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贞观八年的秋光,像是被上天打翻了金箔,泼洒在广袤的关中平原上。从渭水之畔到终南山麓,无边无际的麦田翻涌着波浪,沉甸甸的麦穗垂弯了麦秆,在风里簌簌作响,那是丰收独有的絮语。日头正当午,却不见半分燥热,唯有清爽的风裹着麦香,掠过田埂上忙碌的身影,将孩童们清脆的歌声送向远方:“麦黄黄,谷满仓,天子圣,百姓康……”

农夫们赤着脚踩在晒得微暖的泥土里,手中的镰刀起落如风,锋利的刃口划过麦秆,发出“唰唰”的脆响。割下的麦束被捆成整齐的草把,码在田埂边,很快堆成了一座座金黄的小山。年轻力壮的后生们扛着粮袋往来穿梭,汗水顺着黝黑的脊梁往下淌,滴进泥土里,却笑得眉眼弯弯——粮袋沉甸甸的,压在肩上,心里却踏实得很。老人们坐在田埂边的老槐树下,手里摇着蒲扇,看着眼前的景象,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笑意,嘴里念叨着:“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年成啊……”

田埂尽头的小路上,几辆马车缓缓驶过,车身上“户部”的印记清晰可见。户部侍郎崔敦礼亲自带着属官下乡核验收成,掀开车帘,望见这丰收盛景,忍不住捋着胡须点头。身旁的主簿捧着刚统计好的账册,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侍郎大人,您瞧,这渭南县的粟米亩产竟达三石二斗,比去年足足多了两斗!还有泾阳、武功诸县,亩产都在三石以上,就连往年收成稍差的贫瘠之地,今年也能有两石五斗的收成!”

崔敦礼接过账册,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每一个数字都透着让人安心的分量。他沉吟片刻,道:“速将此消息奏报朝廷,尤其是东宫和皇后娘娘处——皇后娘娘素来关注农事,培育新稻种耗费了多少心血,如今总算有了回报。”主簿应声而去,崔敦礼望着田间忙碌的百姓,心中感慨:贞观初年,关中还曾遭逢旱灾,百姓流离;如今不过八载,竟能有这般仓廪充盈的景象,陛下勤政,皇后贤明,朝堂清明,方才有这盛世之基啊。

此时的太极宫西侧,长乐宫的暖阁里,却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长孙无垢身着一身素色襦裙,裙摆上绣着淡淡的缠枝莲纹,既不失皇后的端庄,又添了几分温婉。她正俯身站在一方精致的木架前,木架上摆放着数十盆培育中的稻种,嫩绿的稻苗舒展着叶片,生机勃勃。

她的指尖轻轻拂过一株稻穗,那稻穗比寻常稻子饱满许多,颗粒圆润,色泽鲜亮。这是她耗费三年心血,寻遍江南稻种,又以灵泉之水悉心浇灌培育出的新品种,名为“御香稻”。当初为了寻找合适的稻种,她派内侍远赴江南,走访数十位老农,收集了上百种稻种带回宫中试种;为了掌握灌溉时机,她亲自记录每日的日照、水温,甚至不顾身份,下到御花园的试验田里查看土壤墒情。如今,这“御香稻”不仅亩产比寻常稻子高出三成,煮出的米饭更是香气浓郁,软糯可口。

“皇后娘娘,户部崔侍郎派人奏报,今年关中粟米亩产再创新高,各州粮仓均已储满,部分州县甚至需要临时搭建粮仓存放粮食!”内侍总管李德全轻步走进暖阁,躬身禀报,脸上难掩喜色。

长孙无垢闻言,抬起头望向窗外。暖阁的窗棂敞开着,能望见远处宫墙之外,连绵的麦田如同金色的海洋,风过之处,麦浪翻滚,煞是壮观。她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轻声道:“好,总算是不负百姓,不负陛下。”

稍作思忖,她吩咐道:“传本宫懿旨,令各州府即刻开常平仓,以平价粜粮,严禁商贾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另外,告知兵部和户部,从各州粮仓中调拨三成粮食,作为边疆驻军的冬粮,务必确保将士们寒冬腊月不受冻馁之苦。还有,江南诸州今年雨水充沛,稻收想必也极好,令当地官府统计收成后,调拨部分粮食运往关中、河东等缺粮州府,以备不时之需。”

“奴婢遵旨!”李德全躬身应下,正要退下,又被长孙无垢叫住。

“还有,”她补充道,“御花园试验田里的‘御香稻’已经成熟,让人收割下来,一部分送御膳房烹煮,供陛下和东宫殿下品尝;另一部分晒干脱粒后,分发给各州府农技官员,让他们带回地方推广种植。切记,要详细告知种植之法,不可有误。”

