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宋春兰狐疑的眼神,许志文头皮一阵发麻,他刚刚被小姑盘问过一轮,可不想再被他妈追问了。
早知道,他就不趁着这个机会申请回家两天了。
当然,许志文也就是随便嘀咕两句,在外头那么多年,他咋可能不想家。
一回家,他的饭都能多两碗。
“妈,你咋变得和我小姑一样唠叨了?她就是关心,你就别疑神疑鬼了,我去厨房洗碗。”
说完,许志文直接冲进了厨房。
看着活蹦乱跳的儿子,宋春兰嘴角浮现出一个笑容,许顺握着手里的烟枪凑到宋春兰旁边。
“志文瞧着可比之前结实了不少,这兵还真是没白当。”
夫妻俩私底下说话的时候,宋春兰没少抱怨他当初带着许志文去报名当兵的事。
许志文一回家,许顺就忍不住想要说点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决定没错。
宋春兰也知道,当兵对于许志文来说是好事。
可她毕竟是当妈的,许志文当兵这几年,只要一闲下来,她就忍不住去想这个儿子。
“行了,只要志文志萍平平安安的,对我来说比什么都好。你也少抽点,小妹给咱家买了打谷机之后,咱家的家底子都厚了,你可得多活几年,和我一起过过好日子。”
宋春兰一把夺过许顺手中的烟枪,敲了许顺一下。
许顺嘿嘿一笑,什么都没说。
第二天,许素馨就带着大包小包又来了许家村一趟。
看着许素馨带来的各种小零嘴,许志文擦了擦嘴角的口水。
“小姑,你这是把我当猪喂呢?”
许素馨没好气地白了许志文一眼:“我还没见过有人上赶着要当猪的,肉干是你云强哥做的,酱是我熬的,果脯和那些乱七八糟都是我买的,你带回队里和战友们分着吃。”
“对了,这围巾是志萍昨晚熬夜给你织的,你可得好好戴。”
说着,许素馨就将拿着围巾的许志萍推到了许志文面前。
看着许志萍脸上那两个大黑眼圈,许志文眼眶一红。
“小姑、姐,你们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许志文在家一共待了三天,便借口队里临时有事,结束了休假。
因为知道许志文这次的任务没有危险,许素馨心中那根紧绷的弦也松了下来。
接下来的时间,许素馨和许志萍便开始了家、玻璃厂、工地三点一线的生活。
在小鹅和其他几个女工的宣传之下,许素馨在玻璃厂周围几个厂里也打开路子,短短几天的时间,工厂这边定饭的数量就达到了三十份。
再加上那些散客,每天在工厂这边她们的盒饭就能卖出五十份。
人逢喜事精神爽,再加上家里那几块叉烧最近没有起幺蛾子,许素馨的心情都好了许多。
许素馨原本以为,以孙卫国的性格,一次借钱不成,他一定还会带着周云霞再来磨她。
没想到被她骂了之后,孙卫国和周云霞竟然真的没再来找过她,许素馨估摸着,孙卫国一定是觉得房子拆迁的好处也落不到他这个女婿身上,所以彻底死了讨好她的心思。
这样也好,她也懒得见他和周云霞那个蠢货。
不过……她和孙卫国周云霞之间还有账没算完。
等她卖盒饭的生意再稳定一点,她可得把周宏山借给孙卫国盖房的那三百块钱要回来。
钱是小事,但便宜她绝对不能让他们这一家子占。
许素馨哪里知道,最近精神爽的人并不止她一个人。
要是真的论起来,孙卫国现在可比她要风光多了。
分家之后,他和周云霞从家里拿了三百二十块钱。
周云霞又找之前的朋友借了一百多块钱。
靠着这笔钱,他顺利在厂子改制的风口上拿到了一纸任命,顺利当上了厂里技术科的科长。
这几天,他可谓是春风得意。
“云霞,当初你和我结婚的时候,我就说过一定会带你过上好日子。升科长之后,我一个月工资要比之前多二十五块,咱们以后不用再给家里头交钱,你也不用总是紧着手花钱了。”
夜色深深,孙卫国一脸得意地搂着周云霞躺在床上聊天。
自从知道他升官之后,他爸孙茂材和他哥孙建国已经偷着找过他两三次了。
两人话里话外,说的都是那天晚上不该一时冲动把家分了。
但他心里清楚,要是他真的下岗了,他爸才不会后悔,他们现在后悔,不过是因为知道他的工资比之前更高了。
周云霞的心情也不错,她笑嘻嘻地握住孙卫国的手。
“我就知道我没找错男人,等你工资发下来,我就把借的钱还掉。你是不知道,最近这几天我在她们几个臭女人面前有多风光,她们一听说你当了科长,个个都夸我好福气呢。”
一想到白天,自己那几个朋友恭维自己的那些话,周云霞心里就美得直冒泡。
当初她和孙卫国结婚,她那几个朋友没少笑话她瞎了眼,明明有条件更好的男人不选,偏偏要嫁给啥都没有的孙卫国。
虽说这几年她们没再当面笑话过孙卫国,但周云霞心里清楚,他们还是瞧不上她嫁的对象。
孙卫国这一次升官,她也算是彻底扬眉吐气了。
“借的钱慢慢还,你不是喜欢百货大楼的那条裙子嘛,工资发了你就去买。”
孙卫国知道,周云霞不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即使自己这么说了,她也不会这么做。
既然这样,他还不如多说点好话哄哄周云霞开心。
果然,孙卫国这话一出,周云霞立刻乐了:“就你嘴甜。”
孙卫国伸手拽住床头灯开关上绑着的棉线:“早点睡吧小霞,明天我还得跟着厂里的领导去玻璃厂学习呢。”
听说孙卫国明天还有正事,周云霞也不敢啰嗦,她拽了拽被角赶紧躺了下来。
玻璃厂门口,孙卫国一脸谄媚地跟在副厂长刘卓身后:“厂长,这玻璃厂也没啥技术含量,咱们来学习啥啊?”
刘卓哼了一声:“你懂个屁,这玻璃厂可是咱们县最早的私营厂,咱们来是要看看人家咋运转的,猪脑子。”
孙卫国被骂了也不生气,笑呵呵地打了个哈哈。
说话间,孙卫国便注意到了玻璃厂外热闹的队伍,看着三轮车前熟悉的身影,他不可思议地揉了揉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