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以南说完后,没有去观察孟逢春的脸色,起身就去见团团圆圆。
团团圆圆已经醒了过来。
一个在啃着自己的脚丫子,一个在眨巴眨巴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守在婴儿床旁边的小满月。
小满月用手指轻轻戳圆圆肥嘟嘟的小脸蛋,嘀咕着:“你们怎么还不会说话?”
“来,你们跟我学,‘姐姐’”
小满月一字一句地说,可团团圆圆还是小孩子,哪里听得懂她的话。
在小满月尝试好几次,发现团团圆圆还是不会说话,小满月气急败坏地说:“我怎么会有你们这么笨的弟弟妹妹!”
“好了,你作业写完了吗?”
安以南站在门框瞧了一会,忍俊不禁地打断小满月的怒火。
小满月还想发火,结果听到妈妈的话,立马安分守己,露出乖巧的笑容,转身跑到安以南的面前,笑嘻嘻地说:“妈妈,你回家了。”
“你没看到我跟小孟收被子吗?”
小满月老老实实地摇摇头。
安以南绕过她来到婴儿床,摸摸两孩子的屁股,还好没尿床。
“妈妈,我刚刚检查过,他们没拉尿也没拉屎。”
小满月噔噔噔地跑到安以南身边,炫耀地说出自己的观察。
安以南笑着从口袋拿出一颗糖果,算是奖励。
小满月接过糖果,拆开包装后,美滋滋地吃进嘴巴里。
安以南在房间待了半小时,直到孟逢春在客厅里喊她们去吃饭,她才牵着小满月的手从房间离开。
傍晚,夜深人静。
安以南一个人躺在床上,想到明天厉野回来,翻来覆去,竟睡不着。
她干脆坐起来,来到书桌前,拉开抽屉想练练字,静静心。
拉开抽屉后,一叠书信映入安以南的面前。
这些书信大部分来自沈娇娇。
沈娇娇在三年前考上沪市的大学,经常给她寄信。
其中有一封信尤为特别。
信里的内容,充满着对大学的向往和激动。
南:初到大学,我唯恐年岁过长,与同学之间融入不进,可进入大学,才知道自己过于担忧。同学们的年纪各不相同,有些者已经四十岁,还有五十岁。大家互不在意彼此的年纪,都在意学习。我报考翻译专业的班级,大约有三十位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年纪各不相同,却与我一样,怀揣炙热、报效祖国的愿望。
我们相约要在各自的领域,一展抱负。
娇留。
这封信代表沈娇娇初入大学的冲动。
安以南特意放在信件的最上面。
这次安以南抽出来,又重看了一遍。
其他的信件都是学校的琐碎事。
可唯独有一件事,沈娇娇从不在信上说家庭情况如何。
安以南因此有不好的预感。
在三年前,严嫂子生病回到家属院养病,回来后,便告知安以南,沈娇娇跟何兴在闹离婚。
沈娇娇为了离婚,连四个孩子都不打算要。
这件事闹得风风雨雨。
所有人都不满沈娇娇的决定。
他们说:“何兴可是出了名的好男人,当时还支持沈娇娇考大学,每个月还会带着孩子去沪市看望孩子,而且他工作很忙,还经常照顾家庭,也不吃喝嫖赌。这样的好男人,沈娇娇有什么不满足,非要闹着离婚!”
严嫂子感叹:“她这是为了离婚,连孩子都不要,你说说这叫什么事。”
安以南并没有说话。
沈娇娇没有告诉她关于离婚一事,显然是有她自己的打算。
况且她宁愿离婚,不要孩子,那就说明她心里有自己的主意,安以南何必纠结沈娇娇的选择。
因此安以南刻意避开她的家庭,继续跟沈娇娇交流。
直到去年,她进入一家外企单位被领导看中,送去国外培训,两人的通讯这才中断。
有时候望着这些信,安以南总有时间飞快的恍惚感。
安以南轻叹一声,望着手里单薄的信纸,上面的字迹飞扬,内容充满属于年轻的精神气。最终,她默默将信纸收回信封,放回原先的位置。
*
第二天,火车站,人来人往,小满月跟在安以南的身边,紧紧握着她的手,眼睛一直盯着火车站的轨道。
“妈妈,爸爸几点到啊?”
“大概还有几分钟。要不要去候车室待一会。”安以南瞧了一眼手表,指针停留在十一点,想着厉野来信说的时间,于是她扭头告知小满月时间,顺便指了指不远处的候车室。
“不,我要等爸爸回来。”
小满月倔强得很,要跟安以南一起接爸爸。
以前小满月习惯爸爸出任务,然后在某一天回来。
可是当去年爸爸要回家,妈妈那天突然生病,去不了火车站。
小满月趴在妈妈的床边,小心地给妈妈端来温水,还有退烧药。
可是妈妈浑浑噩噩,眼皮子都撑不起来,声音虚弱,却仍然执着地开口说:“今天要接他……接他回家。”
小满月听着妈妈喊爸爸,那种信赖和坚守的责任,让小满月的内心涌入莫名的暖流,还有心酸。
她知道妈妈每年都会接爸爸回家。
就像她每次坐在门口,都会看到爸妈牵着手,从胡同的另一端走来。
小满月不明白,为什么每次看到爸妈牵着手回家,她心里会泛起喜悦,会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然后飞扑到爸妈的面前。
妈妈会摸她的脑袋。
爸爸虽然冷着脸,却会抱起她,走向家里。
她懵懵懂懂的间隙,萌生一种想法。
她要替妈妈把爸爸接到妈妈的身边。
小满月第一次觉得自己身为子女,是有照顾爸妈的责任。
所以从去年开始,她就坚持每次等爸爸回家,她都要跟妈妈一起来火车站接爸爸。
安以南不知道闺女的心思,可是望着她抿着唇,眉眼隐约流露出几分与厉野相似的倔强,心里不由感叹基因的强大。
而后,她握紧小满月的手。
两母子站在火车站,与其他等候家人的群众一样,眺望远方,希望下一列火车早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