“奴婢明白。”李德全再次躬身,这才退了出去。

长孙无垢重新将目光投向面前的稻苗,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她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却深知“民为邦本,食为民天”的道理。太宗皇帝登基以来,励精图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而她作为皇后,更应以身作则,辅佐君王,关注农事,让百姓安居乐业。如今粮仓充盈,百姓富足,便是对他们夫妻二人最大的慰藉。

而此时的东宫,同样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东宫丽正殿的书房里,六岁的太子李承乾正端坐在案前,身着一身明黄色的太子常服,小小的身影挺直了脊背,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他手中捧着一卷《论语》,琅琅的读书声清脆悦耳,字正腔圆:“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饱含感情,每一个字都咬得极为清晰,没有丝毫卡顿。站在一旁的太子太傅李纲捋着花白的胡须,眼中满是赞赏之色。李纲是前朝老臣,性情耿直,学识渊博,太宗皇帝特意将教导太子的重任托付于他。起初,他还担心这位六岁的太子年幼贪玩,难以教导,可相处日久,他才发现李承乾天资聪颖,且极为好学,不仅过目不忘,还善于思考,常常能提出一些让他都感到意外的见解。

“殿下,”待李承乾背诵完《论语》全篇,李纲躬身行礼,赞道,“殿下六岁便能熟背《论语》,且能领会其中深意,实属罕见。老臣佩服。”

李承乾放下书卷,起身对着李纲拱手行礼,声音稚嫩却恭敬:“太傅过奖了。承乾不过是遵父皇母后教诲,勤加诵读罢了。”他虽为太子,却毫无骄纵之气,待人谦和,礼数周全,这一点让李纲尤为欣慰。

正说着,门外传来内侍的通报声:“陛下驾到——”

李承乾眼睛一亮,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迎了出去。只见李世民身着常服,步履轻快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父皇!”李承乾脆生生地喊了一声,对着李世民行了跪拜之礼。

“吾儿免礼。”李世民弯腰将他扶起,伸手抚摸着他的头顶,笑容满面,“听闻今日太傅考你《论语》,你尽数背了下来?”

“回父皇,承乾已经背完了。”李承乾仰着小脸,眼中满是期待的光芒。

李世民看向一旁的李纲,李纲连忙躬身道:“陛下,太子殿下天资聪颖,不仅熟背《论语》全篇,且对其中‘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句有独到见解,老臣深感欣慰。”

“哦?”李世民来了兴致,看向李承乾,“吾儿不妨说说,你对‘使民以时’有何见解?”

李承乾略一思忖,朗声道:“父皇,儿臣以为,‘使民以时’便是不可违背农时。农夫耕种,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皆有定时。若官府随意征调民力,耽误了耕种或收割,便会导致粮食减产,百姓无以为生。如今正值秋收时节,儿臣听闻今年粮食丰收,便是因为父皇轻徭薄赋,让百姓能安心劳作,不违农时。”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儿臣还听闻,母后培育了新的稻种,亩产极高。儿臣想,若能让百姓按照时节,轮换耕种不同的庄稼,比如今年种粟米,明年种稻子,后年种豆子,如此既能让土地休养,又能增加收成,这便是‘分时轮作’之法。不知儿臣说得对不对?”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再次抚摸着他的头顶,赞道:“说得好!说得好啊!吾儿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见解,真是有乃母之风!”他心中甚是欣慰,李承乾不仅聪慧好学,还能心系农事,关注百姓,这正是他所期望的储君模样。

李纲在一旁附和道:“陛下所言极是。太子殿下心系苍生,有仁君之姿,实乃大唐之福。”

李世民心情大好,拉起李承乾的小手,笑道:“吾儿既有此心,今日便随父皇去一个好地方。”

李承乾好奇地问道:“父皇,我们要去哪里?”

“去长乐宫看望你母后和你刚出生的弟弟。”李世民的笑容愈发温和,“你母后近日诞下皇子,你多了一个弟弟,名为李泰。今日天气甚好,正好带你去见见他。”

李承乾眼中满是欢喜:“真的吗?儿臣早就想去看望母后和弟弟了!”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牵着他的手,快步向长乐宫走去。阳光透过宫殿的廊柱,洒下斑驳的光影,父子二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满是温馨。

长乐宫的寝殿里,暖意融融。长孙无垢半卧在榻上,脸色虽略带苍白,却难掩初为人母的温柔。她的身旁,襁褓中躺着一个小小的婴儿,正是刚出生不久的皇子李泰。婴儿闭着眼睛,小嘴巴微微抿着,呼吸均匀,模样粉嫩可爱。

