
“此人也是我的后裔,难道他和他的后裔,成功复兴了大邑商?你才提了一嘴?”
虽然他想不到孔丘如何复兴他大邑商 ,但是不影响他又开始幻想了。
\"那倒没有,相反,他是周公的粉丝之一,在周公的狂热粉里,也算排得上号的。”系统回答道。
帝乙:???
“看得出来,对于季孙意如僭越礼乐,他十分愤怒。”武王发说道。
在平定竖牛之乱后,叔孙婼继承了父亲叔孙氏的上卿之位以及外交工作。
“你们看下去就是了,此人虽然不是君主,但在后世影响这一块,远超你们所有人。”系统卖了个关子。
孔丘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向郯子问上古之礼,向周守藏史老聃,向大夫苌弘问乐。
在鲁国已经有不小的名气,孟孙氏曾经号召子弟向孔子学礼。叔孙氏也与孔丘相处融洽。
在杀死了竖牛这个不孝子后,叔孙豹幼子叔孙婼正式成为叔孙氏族长。
叔孙婼在国际上和他父亲一样,刚正不阿,维护鲁国与国君利益。
他曾经因为鲁国与邾国争端一事被晋国扣留,但依然不屈服于韩起的淫威以及贪婪的范鞅的索贿之下。
韩起最后还是没办法,放了他。
就在叔孙婼在晋国与晋诸卿周旋,努力维护鲁国利益时。
鲁侯裯对于季孙意如愈发不满,他率领自己的卫兵以及公室小宗的士兵对季孙意如发难。
然而久攻不下,陷入僵持。
叔孙氏的家臣因为主人不在,在权衡利弊后,擅作主张,认为进攻国君对叔孙氏更有利。
于是接受了季孙意如的求援。
孟孙氏本来还在踌躇不定中,一看叔孙氏都上了,他也跟着一起上。
三桓联手,鲁侯裯败绩,出奔齐国。
叔孙婼听到鲁国发生的事后,差点没被家臣气死。
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齐国,拜会鲁侯裯。
回到鲁国说服季孙氏、孟孙氏接回鲁侯裯。
结果二卿都不愿意,叔孙婼一个人也没什么办法。
他因为无法把国君接回国,心灰意冷,万念俱灰。
学起了当年晋国的范文子,咒自己早点死。
结果也和范文子一样,他如愿以偿,很快就去世了。
“鲁国虽然君权旁落,但还是有叔孙婼这样的大忠臣啊!”齐桓公感叹道。
“还有这个孔丘,应该是和叔孙婼一样的人吧。”
齐桓公说的没错,在鲁国发生了三桓驱鲁侯的事后。
孔丘问候季孙氏的话语就没有停过,然而嘴炮问候季孙氏又有什么用呢?
孔丘准备离开鲁国,去齐国碰碰运气,他投奔于二守之一的高张门下。
并通过高张,见到了齐侯杵臼。
“我在齐国,也久闻先生知礼乐,乃鲁之贤人也!“
齐侯杵臼坐于上,正卿晏婴与高张陪同于下,他笑眯眯向孔丘问道。
”不知先生为政之道上,是否也给寡人指点些迷津。”
“君主要像君主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孔丘大声回答道。
“好啊!”齐侯杵臼拍案叫绝,十分高兴。
“先生说的好啊!如果君主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
“即使有粮食,寡人又怎么能吃到呢?”
不但齐侯杵臼十分高兴,孔丘也十分激动,毕竟终于有君主能够赏识他了。
他能够在齐国大显身手了。
然而晏婴却与齐侯杵臼自以为得一良臣兴奋的态度完全不同。
他依然十分平静地坐在那里,注视着孔子,神情十分复杂,最后露出了苦涩的微笑。
pS:周敬王三年的主要诸侯:晋顷公、楚平王、齐景公、秦哀公、宋元公、卫灵公、鲁昭公、吴王僚、越王允常
霸主:晋
次强:楚、齐、吴、秦
Sp:君主品级八十七:周悼王(绿品)
武功:倒霉蛋,王位还没坐热乎呢,就被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