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识如箭,终于撞上那丝微弱的联系。刹那间,王志感觉识海与外界古阵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来,狂暴的空间之力如同找到了宣泄口,顺着线纹缓缓流淌,不再冲撞他的神识。
“成了!”他长舒一口气,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浑身却因兴奋而微微颤抖。
识海中的小阵光芒渐盛,与外界古阵的纹路同步闪烁,如同两颗遥相呼应的星辰。这种共鸣虽微弱,却无比真实——他的空间大道,终于迈出了关键一步。
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这样的联系……有什么用?”王志看着同步闪烁的阵盘,眉头微蹙。目前的共鸣只能证明两个阵法可以产生链接,却无法实现真正的传送,更别说载人了。
他盘膝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地面,脑海中飞速运转。龙族的空间秘术强调“锚定”,无论传送多远,都需要一个明确的坐标。自己现在与丹宗古阵建立了联系,这不就是最好的“锚”吗?
想到这里,王志眼中一亮。他分出一缕细微的神识,如同种下一颗种子,轻轻附着在古阵的核心纹路上。这缕神识与识海中的小阵同源,只要他想,随时能通过小阵感应到这缕神识的位置,进而引导空间之力,将自己传送回来。
“虽不能带人同行,至少多了一条退路。”王志心中安定不少。南域之行凶险未知,有了这个锚定物,即便遇到生死危机,也能凭此逃回丹宗古阵,堪称保命的底牌。
至于南域的传送阵,只能等日后找到再建立联系了。空间传送讲究双向呼应,单方面的锚定还远远不够。
他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只觉识海一片清明。经过这次阵法共鸣的洗礼,识海内的岛屿空间愈发稳固,连空气中漂浮的灵气都变得更加凝实。看来空间大道的精进,对识海本身也有滋养之效。
“爸爸,刚才好吵呀。”小龙的声音在识海中响起,它伸了个懒腰,好奇地打量着光芒未散的小阵,“这东西亮晶晶的,能吃吗?”
王志失笑:“不能吃,但有了它,我们以后想回这里,随时都能回来。”
小龙似懂非懂地晃了晃脑袋,又趴回灵玉上睡了过去。
王志最后看了一眼古阵,将五块传送晶石取下收好——这些晶石蕴含的空间之力尚未耗尽,日后还有大用。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朝着洞口走去。
守在洞口的徐年见他出来,连忙迎上前:“王道友,您没事吧?刚才洞里的动静可不小。”
“无妨。”王志笑了笑,“只是让阵法动了动而已。”
“动了动?”徐年咋舌。要知道,这古阵可是近千年来无人能撼动的死物,王志轻描淡写的一句“动了动”,背后不知藏着多少惊世骇俗的手段。
“我们走吧,该去南域了。”王志转身望向洞外,晨光正透过林隙洒下,照亮了通往未知的路。
徐年连忙应声,引着王志返回丹宗总坛。路上,他忍不住问道:“王道友,您刚才在阵盘上留下的……是不是神识?”
王志脚步微顿,看了徐年一眼。这青年虽修为不高,观察力却颇为敏锐。他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算是吧。以后若有急事,或许能凭此回来。”
徐年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凭一缕神识随时返回?这等手段,简直闻所未闻!他愈发确定,眼前这位年轻的客卿长老,未来的成就定然不可限量。
回到丹宗总坛,徐年第一时间将王志修复阵法、建立空间联系的经过禀报给丹玄。
丹玄正在翻阅南域送来的卷宗,听闻详情后,猛地放下卷宗,眼中精光爆射:“你是说,他不仅让阵法产生了波动,还能凭神识定位?”
“是的,宗主。”徐年躬身道,“那古阵启动时,整个山洞的空间都在扭曲,连弟子都能感觉到空间之力在流动。”
丹玄站起身,在书房内踱了几步,脸上难掩激动:“空间大道……此子竟同时精通丹道与空间大道,简直是天纵奇才!”
他原本以为投资王志,不过是看中其丹道天赋,如今看来,这笔投资的价值远超想象。空间大道的修士本就罕见,能将空间与丹道结合者,更是闻所未闻。
“传我命令。”丹玄语气果决,“立刻给南域分部传讯,就说王志道友是我丹宗最核心的盟友,凡他所需,无论资源、人手,一概全力支持,不计代价!”
“是!”
徐年退下后,丹玄望着窗外的丹崖,喃喃道:“道祖在上,我丹宗复兴,或许就在此子身上了……”
与此同时,王志已在徐年的指引下,来到丹宗的异兽园。
园中停着数十只形态各异的飞行异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通体雪白的巨鸟。它高约三丈,羽翼展开如垂天之云,喙似玉簪,眸若朗星,正是丹宗特意为王志准备的飞行异兽——白凤。
“王道友,这白凤是我丹宗精心驯养的异兽,速度快且平稳,日行万里不在话下。”徐年指着白凤介绍道,“它从小由丹宗弟子饲养,温驯得很,您尽管放心乘坐。”
王志走近白凤,能感觉到它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药香——显然常年被丹药滋养。白凤低头看了看王志,眼中没有丝毫敌意,反而亲昵地用脖颈蹭了蹭他的手臂。
“倒是通人性。”王志微微一笑,翻身跃上白凤的脊背。白凤的背上铺着柔软的锦垫,坐上去竟比飞舟还要稳当。
徐年也跃上旁边一只稍小的青鸾,笑道:“王道友,我们出发吧。南域路途遥远,约莫半月才能抵达。”
白凤发出一声清越的啼鸣,双翼一振,带着王志冲天而起。青鸾紧随其后,两道身影划破长空,朝着南域的方向疾驰而去。
高空之上,罡风猎猎。王志坐在白凤背上,望着下方不断倒退的山川河流,思绪如潮。
空间大道初成,识海小阵与丹宗古阵建立了联系,虽暂时无法大规模传送,却让他有了进退的底气。但南域之行的谜团,仍像一团迷雾,缠绕在他心头。
钟山……为何会从记忆中承载千年历史的金陵圣山,变成南域边陲的普通山岳?那些暗合四方神兽的地名——玄武湖、朱雀山、九龙山……难道真的随着万年前的大战消失了?还是像古传送阵一样,被空间折叠的力量隐匿起来了?
