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轩随意瞥了一眼来者身份,却发现并非期待中的汉初三杰。心中略感失落,但随即身份卡上金光闪耀,赫然写着“大汉第一功臣——萧何”。他震惊不已,几乎站立不稳。
“萧何……我的萧何!”嬴轩迫不及待想冲出去迎接,却被张良提前关上的门挡住了去路。张良早已听闻章邯提及嬴轩初次见面时的反应,料定他会如此冲动。
嬴轩用力拍门,脑海中浮现萧何的形象。萧何虽看似只是个后勤官员,却以黄老之术安抚百姓、重建秩序,政绩卓越,连继任者曹参都沿用其政策。若无萧何,刘邦断无法扭转局势,击败项羽建立大汉。
想到此处,嬴轩更加兴奋:“萧何来了,韩信还会远吗?兵仙即将归我麾下!”想到韩信,他不禁握紧拳头,却又突然冷静下来。
嬴轩虽知张良定能妥善安置萧何,却仍按捺不住情绪,走到窗前,目光如炬般锁定那几人。经历诸多事后,他已学会隐忍,擦了擦脸,换上冷峻神色,目光在他们脸上来回游走,背后双手却已紧握。
胡亥见嬴轩未眠,抱着账本匆匆赶来,“大哥,你不睡了吗?”嬴轩点头示意,胡亥兴奋地推开窗户,展示手中的账本,“大哥,我帮你赚了多少?”嬴轩随意一瞥,正欲敷衍回应,却惊呼出声,“两万八千金?”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这是什么账目?”
胡亥得意一笑,“趣阁的账本。”嬴轩神情凝重,“每个人都有爱好,但若因爱好而不择手段,那便是人格缺陷。”胡亥不解,嬴轩语气加重,“这些钱来自邸报出售,这个时代识字者寥寥,普通百姓怎会花费巨资购买?”
胡亥定是施展了什么法子,强行掠夺民间财富。
嬴轩绝不能容忍,那个历史中的胡亥再度出现。
正当嬴轩思索如何矫正胡亥的价值观时,胡亥轻轻一挥手。
“那些有钱人,不过是为了权势或名声。”
“我发现邸报销量不佳,便提议在最下方加了个公告栏。”
“每期邸报,购买最多的姓名会被印出,事迹广为宣传。”
“起初只是试试,没料到效果极佳。”
“仅到第十期,这个名字就成了一种争夺目标!”
最初是想留名青史的大臣们。
后来连一些商号也想上榜。
购买邸报的数量从最初的几百份增至数千甚至上万份!
嬴轩听完已从最初的惊奇转为瞠目结舌。
“厉害!”
“比后世早两千年做广告?”
他万万没想到,胡亥竟有如此天赋。
不禁赞叹。
“经营之道的千古奇才!”
可随即他又想劝诫。
“邸报本意是促进百姓识字,提升知识传播。”
“这样岂非成了富人的玩具?”
嬴轩的表情稍显温和。
但话未出口,胡亥抢先说道。
“我知道!”
“大哥是担心这些重复的邸报被浪费掉?”
胡亥笑着回应。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这些购得的邸报不能带走。”
“而是标明某某善人捐赠,免费送给贫困百姓!”
嬴轩再次无言以对。
“慈善拍卖广告?”
胡亥依旧未停步,眼中光芒闪烁,激动地向嬴轩阐述自己的想法:“还可让孩童优先领取,识百字以内的孩子能多得几份。渐渐地,百姓习惯通过邸报获取信息后,甚至会愿意花些零钱购买。如此,贫困家庭的孩子便会被激励学习认字。”
嬴轩已收起轻慢之心,放下重要事务,专注参与讨论:“如何确认哪些孩童识字不足百字呢?”
胡亥神色平静答道:“无需核实,由他们自行申报即可。富裕之家的孩子不会为这点微利与贫苦孩子争夺无价值之物。”
嬴轩愣住,确实,这样自然会形成秩序。“妙哉,这等启智之举竟如此周全!”他竟暂时忘了萧何之事,目光如炬地看着胡亥,满是好奇,“你为何要推行此策?”
胡亥双眸熠熠生辉:“让更多人识字,这样才能普及邸报销售。眼前虽利益有限,但长远来看潜力无穷!老管事目光短浅矣!”
嬴轩笑意僵在脸上,心中五味杂陈。
嬴轩此刻真是哭笑不得。
这样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家伙,竟如此吝啬钱财。
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你在宫中衣食无忧,应有尽有。”
“为何还要赚这么多钱?”
嬴轩脸上挂着半哭半笑的表情对胡亥说道。
胡亥却认真地注视着他。
“因为大哥需要啊!”
这一句话,让嬴轩顿时愣住。
他张口欲言,犹豫几次后仍不知如何回应。
原来,最贪婪的那个人是他!
是他给了胡亥一副爱财如命的印象。
胡亥只是想帮他罢了。
虽然年幼的胡亥根本不清楚嬴轩这些钱有何用途。
但只要嬴轩需要,他就一定要弄到。
嬴轩眼角的湿润终于化作泪水滑落。
随意擦了擦。
他双手托起胡亥腋下,将他轻松举起。
不再提及邸报之事。
而是指向远处几人问道:
“这些人是你带来的?”
胡亥重重地点点头。
嬴轩微微一笑。
真是巧合,他正考虑何时去找最后选定的那位谋士。
胡亥便已带来,而且正是萧何!
嬴轩心情大悦,轻轻拍了拍胡亥的小脑袋。
“你为何要带他们来这里?”
胡亥悄悄指向三人中的萧何。
“他是沛县的主簿。”
又指了指少年。
“刚才和这少年在街头争执,甚至拔刀相向。”
“我只是想去主持公道。”
“那少年称,有人引荐他追寻你的踪迹,一路南行至极远之地,又折返而来。”
“我见他如此忠诚,便想将他带回,看看是否有可用之处。”
嬴轩略显惊异。
竟为寻我奔波千里?
是谁推荐的?
真假难辨。
他凝眉重新打量手执剑鞘的少年。
唇厚耳大,目光炯炯,步伐轻快,神情傲然。
虽面露悲愤之色,却言辞得体。
或许真是个人才。
在车马通信滞缓的时代,许多人都被埋没。
史册仅记寥寥几页者不过沧海一粟。
那些未被记载之人未必平庸。
就像二牛和常林。
若非嬴轩赴九江,
他们恐难逃流民命运,在乱世中家破人亡。
但如今,二人皆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常林率军数万,击败西瓯,迫使京族退守象郡。
二牛更是在嬴轩麾下屡立战功。
烧岛夷,降昆明诸国,绕道青海,击溃羌族大军。
不断向霸王项羽的成就靠近。
嬴轩不会因对方无名而轻视。
对眼前少年亦是如此。
他还年少,即便所学不多,日后必能悉心教导。
虽不及韩信般多才多艺,却定有所成。
最难得的是这份忠诚。
嬴轩颔首。
不曾想除萧何外,还有这般意外收获。
轻轻拍了拍胡亥的小脑袋。
“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