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干部学校的最后一期授课,将于6月底结束。下一批的开学时间定在了明年的一月份。连同医护班也会在1977年的1月同步开课。
符卫东和冼韵怡申请的探亲假,考虑到路途问题,假期从7月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15日。
冼韵怡事先做好了计划:第一站先到穗兴,探望陆业辉。再去看看冼振邦一家三口。第二站从穗兴乘坐直达轮船回翠瑶岛,已经三年多没见过新安大队的乡亲们,冼韵怡对于这群友善的社员们,还是相当相念的,还有家里那套房子,也该好好收拾一下了。
最后,再搭轮船回广南,直接乘坐火车上京都看望符济川和安砚平。
符卫东迅速将手头上的工作进行安排,即便在探亲期间,丛林训练也不能落下。此次训练将由副营长赖长波接手,按照原定计划,7月初队伍会再次开展为期半个月的训练。
做好一切安排,7月1日的清晨,由符卫东的警卫员庄友军驾驶吉普车,将他们一家四口送到了前往广南的崎宁火车站。
考虑到旅途中还带着两个孩子,符卫东买了两张卧铺票。凭借营长职位,符卫东有权购买卧铺,而冼韵怡作为机要科翻译组组长,同样享有这项权利。
尽管是硬卧,但比起硬座要舒适得多。从崎宁到穗兴,乘火车只需15小时左右。只是从军区到崎宁的路途颇为颠簸,整整行驶了近9个小时。
抵达崎宁时已是下午三点。所幸当天下午4点有一趟开往穗兴的火车,这个时间点正合冼韵怡心意,上车睡一觉,醒来便能到达目的地了。
符念希即便已经不是第一次乘坐火车了,但当她登上火车那一刻,仍旧对这个大家伙充满了好奇。符承希则安静地观察着车厢里的新奇装饰,听到火车启动时“哒哒”的声响,他神色淡漠,却专注地寻找着声音来源。
火车晚点了半个多小时,这段时间里,符念希化身“好奇宝宝”,一连串问题脱口而出:“爸爸,火车有司机吗?妈妈,火车是怎么开出去的?爸爸,飞机也能坐这么多人吗?妈妈,开飞机的人叫什么……”
冼韵怡耐心不如符卫东,便把回答问题的机会都留给了他。符卫东抱着女儿,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答着每一个问题。
符承希也在一旁仔细听着符卫东的讲解,听到不懂的地方适时提出疑问:“火车用什么开动?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空?汽车能开多快……”
面对儿女提出的各类问题,哪怕是相对专业性的内容,符卫东也依旧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一旁的符承希默默聆听,眼中满是崇拜,望着父亲的眼神里闪烁着敬佩与信赖的光芒。
7月2日清晨7点半,火车慢慢驶入穗兴火车站。到达阔别多年的家乡,冼韵怡还是相当挂念的。
穗兴作为沿海城市,与明珠城仅几个小时车程之隔,与三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区别。可以明显发现,路上人群衣着打扮上都与西云有着天壤之别。火车站门口已经依稀可以见到小商贩随身挎着个挎包,当街兜售起小商品来。
这种情况在前两年是不可能存在的,可以看得出政策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符卫东也听冼韵怡说过接下来两年国家政策上的一些改革,但在穗兴这里,让他更直观地感受到变化。
冼韵怡带着符卫东以及两个孩子,登上前往红砖洋房的电车。如今的公交线路比三年前丰富了许多,只需转乘一趟,便能轻松到家。
红砖房里干净整洁,显然冼振邦休假时都有回来打理,符卫东简单擦拭家具、拖了拖地板,便直接入住了。
在院子里,冼韵怡牵着两个孩子,耐心地讲述着穗兴的历史,介绍这里的生活习惯,人文习俗。
收拾好家中一切,一家四口来到了国营饭店用餐,冼韵怡要了份烧鹅,酿豆腐和一道青菜,四个人吃刚刚好。
第二天一早,冼韵怡便拎着一保温壶汤水来到了造纸厂,陆业辉显示没有料到她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看到门口站着的几人,惊讶道:“韵怡?”
冼韵怡放下保温壶,笑着解释道:“陆叔叔,我休了探亲假,三年多没回来了,到穗兴走走,一会儿借您这儿的电话,联系下我哥哥。”
符念希对这位陆伯伯记忆深刻,她仍旧记得舅舅结婚的时候、生孩子的时候,这位伯伯都来过他们家。她热情地走到陆业辉身前,从小挎包掏出几颗牛奶糖递给了陆业辉:“陆伯伯,我很想念你呢,这是我最喜欢的白兔糖,请你吃。”
符承希看了看眼前陌生的男子,虽然对他没有任何记忆,但他也学着姐姐的模样,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一颗水果糖,放到桌面上:“伯伯,吃糖。”
陆业辉看着两个乖巧的孩子,目光瞬间染上柔光:“谢谢希希、承承,我会好好吃这些糖的。”
冼韵怡先给部队打了电话,是廖碧婷接的,听到冼韵怡来了穗兴激动不已:“韵怡,今晚我和振邦就回去。”
原本以为只有到了休息时间才能回广南军区与哥嫂相见,没想到广南军区的政策如此人性化,只要办理好手续,哪怕是在假期和下值后,都能回自己家休息。
既然哥嫂两人要回来,冼韵怡就不用再折腾了,正好明天周日,还能在一块儿相处一天时间。
冼韵怡没在造纸厂多呆,喊了陆业辉今晚到自己家里吃饭,再顺道去看望一下燕秋云好友——赖青梅,便离开了。
难得来以穗兴,冼韵怡自然是带着孩子到处欣赏一下风景。1976年的穗兴,既有历史沉淀的韵味,也开始萌动时代的新貌。街道上,骑楼建筑依旧林立,斑驳的墙面与雕花门窗诉说着往昔的繁华,它们绵延成片,形成独特的连廊式建筑景观,既能遮风挡雨,又可供行人驻足休息。
商业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国营商店占据主要位置,橱窗里陈列着限量的生活用品,人们排着队购买凭票供应的商品。
街道上自行车铃声清脆,偶尔驶过几辆公交车,路边零星出现的小摊贩,让这座城市在规整中透着几分烟火气,新旧交替间,酝酿着即将到来的变革。
不止符念希和符承希感到新奇,就连见多识广的符卫东同样也感觉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