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凌晨,再去张承,并刘青山、侯明、邵之祁人等,固函谷关以拒关中,谓之曰:剪龙爪牙。”
——《大郑往事》,作者佚名。
自从李嘉、周元昭这种影响力巨大的人物退出生物圈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挑战大郑在神州大地的正统性和合法性。
按照常理来说,一切都结束了,接下来大家只要多存点钱,也可以存点别的东西,吃点枸杞鹿茸牛鞭什么的,就可以去找阻卜部的乌古酒店见面了。
但新的阴云正在汴京的上空汇聚,黑云团中带着闪电,就在这个阴雨连绵的秋季。
六部尚书,毫无疑问是大郑王朝最有实权的大人物,他们基本都是文训起家的伙伴,有些甚至还是跟他小时候一起穿开裆裤摸鱼掏鸟的伙伴。
吏部尚书:杜宣。
兵部尚书:秦时明。
户部尚书:张之善。
工部尚书:唐秉闻。
刑部尚书:李开云。
礼部尚书:魏序。
这就诞生了一个问题:你小时候一起玩的堂兄弟、同村孩子,说要创立一家公司,还可能会犯法。你经过深思熟虑后,掏出积蓄,无脑跟了。
最终的结局也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大家一起成功建立了一家大型公司。这一路走来的辛苦、艰难自不必说,胜利后的滋味是美妙的,令人欣喜的。
但现在,带领大家创业的大哥老了,随时都有可能退休,他让他的儿子、那个你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小屁孩来接手公司,对你的业绩进行考核、对你的工作态度提出要求。
关键是,他确实有两把刷子。
你辛苦了一辈子,终于迎来了好日子,准备坐等着分红享福了。他却让你继续熬夜写方案、大雨天去工地现场调研、坐飞机去外地出差。事情如果做不好、办不成,他还要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对你进行处罚。
这怎么行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年轻人也有自己的朋友和想法,他很有可能会认为你已经不适合干财务经理或者人事经理了,有很大概率让你退休回家,每月给你打钱养老。
因为时代在进步,世界在变化。
当初你们跟着我爸在街头买玩具、冰淇淋、小人书,倒卖废铁、抛钉子扎路过的轮胎、有时候还要跟人打架,这才为公司积累了原始资本,这些我都知道,有些我也跟着干过。
但现在,谈生意都是西装革履,要走线上会议、还要考虑法律问题,有时候甚至还要用到英文外语。叔叔们的江湖气太浓,电脑都不会用,老一套跟不上时代了,不行就退休吧~
至于公司里的各个职位,他要通过招聘引进一些呆头呆脑的大学生,或者是跟他一样的初生牛犊来担任。一朝天子一朝臣,变化是肯定有的,落差也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更不可以了。
特不特权、资不资历的咱们先放在一边,我刚答应了让三叔家的老四的儿子的岳父的哥哥的女婿进咱们公司,你让我退休,别再管这事儿,那我的面子往哪里搁?
我安排采购部去我亲家的厂里买公司需要的木材、瓷砖和钢材,他还会给我返点,小日子过得正滋润呢,你上台后却有可能按照你的那一套,让别人来竞标争饭碗,谁的质量好就用谁的。
那我正在修建的高尔夫球场咋办?停工吗?
买谁的不是买?能用不就行了?我们跟你爹创业那会,哪有这条件?还不是能用就行了?再说买谁家的不是买?
总结起来就是,六部尚书对文训是服气的,大哥说啥就是啥,也跟我们有感情,不会亏着我们。只要不是捅了大娄子,他基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有些事他其实知道,不过不是太过分,也就默许了。
可文若就不一定了。
最重要的是,他在公司里的人手还真不少,本人工作能力也强,叔叔们懂的老一套他都懂,叔叔们不懂的新事物,他也懂。
再加上他还年轻,有的是精力和时间。
纵观古今,凡是换了老板以后,公司的经营模式肯定也会迎来变化,人事也会有更迭,这是一定的。
要想继续舒服的过日子,只有一个办法——让文若当不了下一任总裁。
文训和皇后亲生的嫡子还有文初,但那小子当年为了提前上位,趁着文训生病的时候拔他的氧气罐。孝出强大后,彻底寒了老文的心,基本不具备继承家业的可能。
但文训还有庶出的孩子,六个女儿,三个男丁。
他们常年在国外读书,对公司里的事情两眼一抹黑,除了听我们几个老叔叔的意见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采购个咖啡机都费劲。
就算他们不行,不是还有小皇孙嘛!天资聪颖、憨厚可爱,我们一定会好好辅佐他的,毕竟他是大哥的亲孙子嘛~
哎,先声明啊,绝对不是因为他好掌控啊!
