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神的突然失踪,就像是一层阴霾,深深笼罩在众人心头。
昔日大开庆功宴的赵国三人组,如今死的死逃的逃,不复往日荣光。
就连智囊菜头,都被迫远遁中原,逃到了胡人地盘过着隐姓埋名生活。
不过瞧其所作所为,显然还没彻底放弃,同失踪的唐方生谋划着什么。
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五十万虎狼之师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会黯然失色!
余朝阳眼眸轻垂,并没有把注意力过多聚焦在方神身上。
反倒是赵国的赵雍、廉颇更值得注意。
尤其是经历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几乎一跃成为天下一流强国。
其国土又同秦国接壤,日后必为大敌。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眼前的赵国才刚刚推行胡服骑射没两年。
尽管国力有明显上涨,但同秦国掰手腕还不够格。
眨眼间,余朝阳就将天下大势顺理得明明白白。
楚国深受贵族掣肘难成大器。
齐国又天高皇帝远,国力虽和秦国不相上下,但并没有直接冲突。
秦国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开疆扩土,以充实根基。
打定主意后,敲门声响起。
张仪赢疾携手而来,两人身后还站着一位气质非凡的青年。
不用想也知道,这人定是有过人之处,所以才引得张仪赢疾共同引荐与他。
这并不是第一次,早在之前就有发生。
张仪笑呵呵作揖道:“朝阳,我可是替秦国又捞到一块金子。”
“不错,”赢疾也赞许道:“此人文武双全,师从史举,百家学说皆略懂一二。”
两人点到为止,没有继续深入。
这人也很会来事,当即作揖道:“楚人甘茂拜见相国大人。”
“都说相国大人乃仙神垂目之人,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带领秦国走过十年动荡岁月,位极人臣却不贪念权势,一心为国为民,甘茂心服口服!”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就进入到熟悉的面试环节。
余朝阳问,甘茂答。
像极了读书时期的老师抽问学生。
一番考核下来,余朝阳发现张仪赢疾没有夸大其词,甘茂此人的确文武双全。
“秦,以军功爵体系立国。”
“你暂无功劳傍身,本相也不好直接提拔你,可愿去东征军历练些时日?”
甘茂闻言大喜,重重颔首:“甘茂愿往!”
东征军之名如雷贯耳,是秦国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
其满编人数为五百,可无一不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十几年的征战下来,东征军早已杀出了赫赫威名,那一席黑盔不知是多少人的梦魇。
近年来秦国如日中天的白起、魏冉、司马错也全是东征军出身。
可以说余朝阳让他去东征军历练,已经是相当高的起点了。
望着甘茂朝气蓬勃的面孔,赢疾忽地感慨良多:“老咯老咯。”
“未来是年轻人的,我们这些老家伙是该挪位置了。”
“那你退吧,我张仪还能发光发热几年。”
房间顿时爆发出惊雷般的笑声,笑声中满是解脱和放松。
伴随秦国正式走上正轨,他们肩上的担子可算是能放一放了。
或许只有天知道,当嬴驷一遭身死,五国联军叩关函谷关时,他们心里的压力有多大!
张仪刀尖跳舞游说列国,赢疾忙得双脚不沾地,赢华更是每逢战役无一不身先士卒。
好了…都熬过来了!
秦国更是前所未有的强大。
而这一切,都拜眼前这个男人所赐!
如果他们的压力是重若泰山,那这位鬓发苍白男人肩上的压力,就是宛若天倾!
可以说秦王这个位置,他比任何人都有资格坐。
因为他们相信,秦国在这位的带领下,能打下大大疆土,开创不世之功!!
不过一想到对方要立嬴荡为太子,赢疾心里那是又喜又愁,矛盾至极。
‘大哥啊大哥,您选的这位托孤大臣选得可真好。’
‘连我都要忍不住为其披上黑龙王袍了…’
正要言语,敲门声再次响起。
只见一名侍卫行色匆匆的跑进来,急迫道:“相国大人,余郎中令…走了。”
郎中令,嬴渠梁时期余朝阳曾担任的官职,负责拱卫国都安全。
现在担任郎中令的,是一位自嬴渠梁时期就存在的老人——余大牛。
两人初次相见,余大牛还是一位冒冒失失的小伙子。
等嬴驷即位,余朝阳觉醒宿慧后,余大牛又变成了面容坚毅的中年人,肩负余家乡所有人希冀。
如今沧海桑田,时光荏苒。
这位忠心耿耿的侍卫,也终是离他而去。
“时也命也,能在乱世活到六十八也算福分。”
“以前都是他送我,这次该换我来送他了。”
余朝阳表面不在乎,可那隐隐颤抖的肩膀却是出卖了他。
他的内心,远不如表面那般平静。
是啊…
一个朝夕相处十几年的人,哪怕是块石头也该捂热了。
他余朝阳又怎能做到对余大牛的离世而无动于衷?
护卫的脚步很快,但余朝阳的脚步更快。
仿佛这样就能突破阴阳限制,看到余大牛最后一面般。
待他脚步跨过余府门槛刹那,一众家眷齐刷刷长拜不起。
余大牛之子,声泪俱下:“相国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