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明朗听完这个报价,脸上非但没有露出任何满意的神色,反而眉头皱得更紧,甚至发出一声不屑的轻嗤。
他什么话都没说,直接拉着沈若兰的手,转身就要往Z4车那边走,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犹豫。
“哎?!明总!明总!您……您这是什么意思?”
包建国这下真急了,声音都变了调,小跑着追上去,拦在明朗面前:“您……您刚才不是说……3,000万以内都可以谈吗?我这……我这2800万,完全在您的预算之内啊!”
明朗被他拦住,这才停下脚步,扭过头,用一副看傻子一样的表情看着包建国,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和精明:
“我是说了3000万以内。但我报价3000万以内,你报价2800万,你怎么不报2900万呢?2900万不也是3000万以内吗?你还可以多赚100万呢!你现在报个2800万,是显得你实在?还是你觉得我连这点账都算不明白?”
这番逻辑清奇却又直指商业谈判本质的话,像是一记闷棍,把包建国彻底打懵了。
他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感觉自己的商业思维在明朗面前完全不够用。
他只能无力地指了指身后那群同样一脸懵逼的成本核算人员,讷讷地解释道:
“那……那他们算出来的成本,扣掉必要的利润,大约……大约就是这个样子啊!明总,我们也要吃饭啊……”
“没这么多钱,修不了。”明朗淡淡的说了七个字,语气没有任何起伏,却带着一种一锤定音的决绝。
他再次做出要离开的姿态。
“别别别!明总!我的活祖宗!”包建国几乎是哀嚎出声,他彻底放弃了所有抵抗,双手合十作揖道:“那……那您老觉得多少合适?您说个数!或者……或者您看一眼这个成本核算是不是合理?里面的费用,您觉得什么是多余的?什么高了我们可以降一点,多余的可以砍掉嘛!一切都好商量!”
他这是把定价权和审核权完全交到了明朗手上,只求能保住这个项目。
明朗一听这话,这才停下了脚步,脸上露出一丝“早该如此”的表情。
他回过头,走到包建国旁边,终于伸手接过了那本厚厚的、写满了数字的成本核算文件夹。
他并没有仔细翻阅,而是直接快速浏览着上面的主要费用条目,手指点着其中一项,语气带着极大的质疑:
“设计费100万?”
他抬起头,看着包建国,眼神里充满了“你是在逗我吗”的意味:
“额!一栋楼要怎么设计呢?钢筋水泥堆上去,18层楼就完事儿了,需要怎么设计请问?”
包建国被问得无语,他试图解释:“明总,修1栋18层楼的酒店,它……它总得有个外形设计吧?得好看吧?得符合酒店的气质吧?这……这设计费……”
“设计个锤子!要锤子个外形!”
明朗毫不客气地打断他,语气粗暴而直接:“直接沿江码头这一条线拉过去,直的就好!立上去18层楼要怎么设计?直接把使用面积给我拉到最大就好!要什么外观?能住人能赚钱就行!外面是镶金还是贴银,客人睡在里面看得见吗?”
这番极端实用主义、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美学要求的论调,让包建国和他身后的团队成员们都听得目瞪口呆。
包建国擦了擦脑门的汗,心里暗道:他一直都知道明朗是一个极端的实用主义者,做事追求效率和性价比,但没想到会这么实用!
投资几千万的酒店,居然不搞任何花里胡哨的东西,连最基本的外形设计都要省掉!
“是是是……不要设计费,不要设计师……”包建国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连连点头,示意旁边的预算员把这一项直接划掉。
明朗的手指继续往下点:
“还有这个,平地基要花这么多吗?”
他指着土方和地基处理的费用:“老码头这一片的地基,当年可是按照军用标准修建的,结实得很!你打算全部挖掉?钱多烧得慌?”
“是是是……不挖,不挖……利用原有基础,只做局部处理和找平……”包建国赶紧记下。
“还有这个,边坡加固?”
明朗又指向另一项:“这种缓坡需要打那么多昂贵的水泥桩子加固吗?坡度又不大,直接种树绿化行不行? 既稳固水土又省钱还好看!”
