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牙嘅老虎》(粤语诗)
文\/树科
物质嘅替身噈喺
金银珠宝,同埋货币
即系话资本……
奢侈,贪婪,冇底欲望
噈系睇唔见嘅无形嘅
人吃番人嘅洪水猛兽……
人类到咗喺呢个悬崖
先至谂番文明啱唔啱
嘟后人类时代嘞……
呜呜,我哋输咗
畀我哋嘅贪威识食
炼精学懒,科技疯狂……
《树科诗笺》2025.5.8.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与警醒》
——论《冇牙嘅老虎》的批判诗学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领域,方言写作始终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以地方语言的鲜活质感打破普通话诗歌的常规表达,为诗歌注入别具一格的生命力。树科的粤语诗《冇牙嘅老虎》,正是这样一部以粤语方言为载体,深刻反思现代社会资本与人性困境的佳作。这首诗作于 2025 年 5 月 8 日粤北韶城沙湖畔,短短数行,却蕴含着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邃思考与强烈批判。
一、方言的独特魅力与诗歌表达
粤语作为中国方言体系中极具特色的一支,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为诗歌创作带来了全新的可能。《冇牙嘅老虎》通篇采用粤语方言写作,“噈喺”“冇底欲望”“贪威识食”“炼精学懒” 等极具粤语特色的词汇,使诗歌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与生活气息。这种方言表达不仅让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独树一帜,更赋予其一种口语化的亲切感与直接性。
相较于普通话诗歌的规范性与普遍性,粤语诗歌的方言运用打破了语言的常规框架,使得诗歌更贴近真实的生活场景与情感体验。它仿佛将读者直接带入粤语地区的市井街巷,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与语言韵味。方言的使用让诗歌更具个性化与独特性,使诗人能够以一种更为贴近内心、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表达。正如岭南文化研究学者所言:“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它承载着一方水土的记忆与情感。” 在《冇牙嘅老虎》中,粤语方言的运用,让诗歌成为了地域文化与个人情感的双重载体。
二、意象的构建与象征意义
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意象的精心构建,诗人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在《冇牙嘅老虎》中,“冇牙嘅老虎” 这一核心意象极具张力与象征意义。表面上,“冇牙嘅老虎” 似乎失去了其原本的威慑力与攻击性,但结合诗歌的语境,它实则象征着现代社会中那些看似无害,却对人类文明造成巨大威胁的因素。
诗中提到 “物质嘅替身噈喺 \/ 金银珠宝,同埋货币 \/ 即系话资本……”,将资本比作 “冇牙嘅老虎”。在现代社会,资本看似温和地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但实际上,它所引发的 “奢侈,贪婪,冇底欲望”,如同无形的洪水猛兽,吞噬着人类的良知与理性。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人们陷入对物质财富的盲目追求,进而导致人性的扭曲与社会的失衡。这种将资本与老虎进行隐喻的手法,巧妙地揭示了资本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复杂而危险的角色。
此外,“悬崖”“洪水猛兽” 等意象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危机意识与警示意味。“人类到咗喺呢个悬崖 \/ 先至谂番文明啱唔啱”,“悬崖” 象征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面临着严峻的抉择;“洪水猛兽” 则形象地描绘出资本与欲望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力,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危机的紧迫性。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建出一个充满危机与矛盾的现代社会图景,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三、思想内涵的深度挖掘
《冇牙嘅老虎》不仅仅是对现代社会现象的简单描述,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诗中指出,“奢侈,贪婪,冇底欲望” 是导致人类文明陷入危机的根源,而这一切的背后,是资本的驱动与人性的弱点。在资本的主导下,人们逐渐迷失自我,将物质财富的积累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人性的完善。这种价值观的扭曲,使得人类文明偏离了原本的轨道,走向了危险的边缘。
诗人发出 “人类到咗喺呢个悬崖 \/ 先至谂番文明啱唔啱” 的质问,引发读者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思考。回顾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伴随着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调整。从工业革命时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到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人类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危机。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说:“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人类在追逐资本与欲望的过程中,是否也在逐渐失去自我,走向毁灭?\t诗的结尾 “呜呜,我哋输咗 \/ 畀我哋嘅贪威识食 \/ 炼精学懒,科技疯狂……”,充满了无奈与悲哀。“贪威识食” 体现了人性的贪婪与虚荣,“炼精学懒,科技疯狂” 则批判了人类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过度依赖技术,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精神追求。诗人通过这种自我反思与批判的方式,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与价值观,寻找一条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与创作手法
在艺术特色方面,《冇牙嘅老虎》具有简洁明快、直抒胸臆的特点。诗歌没有过多的修饰与雕琢,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诗歌的主题与情感。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与冲击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语言的精准把握与驾驭能力。
在创作手法上,诗歌运用了对比、隐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如将资本与 “冇牙嘅老虎” 进行隐喻,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 “悬崖” 进行对比,使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张力。同时,诗歌的节奏明快,韵律自然,粤语方言的独特发音使得诗歌在诵读时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五、诗歌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在当今社会,资本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盛行,《冇牙嘅老虎》所揭示的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警惕资本与欲望的诱惑,反思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平衡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避免陷入 “科技疯狂” 的困境。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冇牙嘅老虎》以其独特的方言写作、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它证明了方言诗歌同样可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能够在现代诗歌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树科的粤语诗《冇牙嘅老虎》以其独特的方言魅力、深刻的意象构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诗歌作品。它不仅是对现代社会资本与人性困境的深刻批判,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严肃思考与警醒。在未来的诗歌创作与文学研究中,这样的作品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与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