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把用鹅羽笔写字的要领解释完之后,最后道:“你们要尽快适应鹅羽笔写字,明天就会拿书给你们抄,现在你们都来领鹅羽笔和纸张,记住了,明天我检查你们写的字,要是不过关,你们就去做刺绣好了,我可不会留你们在笔秀阁混日子。”
笔秀阁是杨震刚刚取的名字,准备当做她们将来办公的场所。
话音一落,不少丫鬟有些紧张起来,这要是被赶到刺绣房,不仅没有机会和状元郎单独相处的机会,收入肯定也会大打折扣。
关键是她们还听说,刺绣那边的丫鬟,还有不少丫鬟被挑去厨房干活,那可是累得很,只有婆子才会做的活。
于是一个个目光发狠,暗中发誓,一定要尽快适应鹅羽笔,最好争个第一,给状元郎一好印象。
她们纷纷领取了鹅羽笔和纸张,迫不及待地找地方练习去了。
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到了中午,吃了午饭之后,杨震马上把自己关进书房,开始思考抄什么样的书能赚钱。
鹅羽笔写出来的字小得多,这就具备了成本优势,毕竟毛笔字再小,一页纸也写不一百字,而鹅羽笔却能写上五百字以上,这就相差五倍之多了。
而且用鹅羽笔抄书,正反面都能利用起来,这就相差十倍了,就这一项,对毛笔抄的书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其次就是内容了,要写适合所有读书人都爱看的书,看得进去的书。
所以内容必须比较另类,独树一帜,同时不偏离这个时代读书人的三观。
杨震思索了片刻,突然灵光一闪,拿起毛笔,写下四个大字,“南北差异”。
之所以用的是毛笔,自然是准备写出来可以贴在墙壁上,共大部分人看得到,马上可以跟着抄,要是写一本小册子,要一个一个拿去抄,估计会乱套。
之所以准备写南北差异,一来,觉得这个题材应该很吸引人,南方好奇北方是一种什么场景,同样的,北方也向往南方的富庶。
二来,这个时代北方人和南方人一直存在误解和偏见,南方人对北方人的了解都是以讹传讹,大部分人都没有亲自去了解和证实,也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出来做个全面的解释的,所以认知非常肤浅。
而北方人对南方人的了解就更另类的,完全没把南方人的男人看在眼里,不过倒是喜欢南方的女子。
加上不同的生活习惯,因此产生了不同流派差异,他们没有互相包容,反而因为谁更高级一些,而争论不休。
杨震现在就想写这样一本书,关键是这个话题足够大,从天气、地理、到人文,风俗习惯,再到饮食起居,可以连载几千册都写不完。
要是一个月出两册,这个分类可以写十年以上。
这个题材放在后世,也许没多少人会好奇和关注,但是放在这个消息闭塞,只能道听途说的时代,必定引发轰动。
因为南方和北方随便发生一点事情,都能谈论半天。
何况杨震现在是顶流,整个京城他的热度最高,街头巷尾谈论什么,或许各有各的爱好,但是现在一旦聊到今科状元郎,那话题就多了。
在才华方面,他作诗无人能望其项背,在私生活方面,也是话题满满,先和谢珊珊私定终身,又遭遇太后赐婚,这种狗血的事。
不少戏班子已经开始编排杨震的戏码了。
而如今,更是做出有点发癫的事情来,收购鹅毛和鸭毛,关键是一斤就是一百文,败家子都没这么败法。
所以如今的杨震,是随时随地都有话题可聊,他要是出书,不要说写南北差异这种热门话题,哪怕写狗和乌鸦的爱情故事,恐怕也不愁没人买。
而写南北差异,眼下就有一个热门话题,南方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北方人又是怎么过中秋的,月饼用的食材都有些什么区别,口味有什么不一样,等等。
即便写得不是很全,也一定能引来不少人买回去慢慢看。
打定了主意,杨震根据后世的见闻,结合这几年的生活经历,开始编了。
他落笔如飞,哪怕他是七品武者,身体素质超强,一整个下午下来,手腕也酸得不行,关键是才写了五千多字而已。
就在这时,外门响起了敲锣打鼓的声音,杨震知道应该是内务府按照皇上的吩咐,牌匾一做好马上就送了过来。
杨震从书房出来,一瞧,果然,正是内务府的官员带着一大帮护卫,一路敲敲打打过的。
因为动静有点大,跟随而来看热闹的百姓们也不少,几乎把大门围得水泄不通。
当然,他们不敢靠得太近,大门前还是空出一个宽阔的地方。
为首的官员宣读完圣旨,亲手掀开盖在牌匾上的红布,露出同样是镶金的牌匾,然后马上命令护卫把牌匾换下来。
为首的内务府官员,从头到尾都没给杨震打个招呼,或者一个眼神,更别提进府内喝茶了。
他们仿佛是推销员,贴了广告海报,就完成任务。
而凑热闹的百姓,一个个是目瞪口呆,他们本以为,杨震干出收购鹅毛鸭毛这种下三滥的事,会惹皇上不喜,有损朝廷威严,指不定哪一天就被罢官,贬去偏远之地当个地方官。
没想到皇上亲自赐字,这不就认可状元郎的胡作非为了吗?
简直不可思议,难不成收购鹅毛鸭毛也算立功了?
百姓也只能这么议论,只感觉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而一些有点认知的人马上发现不对劲了,黄青云送来牌匾,挂上去都没两天,皇上又命内务府送来牌匾,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
要是黄青云知道皇上已经通知了内务府制作牌匾,而黄青云先一步送来牌匾,这胆子是不是大了一些,敢和皇上抢风头?
如果黄青云事先不知道,这就更有意思了。
第一皇商虽然算不上官,但是也有牌面的,皇上也会给一些面子,得知黄青云已经送给了杨震牌匾,还下旨把牌匾换了,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