听到脚步声,长孙无垢抬眸望去,见李世民牵着李承乾走了进来,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陛下,承乾。”

“母后!”李承乾挣脱李世民的手,快步跑到榻边,小心翼翼地看着襁褓中的婴儿,眼神中满是好奇和温柔,“这就是弟弟吗?他好小啊。”

“是啊,这是你的弟弟李泰。”长孙无垢伸手摸了摸李承乾的头,声音温柔,“以后你就是哥哥了,要好好照顾弟弟。”

“儿臣知道了,母后。”李承乾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儿臣一定会保护好弟弟的。”

李世民走到榻边,俯身看着襁褓中的李泰,眼中满是慈父的温柔。他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婴儿的小脸蛋,婴儿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小嘴动了动,发出了细微的咿呀声。

“陛下,今日户部奏报,各州粮仓均已储满,百姓欢天喜地。”长孙无垢轻声说道,“如今又添了皇子,真是双喜临门。”

李世民直起身,看向长孙无垢,笑容满面:“是啊,仓廪实,子嗣兴,这才是大唐的福气。”他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语气中满是感慨,“贞观初年,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百姓流离失所,粮仓空虚。如今不过八载,便能有这般五谷丰登、子嗣兴旺的景象,这都是你我夫妻二人,还有满朝文武共同努力的结果。”

长孙无垢微微一笑:“陛下过誉了。这都是陛下勤政爱民,轻徭薄赋,才换来的太平盛世。臣妾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

李世民握住她的手,眼神温柔而坚定:“皇后贤明,辅佐朕打理后宫,关注农事,培育新种,功不可没。朕能无后顾之忧,专心朝政,皆因有你在身后支持。”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默契。寝殿里温馨和睦,襁褓中的婴儿偶尔发出一两声咿呀声,更添了几分生机。

几日后,便是皇子李泰的满月宴。太宗皇帝下旨,大赦天下,减免关中地区今年一半的赋税,同时在长安城内举行盛大的庆典,与民同乐。

满月宴当日,太极宫甘露殿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满朝文武皆身着朝服,依次入殿,向太宗皇帝和长孙皇后道贺。殿内摆满了珍馐佳肴,酒香四溢,乐师们演奏着欢快的乐曲,气氛热烈而隆重。

李世民身着龙袍,端坐于御座之上,长孙无垢则坐在他的身旁,身着皇后朝服,端庄典雅。李世民的怀中,抱着襁褓中的李泰,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脸上满是慈爱的笑容。

待百官行礼完毕,李世民朗声道:“今日乃皇子李泰满月之喜,恰逢贞观八载粮食大丰收,各州粮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上天庇佑大唐,也是百官同心、百姓勤勉的结果。朕今日大赦天下,减免关中赋税,与民同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百官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响彻大殿。

李世民微微抬手,示意百官平身,随即笑道:“今日大喜之日,诸位爱卿不必拘谨,开怀畅饮便是。”

百官谢恩后,纷纷落座,殿内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几位老臣看着眼前的盛世景象,不禁想起了贞观初年的艰难岁月,心中感慨万千。当初他们追随太宗皇帝,历经战火,好不容易才平定天下,如今能看到国家富强,百姓安康,皇子诞生,心中无不欣慰。

而殿外,长安城内更是热闹非凡。太宗皇帝下旨,允许百姓在朱雀大街上举行社火庆典,共享丰收与添嗣之喜。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舞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锣鼓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街边的店铺纷纷挂起了红灯笼,店主们拿出自家的美酒佳肴,免费分给过往的百姓。孩子们穿着新衣,提着灯笼,在人群中穿梭嬉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端着一碗米酒,望着皇宫的方向,激动地说道:“贞观盛世,果然名不虚传!粮食满仓,皇子诞生,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欢呼声、锣鼓声、歌声交织在一起,顺着朱雀大街蔓延开来,飘向长安的每一个角落,甚至飘出了长安城,飘向了广袤的关中平原,飘向了大唐的每一寸土地。

秋阳依旧温暖,金浪翻滚的麦田里,农夫们还在忙碌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东宫书房里,李承乾正在灯下苦读,偶尔会想起襁褓中粉嫩的弟弟,眼神愈发坚定;长乐宫的寝殿里,长孙无垢正温柔地哄着李泰,嘴角带着幸福的笑意;太极殿内,李世民望着满朝文武,望着窗外的盛世景象,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贞观八载,谷满仓,子嗣兴。这是大唐盛世的一个缩影,也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夫妻二人共同努力的成果。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在未来的岁月里,大唐将在他们的治理下,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