一项接一项,明朗就像一个最苛刻的审计官,凭借着超越时代的眼光和对成本的极致敏感,将预算书中所有他认为“华而不实”、“可有可无”或者“报价虚高”的项目逐一挑出来,无情地砍掉或者要求采用更廉价的替代方案。
他的每一个问题都直指要害,让包建国团队的专业人员都感到汗颜,却又无法反驳,因为从纯功能和经济角度,明朗说的似乎……很有道理?
十几分钟下来,原本厚厚的预算书仿佛被瘦身了一圈。
明朗合上文件夹,随手丢还给包建国,拍了拍手,仿佛掸掉不存在的灰尘,给出了他的最终裁定:
“这些,这些,还有这些,全部减掉之后。整体项目,2,400万搞定。”
“2,400万?!”
包建国有些傻眼,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他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
刚才就是不敢报高价,怕把这位祖宗吓跑了,现在倒好,直接被砍得体无完肤!
从3500万到2800万,再到眼前的2400万,这已经不是砍价,这是刮骨疗毒了!
“明总!亲明总!”
包建国哭丧着脸,声音带着绝望:“现在钢材和水泥一直在涨,一天一个价!2,400万肯定是不够的!您……您加点点?哪怕一点点,给兄弟们留口饭吃行不行?这真是底价了,再低就要亏本干了!”
看着包建国那几乎要跪下来的表情,以及他身后团队成员们同样紧张而期盼的眼神,明朗知道,价格确实已经压到了对方的心理底线附近。
他沉吟了片刻,咬着嘴唇,似乎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最终松了口:
“行,看在你我合作这么久的份上。加100万。2,500万,你全部搞定。”
不等包建国反应,他立刻补充道,展现了他对市场的前瞻性判断:“材料一直在涨,我知道。所以,钢材一次性采购,全部拉回来!签完合同你就去订,把钱锁死在这个价格上!后续涨再多都跟你没关系! 另外,你把工期压缩一下,工期一短,人工和管理的变动成本就少,价格自然也涨不了多少!”
包建国听到加了100万,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但2500万依然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
他急切地试图再争取一点:“明总,就算主体结构能省,可酒店的外面装修和内部软装,花费也不低呀!总要能见人吧?2,500万确实有些困难,后期装修档次可能就……”
明朗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诉苦,做出了最后的让步,但语气已经带上了结束谈判的意味:
“这样吧,最后给你加80万。2,580万。”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包建国:“再说就没有意义了。 行,就这个数。不行,我立刻打电话找市建工集团的人来谈。”
包建国脑门冒着冷汗,心里飞速地盘算着。
2580万,利润已经非常微薄,几乎是在保本和微利之间徘徊。
但是,考虑到这是一个持续数月的大工程,能养活手下大批工人,维持公司运转,而且明朗付款信誉极佳……更重要的是,如果拒绝,不仅失去这个项目,很可能还会失去未来所有与明朗合作的机会!
权衡利弊,仅仅几秒钟后,包建国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干涩地说:
“行!明总,就按您说的,2580万!* 我包建国……接了!”
价格终于敲定,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包括一旁一直紧张观战的沈若兰。
明朗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算是比较轻松的笑容,他接着问道:“好吧,2,580万。工期需要多久?”
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设计,建筑工期自然能够尽量缩短。
包建国低头想了几分钟,大脑飞速计算着去除那些复杂设计环节后,各个工序可以如何衔接和压缩。
最终,他抬起头,给出了一个在当下看来极为惊人的速度:
“工期预计……8个月完成, 从开工到具备试营业条件!”
这个速度,对于一栋18层的建筑来说,堪称神速。
“行!”
明朗对这个工期非常满意,他要的就是速度,尽快产生资产,尽快进入下一轮资本运作。
“签合同!”
他言简意赅,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江边的寒风中,一场围绕两千多万造价的激烈博弈终于落下帷幕。
明朗凭借其精准的眼光、强势的作风和极致的成本控制,成功地将项目预算压到了理想范围。
而包建国,则在巨大的压力下,接下了一个利润微薄但意义重大的项目。
红色的Z4旁边,未来的“江澜国际大酒店”的基石,就在这一连串的数字博弈和最终达成的协议中,被悄然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