他想起敖顶天说过的话,活过万年的大能可折叠山脉、封锁空间。若钟山真被大能隐匿,其下必然藏着惊天秘密,或许与道祖传承有关,甚至与自己手中的铜钱、残缺的《山海经》都有联系。
还有许叶子。
当年中域大战匆匆一别,她留给自己的印象仍是那个清冷坚韧的女子。可丹玄说她已是明月阁的“月瑶圣女”,这身份的转变太过突然。明月阁作为南域古老势力,与道祖传承渊源极深,她成为圣女,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她的伤势恢复得如何?是否知道钟山的秘密?
思绪流转,又落到了家人身上。
“爸妈在水龙秘境……还好吗?”王志心中泛起一丝牵挂。当年他离开水龙秘境时,父母正随谢伯修行,有谢伯照拂,按理说应无大碍。可越是深入了解灵域的秘密,他越觉得谢伯身份不简单。
“谢伯……难道真是道祖弟子?”王志捏了捏腰间的铜钱,这枚看似普通的铜钱,能在中域大战中抵挡噬星族的攻击,绝非凡物。若谢伯是道祖弟子,那他将铜钱交给自己,恐怕不仅仅是“机缘”那么简单。
还有那个神秘的“归墟”。识海中的岛屿日益稳固,归墟之力不仅能滋养神识,还能辅助他领悟空间大道,这与道祖传承又有何关联?
无数线索如同散落的珠子,隐约指向一个核心,却始终无法串联成线。
“或许,答案就在钟山。”王志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无论是南京的记忆,还是灵域的谜团,似乎都与那座边陲山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白凤飞行平稳,速度极快。下方的景致渐渐变化,从中域的灵秀山川,逐渐过渡到南域的雄浑地貌。山脉愈发巍峨,灵气愈发狂暴,偶尔能看到低空掠过的强大异兽,以及隐匿在云雾中的古老宗门。
“王道友,前面就是南域与中域的界碑了。”徐年的声音从旁传来,他指着前方一座高耸入云的石碑,石碑上刻着“南域”二字,字体苍劲,隐约有灵力流转。
王志望去,只见界碑周围盘踞着数股强大的气息,显然是丹宗安排的守卫。见白凤和青鸾飞来,守卫们并未阻拦,只是远远行了一礼——丹宗的信物,在南域边境畅通无阻。
穿过界碑,天地灵气骤然变得狂暴起来,风中夹杂着淡淡的瘴气,显然已进入南域腹地。
“南域地域辽阔,各族杂居,不像中域那般秩序井然。”徐年凑近解释道,“尤其是北疆与南荒交界的地方,盗匪横行,连丹宗的商队都得结伴而行。王道友要去的钟山,恰好就在那片混乱地带。”
王志点头:“我知道,丹玄宗主给的地图上标注过。”
“宗主已传讯北疆分部,让他们提前准备,等我们到了,会派熟悉钟山地形的弟子随行。”徐年补充道,“对了,明月阁的许仙子也传讯说,她会在北疆的望月城等您。”
“望月城?”
“是明月阁在北疆的据点,离钟山不远。”
王志心中微动,许叶子特意在望月城等候,想必是有重要的事要说。
接下来的路程,两人相对沉默。徐年知道王志在思考事情,不敢打扰;王志则沉浸在对谜团的梳理中,偶尔望向下方的城镇,观察南域的风土人情。
南域的修士服饰更为多样,有的身着兽皮,有的披着羽衣,甚至能看到头生双角的异族修士,与中域的统一道袍截然不同。城镇中的交易也更为直接,时常能看到修士以物易物,丹药、矿石、兽骨……琳琅满目,充满了原始而蓬勃的生机。
这日黄昏,白凤降落在一处丹宗分部补给。分部的负责人是一位姓刘的长老,见到王志后,态度恭敬得近乎谦卑。
“王道友一路辛苦,弟子已备好食宿。”刘长老躬身道,“宗主有令,凡王道友所需,分部全力配合。”
王志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丹玄的传讯,比他想象中更快、更彻底。
“刘长老客气了。”王志点头道,“我只需简单休整,明日一早继续赶路即可。”
入夜后,王志坐在客房的窗前,望着南域的星空。这里的星辰排列与中域不同,更显繁密,其中几颗亮星的位置,竟与《山海经》中记载的“帝星”方位隐隐相合。
“爸爸,你在想什么?”小龙从识海中探出头,打了个哈欠。
“在想……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王志轻声道。
就在这时,客房外传来徐年的声音:“王道友,刘长老说有要事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