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酉时末,天色渐暗,华灯初上,二人不敢耽搁,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凌义渠府上。

凌府相较于刘府,稍稍宽裕了些,毕竟凌家在浙江还有些家底,虽说同样是一进的院子,可面积大了许多,布局也规整些。

家眷婢仆加起来将近二十口,倒也不显得拥挤。

只是那会客厅依旧透着股破旧寒酸劲儿,桌椅摆放得有些凌乱,墙上的装饰也简单得很。

凌义渠年届知天命,瞧着比刘理顺年轻几分,身形却同样瘦弱,一件旧袍穿在身上,空荡荡的,仿佛那身躯都撑不起这衣衫,随着他的走动,衣角轻轻晃动。

凌义渠颇为健谈,一开口便如竹筒倒豆子,所言所语却与刘理顺大同小异,同样坚称入股即为捐纳,是为帮朝廷渡过难关之举。

谈及其他,他微微皱眉,坦言道:

“虽说我参与了招人事宜,可手头拮据啊,能出的力实在有限,不过是略尽绵薄。至于城外流民之事,”

说着,他无奈地摆了摆手,

“我并未参与,可心里满是感激那些为此奔走的仁人志士,正是有他们,才使得城外流民免于冻饿之苦。”

言罢,他整了整衣衫,面向皇宫方向,神色庄重,遥遥行礼,感恩圣上体恤苍生。

鲁地二人听得是目瞪口呆,嘴巴微张,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他们此番前来,满心满脑子都是打听股权之事,以及京城官员对此的看法,没成想这两位大人翻来覆去说的都是捐纳,关乎股权的关键信息,说了仿若没说。

末了,凌义渠倒还给出些建议,提及魏德藻时,他脸上闪过一丝不屑,虽对其“纸糊阁老”的声名颇为不齿,但也坦言此人在这件事里参与颇深,据说不止股权分配,就连流民安置之事都有插手。

他却尚不知,魏德藻的手伸得更长,连宣府附近抢钱的勾当都有份参与,若说陈演这位阁老还有讨好崇祯的心思,魏德藻那纯粹就是被贪婪迷了心窍。

二人回到住处,身心俱疲,将拜访刘、凌二人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复述一遍,接着又提及拜访魏阁老一事,皆是面露难色。

这位魏阁老,在朝堂处理政事时,惯于和稀泥,哪边都不得罪,可一旦涉及私利,那贪婪嘴脸便暴露无遗,眼睛里仿佛只看得见金银财宝。

找他拿主意,不仅要花费重金,还未必能得准信,就像把钱扔进无底洞,连个响都听不到。

二人忍不住感慨,要是周延儒还在,何至于陷入如今这般无人可问的困境,那可是个能在朝堂上翻云覆雨、掌控局面的人物啊。

议论一番后,还是决定明日去碰碰运气,毕竟舍得掏钱找魏德藻,还不一定能进得了他家门,听闻这位忙得脚不沾地,连家都不回,真要找他,还不知去哪儿寻。

如今京城乱成一锅粥,混乱不堪,可倒不是百姓闹事引发民怨沸腾,毕竟暗行已被漕帮击垮,市面还算安稳。

只是大员们一个个跟陀螺似的,要么忙着招人议事,扩充队伍,为入晋豫招揽可用之才;

要么筹备装备,检查兵器是否锋利,粮草是否充足;

要么投身城外流民安置,忙着搭帐篷、分粥饭,一个个忙得不见踪影。众人无奈,最终决定先洗漱歇息,养精蓄锐,一切明日再议。

朱有建用过晚膳,悠闲地外出散步,消食解闷。

夜色如水,宫灯光洒在石板路上,他沿着宫道缓缓前行,不知不觉竟走到坤宁宫前。

到了宫门口,他脚步一顿,心下暗忖:

我又不是来寻侍寝的,来这儿作甚?

