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潘武倒吸一口凉气。
他蹲下身,手指敲了敲酒坛,眉头紧锁起:“那意思就是说...十坛酒才能得一坛酒精...”
“若是在边关,这一坛酒可供二十个弟兄在严寒之夜暖身驱寒,如今十坛酒却只能得这一小坛...”
复站起身,目光投向宋小麦,凝眉:“姑娘可知,若是大规模制备,这消耗的粮食足以支撑一支千人军队半月之需?”
这话问的极重,连几位正好奇观察酒液的老者都愣住了,微微扭头,诧异看向两人。
“潘大人说的极是。”
在众人投来的微妙视线中,宋小麦示意宋长乐保持火温,随即满不在乎的转身,看向身侧威武挺拔的将军:“可大人是否想过,若是疫病失控,一个千人营寨能撑得过几日?”
她目光扫过地上酒坛:“十坛酒换一坛酒精,看似奢侈。但这一坛酒精,或许就能保住一个村落、一个营寨不被疫病所侵。”
“如此,比起整营整村的覆灭,这代价,还高吗?”
潘武怔在原地。
宋小麦又言:“况且,制备酒精未必要用好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善提炼设备,那么便是酸败的酒槽、酿坏的酒液,甚至用次等的粮食专门酿造,成本还能再降。”
“眼下不过时间紧迫,小女只能先用这烈酒罢了。”
宋小麦望着对方,静声道:“潘大人,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法。”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这个道理,您应该比小女子更明白。”
“存人失地...”
愣在原地的潘武,心中不由重复这句话,眸光闪动。
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西北驻防时,因为边疆一场时疫,整整一个营的将士,还没见到敌人就倒下一半的惨状。
若是当初有这等消毒之物...或许,后果根本不会惨至于此!
更让他痛恨的是,当时的他,差点就查到了小公子究竟为何人所掳的真相!
可偏偏,就是那么凑巧。
就在他刚获得一点消息,准备带人夜探异族腹地之时,那场毫无征兆的时疫,便爆发了!
“是潘某迂腐了。”
潘武突然抱拳,朝宋小麦深深一礼:“姑娘见识,潘某自愧不如。这酒精制备,还请继续。”
说罢,他转身对手下喝道:“去,将弟兄们都叫来,看有什么帮的上的,但凭宋姑娘差遣!”
跟在他身后的几个年轻小将,被头儿这冷不丁一喝,满头雾水。
不过,对于对方的施令,自无任何抵触,忙应声抱拳:“是!”
对方突然大转的态度,反倒让宋小麦一愣,虽不知什么让对方转变如此迅速,不过,一想到作坊内艾棒正需人手,便也没推辞。
“既如此,便多谢潘大人援手了。”
说罢,她不再多言,转身环视众人:“大家都看到了,通过这个法子,我们能从普通的酒水里,提出更烈更纯的酒精。”
“这东西不能喝,且十分易燃,所以大伙在操作过程中,定要格外小心。”
“剩下的这些灶台,就按这个法子,大伙分组操作!”
摩拳擦掌的众人应下后,宋小麦又对李雨二人道:“李雨长乐哥,你们二人将这一处交由他人,接下来这里就交给你们巡查指导,务必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
李雨和宋长乐重重点头:“放心吧!”
就此,谷场上十几口大灶很快相继升起炊烟。
宋小麦先是带着李雨宋长乐二人穿梭其间,不时停下检查密封、指导火候。
等潘武那名手下带来其余几十名护卫后,她便将此地彻底交给二人巡查,自己带着几十名护卫再度返回作坊。
水磨的工作效率很快,等她带人到时,已经碾磨出不少药粉。
她将护卫引到封卷艾棒的房间内,挑了几个熟手指导一行人。
有了这些训练有素的护卫加入,艾棒的效率顿又提升了一截。
另一边,宋兴旺见村内各项活计都已安排稳妥,便和几位族老低声商议了几句。
随后,他点了另外一些因年纪或分工暂时空闲下来的村民,在离制备酒精有一段距离的另一片空地上,另外架起了数口硕大铁锅。
很快,柴火熊熊燃起。
这一次,锅内翻滚的不再是酒水,而是清澈的井水。
几位族老从公中取出已剩不多的银钱,向村中几户养了猪的人家买下了三头肥猪。
没多久,猪的嘶叫声划破上空,随即便被众人利落烫水拔毛处理干净。
很快,大块大块新鲜且带着温热的猪肉,便在各位掌厨的妇孺刀下,变成了一块块白花花鲜灵灵的肉丁,准备下锅翻炒。
当肉丁与烧的滚烫的油锅接触的刹那,浓郁霸道的油脂香气瞬间升腾,瞬间淹没了空中那股凛冽辛辣的酒香之气,勾的所有正在忙碌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抽了抽鼻子,腹中馋虫大作。
大块的萝卜,晒干的菜干,还有各家地里刚收上来的大白菜被帮厨之人手脚麻利的洗净切好。
待油锅中肉丁搅黄,炼出所有喷香油脂后,再将菜蔬一股脑倒进锅中翻炒,加入足量的粗盐、酱料,加水猛火炖煮。
另一边,几口大锅内,新收来的粟米咕嘟咕嘟冒着清香,几大笼屉的杂面馒头也开始散发出诱人的麦香。
宋兴旺和几位族老时不时在那制酒的灶台边转悠,几双浑浊的目光里,全然是对于那未知时疫的紧张,却也不敢言明,满心满眼,都是那可以灭杀病气的酒精之物。
日头渐沉,火把、油灯于谷场、作坊相依点燃。
宋小麦忙的脚不沾地,两头奔跑。
好在,无论是婶子阿姐们指尖穿梭的针线,还是爷们护卫们各自忙碌的手间事务,皆有条不紊的持续进行,未出什么大的差错,一颗紧张的不已的心,渐渐尘埃落定。
夜色彻底弥漫时,学堂内读书的孩童蜂拥而出...
谷场上的饭食已然做好,宋家小院内的饭菜也已上桌。
已经知晓村中忙碌事务的王氏宋慈姑等人,匆匆扒了几口饭食,就准备赶往作坊,跟大伙一起缝制面罩。
归家来的几个读书郎,闻得消息后,连饭桌都不曾上,各自从灶间抓了两张菜饼,就往谷场冲去,皆想为小妹(四姐)出一份力。
在这全员出动,紧张而热烈的氛围下,端坐于桌旁的姜氏,本就没什么胃口的她更是失了滋味。
此刻,心中那想要做点什么的冲动越来越强烈。
她放下筷子,看向王氏:“嫂嫂,我同你们一起去作坊吧,我女红还算拿得出手...或许...也能帮上些忙。”
这话一出,不单是向来严守规矩的高嬷嬷脸色大变,连一向温和的程嬷嬷都惊得倒吸一口凉气,连忙上前劝阻:“夫人!使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