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复杂,首先,要把给大哥开车的司机换成我们的人,知道大哥每天都去了哪里,干了什么,最近心情怎么样?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要了解清楚,好对症下药让文若触到逆鳞。
他们父子的关系的确很好,这不假。
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嘛~
不做怎么知道?
要解决一个问题,就会延伸出无数的问题,首先大哥的司机就很麻烦。他是军队里退伍的,平时安保干的很到位,跟着大哥也有些年头了,功劳很大,苦劳也不少,跟我们几乎差不多的工龄,只是年纪偏小。
另外,大哥的秘书更不好处理,我们对他了解不多,只知道他嘴很严,公事上只认理不认人,私事上……
年轻人玩的太花了,我们陪不过来。而且他的权力也很大,有时候甚至借着大哥的名义来压制我们,我们还没办法。
必须要行动起来了,不然要是大哥一命呜呼驾鹤西去了,我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王易拉着一车队的木制武器挑衅侯明和刘青山,虽然行为看起来很荒诞,但实际上则是一场针对中原、尤其是颍川士族而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就是剥夺他们对汴京的绝对掌控力,好方便接下来的计划。
当侯明拿着烧红的烙铁把王易烫的coS王扁、当场跳起了“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时,刑部左侍郎严望一个招呼都不打的亲自来到了牢狱中,将侯明虐待普通囚犯的酷吏行为抓了个正着。
紧接着,早就写好的弹劾奏折立刻呈在了文训的御案桌头。
侯明滥用私刑、栽赃陷害普通商人;京兆尹张承御下不严、有失管察;步军都指挥使刘青山小题大做、调动重兵恐吓无辜百姓,有居功自傲、狂妄骄纵之嫌。
凌晨已经下野,针对邵之祁、刘廷让以及其他官员将领的计划也正在进行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全都是当年颍川府、现在开封籍的官员和军将。
这次并不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政治斗争,而是元老们对皇权的变相挑战,对京畿地区军政力量的稀释和掌控。
最终的目标,是文若。
文家人坐天下,这是我们的共识。但下一个坐上龙椅的文姓之人,必须要听话。
或者至少,在他不听话的时候,我们有办法让他听话,而不是毫无反抗之力。
能让我们感到压力的冯延已经死了,凌晨也被排挤出了董事会,驸马都尉冯俊不过是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这起事件背后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
不清楚具体是哪些人,礼部尚书魏序因为和凌晨关系亲近,所以态度不明,但不排除假想敌身份;户部尚书张之善精的要死,明显是想置身事外,让其他人干活自己坐享成果。
截至目前出手的,只有刑部的人。
刑部秋官——李开云。
临颖郡公府的正堂里,冯俊皱着眉头,一手握着茶杯,一手握杯盖,轻轻滑动着,发出陶瓷摩擦的声音。
“不止是我们,军中的江淮、关中、关东、河北将领,也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顺昌郡王在家乡的族人也因为犯事被当地官府抓捕,估计下一步就要攀咬上他了。”
凌晨坐在冯俊对面的位置,两腿分开向后仰去,靠在椅背上,单手肘在桌面,食指和中指夹住嘴唇,大拇指扣着下巴,一言不发。
连薛定也被针对了么……
看似平静的大郑王朝,暗流涌动竟至于此吗?
一开始,凌晨听说了王易的奇葩行为之后,还没当回事儿。现在看来,这是早有预谋、精心布局,专门为了他这碟醋才包的这顿饺子啊~
让汴京变得不可控,让大郑的政治局势乱起来,让文训为了大局稳定而不得不忍耐他们的小动作,最终温水煮青蛙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吗?
行,那就试试看。
“叫老侯乖乖认罪,他这个过错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告诉老张,明天朝会就递上辞呈,理由随便编,我估计暂时应该不会有事。
集中精力保我大舅哥和薛定,只要把枪杆子握在手里,他们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来,我今晚去东宫走一趟,跟大哥通通气。”
冯俊听完后思索了一下,随即点着头说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