这坤宁宫,在他印象中,可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充满了脂粉香与温柔乡的气息,他一个大男人,此时前来,总觉得有些别扭。

索性佯装不知这是坤宁宫,抬脚便要绕过去,没成想还是被宫内的周后察觉,周后听力敏锐,听到门口细微动静,心中一动,匆匆赶来相迎。

朱有建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迈进坤宁宫。

进得宫来,却见时辰已至戌时,张后在,众妃嫔也在,一个个精神抖擞,孩童倒是不见踪影。

朱有建与张后相互行礼后,被周后请到主位落座。

几位女眷坐在一旁,并未言语,只用那满含热切的目光瞧着他。

朱有建满心疑惑,崇祯的女眷这般瞧他,倒还情有可原,可皇嫂为何也这般热切?

原来,她们这一整天都在热切讨论崇祯月事带的事儿,越说越是满足,只觉有如此贴心的皇帝,实乃宫中女子之福。

如今太监身上没了那股难闻气味,宫女身上也没有尿骚味,陛下这般体贴入微,怎能不让人动容?

女人们心思细腻,些许体贴便能让她们感动良久,何况是这般细致入微的关怀。

朱有建被她们瞧得浑身不自在,如坐针毡,才刚坐下没多久,就想找借口离开,可瞧着众人那期待的模样,又实在不忍心。

他眼神慌乱地四处瞟着,这一瞟才发现,不远处的太监与宫女,同样目光热切地偷瞟着他,这下子,朱有建更是满心无奈,暗自腹诽:

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啊?

却又不好开口相问。

坤宁宫内,烛火摇曳,光影在雕梁画栋间诡谲地舞动着。女眷们宛如一群静谧的仕女图,皆静默不语,只用那满含热切的目光,宛如细密的蛛丝一般,紧紧锁住朱有建。

那目光里,有崇敬、有期待,更有几分他读不懂的炽热,这般阵仗,莫说是今生这初来乍到的皇宫,就算是前世那寻常人间,朱有建也未曾遭遇过。

一时间,他只觉头皮发麻,竟全然没了主意,平日里的机灵劲儿像是被风卷走了,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满屋子的柔情蜜意才好。

慌乱间,他下意识地偏头,眼神急切地搜寻着王承恩的身影,满心盼着这位老奴能像往常一样,在关键时刻递来解围的“梯子”。

可这一望,却让他彻底傻了眼,只见王承恩眼中亦是同样的热切,那眼神仿佛在说:

“皇上圣明,此举大善。”

朱有建心下暗自叹息:

这一个个的,今日是怎么了?

都像是魔怔了一般,罢了罢了,我且不同你们计较。

于是,他轻咳两声,清了清嗓子,试图打破这如蜜般黏稠的僵局:

“朕不是叫你们置办新衣首饰了么,怎的还穿着这些?”

声音在殿内悠悠回荡,周后闻声望来,微微欠身,身姿婀娜如柳,柔声道:

“回皇上,臣妾等已置办妥当,多谢皇上体恤。”

那声音,软糯得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朱有建的心尖。朱有建定了定神,又问:

“人员年纪可都统计好了?”

妃嫔中一人像是鼓足了勇气,轻声应道:

“回皇上,正在着手,不日便能统计完毕。”

朱有建接连抛出几个问题,仿若投石问路,可每一次,女眷们都能如训练有素的士兵,迅速给出回答。

且言简意赅,那眼神自始至终都未变过,宛如澄澈的湖水,满是崇敬与依赖,波光盈盈地倒映着他的身影。

周后与一众妃嫔坐在一旁,目光像是被磁石吸引,紧紧黏在朱有建身上,瞧着瞧着,脸颊渐渐泛起如晚霞般的红晕,眼眸之中波光粼粼,水汽渐浓,恰似春日里回暖的湖面,泛起层层旖旎的涟漪。

朱有建瞧得心慌意乱,虽说他前世今生加起来,也从未正儿八经地谈过恋爱,可女人这眉眼间的情意他还是能瞧出几分。

瞧这模样,眼波流转间都快要拉丝了,便是傻子也该懂了。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