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府的暮春总裹着湿润的水汽,通和集市的青石板路缝隙里钻出嫩绿的苔藓,西域商队新到的驼毛织物在商铺前挂成彩练,连护民所屋檐下的铜铃,都被风拂得带着几分江南的软调。陈文瀚刚在便民巷敲定南洋珍珠的分销细节,便见韦小宝捧着个绣着金线的锦盒,脚步轻快地跑来,锦盒边角绣着的游龙图案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帮主!您看这宝贝!”韦小宝掀开锦盒,一件玄色披风静静躺在其中,披风边缘缀着银色流苏,后背用金线绣着一条盘旋的游龙,龙鳞用细碎的珍珠点缀,走动时仿佛能看到龙身游动的虚影,“这是江南织造局送来的‘游龙披风’,说是朝廷嘉奖您护民通商的功绩,特意定制的!您穿上肯定威风凛凛!”
陈文瀚伸手抚过披风,面料是江南最上乘的云锦,触感细腻却异常坚韧,金线绣成的龙睛用的是西域红宝石,在光线下透着温润的红。“朝廷的心意我收下了,但这披风太过贵重,不如暂存起来,日后有重要场合再用。”他刚想合上锦盒,却见周文斌拿着一份奏折匆匆赶来,脸色带着几分激动。
“陈帮主,朝廷不仅送了披风,还下了旨!”周文斌展开奏折,声音洪亮,“皇上听闻平阳府商路通达四海,百姓安居乐业,特将城南的‘凤凰湾’划归平阳府管辖,允许咱们在湾内修建港口,开通直达南洋的航线!”
“凤凰湾?”陈文瀚心中一动,他曾听闻那是一处天然良港,湾内水深浪平,能停泊大型海船,只是早年因海盗盘踞,一直未能开发。“有了凤凰湾,咱们的商队就能直接从平阳府出海,不用再绕道江南,节省的时间与成本可不是小数!”
消息像一阵春风,很快吹遍了平阳府。伊思玛仪第一时间带着西域商人赶来,提出要出资修建港口仓库;南洋商会的阿加莎则承诺,会派遣最有经验的水手来指导港口建设;科尔沁部的巴图虽远在草原,也派人送来一批优质木材,说是用于搭建港口的栈桥。
开工当日,凤凰湾岸边挤满了百姓与商贩。陈文瀚穿着游龙披风,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手中握着铁锹,朝着地面铲下第一锹土。阳光洒在披风上,金线游龙仿佛活了过来,引得众人阵阵喝彩。“今日,我们在此开启凤凰湾港口的建设,这不仅是平阳府的新起点,更是咱们与四海朋友通商的新桥梁!”他的声音透过海风,传遍了整个海湾。
可建设刚进行到半月,便遇到了难题。港口需要挖掘深水航道,可湾底的淤泥比预想中深厚,普通的挖泥船根本无法作业,进度一度停滞。“再这样下去,怕是要错过最佳的通航时节。”负责工程的船坞主事愁眉不展,“江南的挖泥船虽能应对淤泥,可调动过来至少需要一个月,太耽误事了。”
“我有办法!”卡文迪突然开口,他拿出一张西洋挖泥船的设计图,“西洋的挖泥船采用蒸汽动力,还装有旋转式挖斗,对付淤泥效率极高。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图纸,结合中原的造船技艺,改良出适合凤凰湾的挖泥船。”
陈文瀚当即拍板:“就按你说的办!你负责指导工匠改良设计,我让人联络江南的铁匠,尽快打造所需的蒸汽零件。”
接下来的日子,凤凰湾的船坞里热闹非凡。西洋工匠带来了精密的齿轮零件,中原铁匠则用熟铁打造出坚固的挖斗;卡文迪与船匠们日夜钻研,将西洋的蒸汽动力与中原的榫卯结构结合,终于在二十天后,造出了三艘改良版挖泥船。当挖泥船启动,旋转的挖斗轻松将湾底的淤泥挖起,倾倒进运泥船时,岸边的百姓与商贩们爆发出阵阵欢呼。
苏婉卿也没闲着,她带着江南水勇在湾口巡逻,清除海底的暗礁,还绘制了详细的海湾地形图,标注出适合停泊的区域。“凤凰湾早年有海盗出没,我们得在湾口修建两座了望塔,派专人值守,确保港口的安全。”她指着图纸上的两个红点,“这里与这里视野开阔,能及时发现远方的船只,无论是商船还是海盗船,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韦小宝则忙着给工匠们送水送粮,还别出心裁地在工地旁搭起了小吃摊,卖起了自己做的糖画与肉包子。“大家辛苦了!吃个包子再干活,有力气才能早日建成港口!”他一边吆喝着,一边将热腾腾的包子递到工匠手中,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一日午后,陈文瀚正在港口查看栈桥的建设进度,突然看到远处的海面上驶来一艘熟悉的船影——竟是马塔罗森从印度回来的商队!马塔罗森站在船舷边,挥舞着帽子,脸上满是笑容。“陈帮主!我听说你们在建设凤凰湾,特意赶回来看看,还带来了印度的造船工匠,或许能帮上忙!”
