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指尖捏着那张皱纸,目光在字迹上停留两秒,随即抬手将它塞进衣兜。她没有回头,也没有多说一个字,只是朝操作台方向走了两步,打开加密通讯频道。
“苏悦,”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后勤组最近七十二小时的所有进出记录,调出来,单独筛查夜间轮班时段的替岗情况。不要用主系统,走备用节点。”
“明白。”苏悦的声音立刻传来,没有追问,也没有迟疑。
林晚收起终端,转身走向工地东侧的科研室。风从塔吊之间穿过,吹得围栏上的塑料布哗哗作响。她脚步没停,推开玻璃门时,里面几名技术人员正围着一台服务器争论。
“日志接口的问题不是没封,是有人绕过了权限验证机制。”主程序员盯着屏幕,语气焦躁,“我们现在查到三次异常调用,时间间隔刚好卡在监控轮询的空档。”
“那就加补丁。”林晚走进来,把包放在桌上,“现在开始,所有人关闭外部通讯,手机交由安保暂存。接下来二十四小时,这里只做一件事——找出漏洞根源,拿出修复方案。”
没人提出异议。年轻工程师低头去拿背包,动作却有些迟缓。林晚扫了一圈,最后停在那个最年轻的面孔上。她走近一步,与他对视。
“心灵洞察之镜”悄然开启。
对方脑海里浮现出一张辞职信的草稿界面,光标在“原因”一栏闪烁。紧接着是宿舍楼下贴着的退租通知,还有母亲发来的语音未读——“你爸说那边不太平,早点回来”。
能力收回,林晚没说话,转而看向另一侧正在调试代码的老研究员。老人抬起头,眼镜片后的眼睛浑浊却锐利。
视线交汇的瞬间,她再次启动能力。
这一次,她看到的是十年前的一间档案室,老人独自站在复印机前,手里抱着一叠材料;五年前评审会上,他当众撕掉报告封面;还有昨夜,他在笔记本上写下的一句话:“只要我还坐在这个位置上,就不能让数据说谎。”
林晚退后半步,太阳穴隐隐抽痛。这是今天第三次使用能力,不能再多。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上面写下一行字:“漏洞不是耻辱,掩盖才是。”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我知道你们在怕什么。”她说,“怕被牵连,怕背锅,怕做了再多也没人信。我也怕。但我更怕的是,如果我们现在停下,以后每一个想认真做事的人,都会被人一句话就逼退。”
她指向主程序员:“你昨晚熬到三点,是因为发现了一个微小的数据偏移,对吧?不是职责要求,是你自己觉得不对劲。这就是我们和他们的区别——他们只想把事搅浑,而我们,还想把事情做对。”
老研究员缓缓站起身,走到控制台前:“我来负责测试环节。旧系统的协议结构我最熟,如果要模拟攻击路径,我比年轻人更快。”
林晚点头:“好。技术组分两班倒,每四小时轮换一次。苏悦会协调法务和市场组接管对外口径,给你们腾出八小时封闭调试时间。”
她走出科研室,迎面遇上赶来的苏悦。
“查到了一点东西。”苏悦低声说,“后勤组昨天夜里有一名维修工替岗,登记信息正常,但人脸识别比对显示,实际到场的是另一个人。那人用了三天前的排班表混进来,待了不到四十分钟。”
“动了什么设备?”
“暂时没发现物理破坏,但他经过了b区中继箱附近,那里有外联线路的接入点。”
林晚眼神一沉:“传视频记录给我。另外,把这个人所有关联信息挖一遍,尤其是通讯轨迹。”
她回到科研室时,团队已经开始搭建仿真环境。屏幕上,虚拟攻击流量正不断冲击模拟系统,每一次都导致校验模块崩溃。
“问题出在验证逻辑上。”主程序员抹了把脸,“现有的防护机制依赖静态密钥,可对方显然掌握了内部认证规则,能生成合法请求头。”
“那就换动态校验。”林晚站在屏幕前,“我记得三年后有个项目出过类似问题,后来采用的是双通道隔离方案——一条走公开数据,另一条用独立加密链路传输关键指令。我们可以试试组合应用。”
房间里静了几秒。
“理论上可行。”老研究员开口,“但需要重构通信层调度逻辑,工作量不小。”
“不用全改。”林晚快速调出架构图,“只针对日志回传模块做局部嵌入。先把核心传输路径隔离开,等后续再逐步替换。”
主程序员盯着图纸看了片刻,忽然点头:“可以试。如果我们把验证节点前移到采集端,就能在源头拦截伪造请求。”
“那就这么定。”林晚拍板,“先做小范围灰度测试,选两个监测点上线新模块,跑六小时压力验证。”
时间一点点推进。凌晨一点十七分,第一轮测试结束。
屏幕上的曲线终于稳定下来。绿色信号持续跳动,代表数据流正常通过,未被篡改或劫持。
“成功了?”一名工程师轻声问。
“初步通过。”老研究员检查日志,“没有出现预期外的崩溃,也没有触发误报。下一步可以扩大测试范围。”
林晚靠在桌边,手指无意识地按了按太阳穴。精神疲惫感像潮水一样漫上来,但她没坐下。
“准备第二轮。”她说,“这次加入真实攻击样本库里的三种变种模式,我要知道它能不能撑住高强度对抗。”
苏悦这时走过来,递上一份加密文件:“刚扒出来的。那个冒名顶替的维修工,三天内和三个不同号码有过短时通话,基站位置分别在城西、南郊和新区数据中心外围。”
林晚翻开文件,目光落在其中一条记录上。
通话时长只有十九秒,但对方使用的号码,曾在前世赵铭逃亡前的最后一次资金转移中出现过。
她合上文件,声音很轻:“他们确实回来了。”
没有人接话。实验室里的键盘声重新响起,节奏比之前更稳。
林晚走到控制台前,注视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绿色光点规律闪烁,像心跳,又像倒计时。
她伸手调出测试进程界面,点击“启动”,输入确认密码。
系统加载条开始移动。
就在进度达到百分之三十七时,角落里一台备用显示器突然弹出警告窗口。
红色字符快速滚动:【检测到非常规指令注入】【来源Ip已屏蔽】【是否启动应急断连?】
林晚的手指停在确认键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