马塔罗森的归来,给凤凰湾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印度工匠带来了独特的木材防腐技术,能让栈桥的木料在海水中使用更久;他们还带来了改良的船用罗盘,比中原的罗盘更精准,能减少航海时的偏差。“等港口建成,我要开辟从印度到平阳府的直达航线,让印度的香料、棉花,与中原的丝绸、瓷器,在凤凰湾交汇!”马塔罗森兴奋地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凤凰湾港口渐渐显露出雏形。深水航道挖掘完成,能容纳三桅帆船自由进出;两座了望塔拔地而起,塔身用青砖砌成,顶端装有西洋的望远镜;栈桥沿着海湾延伸,两侧搭建了整齐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待运的货物——西域的皮毛、江南的丝绸、南洋的胡椒、印度的香料,应有尽有。
竣工当日,平阳府举行了盛大的通航仪式。陈文瀚穿着游龙披风,站在港口的码头上,身边站着苏婉卿、卡文迪、马塔罗森、伊思玛仪、阿加莎等众人。当第一艘南洋商船缓缓驶入港口,船身悬挂的彩旗在海风中飘扬时,岸边的礼炮响起,百姓们欢呼雀跃,西域的冬不拉、江南的唢呐、西洋的小号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凤凰湾最动听的乐章。
商船靠岸后,南洋商人捧着珍珠与象牙,快步走到陈文瀚面前,恭敬地说:“陈帮主,凤凰湾港口果然名不虚传!以后我们南洋商队,定将这里作为主要的停靠港口,与平阳府开展更多的贸易!”
陈文瀚笑着点头,将他们引到仓库:“我们已为各位准备了最好的仓储空间,还会安排专人负责货物的转运,确保大家的货物能安全、快速地运往各地。”
当晚,凤凰湾的岸边举行了盛大的篝火晚会。百姓们、商贩们、工匠们围坐在篝火旁,吃着烤海鲜,喝着美酒,唱着歌谣。马塔罗森弹着西洋的吉他,卡文迪则与印度工匠比拼剑术,苏婉卿与江南水勇跳起了水乡的舞蹈,韦小宝则拿着糖画,分给在场的孩子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陈文瀚站在篝火旁,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他想起初到平阳府时的破败,想起抗击倭寇、开通商路的艰辛,想起众人同心协力克服的一个又一个难关,如今,凤凰湾港口的通航,终于让平阳府成为了真正连接四海的通商枢纽。
“陈帮主,这游龙披风穿在您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马塔罗森走到陈文瀚身边,笑着说,“它像一条守护的龙,守护着平阳府,守护着我们的友谊与贸易。”
陈文瀚低头看了看身上的披风,金线游龙在火光下熠熠生辉。“这披风不仅是我的荣誉,更是大家共同的荣誉。”他举起酒杯,高声说道,“今日凤凰湾通航,是我们与四海朋友共同的节日!未来,我们要让这里的船只驶向更远的地方,让和平与繁荣的种子,随着商路传遍天下!我提议,这杯酒,敬凤凰湾,敬游龙披风,敬每一个为平阳府、为通商友谊努力的人!”
“敬凤凰湾!敬游龙披风!敬我们的友谊!”众人齐声响应,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在凤凰湾的夜空里久久回荡。
月光洒在海面上,泛着粼粼波光。青铜古钟的梵音仿佛从远方传来,与海浪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陈文瀚知道,凤凰湾的通航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商船在这里停靠,更多的友谊在这里生根发芽。而他身上的游龙披风,将永远见证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守护着平阳府,守护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