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的手指终于落下,确认键发出轻微的咔嗒声。终端屏幕上的三处红点开始闪烁,数据流如细雨般从坐标深处涌出,汇入“天选系统”的分析模块。他没有抬头,只是盯着那一串不断跳动的参数——地质密度、电磁背景、热源残留,每一项都在被系统快速归类、比对、筛选。
林悦站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目光落在他的肩线上。她没问结果,也没催促,只是安静地等着。
几秒后,主界面弹出一条高置信度判定:【目标锁定——K-7矿区具备长期驻留与隐蔽运作特征,能源波动周期性出现,符合地下据点运行规律】。
“就是这里。”沈逸低声说。
林悦走近一步,看到屏幕上放大的地形图。K-7位于东北荒原深处,原本是废弃矿道群中最不起眼的一条,入口被塌方碎石掩埋大半,表面看不出任何人工维护痕迹。但系统标记出的微弱气流循环路径和间歇性能量读数,暴露了它的异常。
“其他人呢?”她问。
“还没动。”沈逸调出通讯频道列表,“现在通知他们分头行动。你带一组去L-3,老地方集合点碰头,别走主干道。另一组去m-9,按b路线进。”
“为什么要分散?”
“因为我们不知道有没有眼睛在看。”他关闭地图,切换到加密指令界面,“如果只往一个方向动,对方立刻就能判断我们的目标。但三路同时推进,哪怕他们有监控,也会误判我们还在排查阶段。”
林悦点头,手指在便携终端上滑动,开始整理任务包。她知道这种时候不能多问,沈逸做决定时从不会遗漏关键环节。
“我会用碎片兑换几台微型无人机。”他说着,打开“碎片收集兑换”界面,输入指令。三百战斗碎片划出,三台掌心大小的飞行器出现在物资栏中。它们外壳采用吸波材料,能在低频段规避常规探测,搭载热成像与声音捕捉装置,适合远距离侦察。
“你那边拿到设备后,先做一次短距试飞,确认信号稳定。”他补充,“记住,不要靠近矿口,也不要试图扫描内部结构。我们现在只需要确认两点——有没有人守,以及进出频率。”
林悦输入确认码:“明白。那你会去哪儿?”
“我去K-7。”他说,“主疑点必须亲自看。”
她没再说话,只是看了他一眼。那一眼里有担忧,也有信任。
通讯建立完毕,各小组陆续回应。沈逸关闭公共频道,仅保留与林悦之间的私密线路。他站起身,将终端收进战术背心内层,检查了腕部冷却装置和应急电源的状态。
出发前,他最后看了一眼系统日志。舆论战的影响已经退去,热搜第一的位置稳住了,但那些试图抹黑他们的账号并未彻底消失,而是转入了更隐蔽的信息节点。他知道,这背后的人不会坐视他们继续追查下去。
可他已经没有退路。
车队在凌晨三点启动。沈逸独自驾驶一辆改装越野车,沿着荒原边缘的旧运输道前行。天空灰暗,风沙卷过路面,在车灯前形成短暂的雾障。他打开了车载导航,但真正的路线是由系统实时引导的——避开所有可能设有信号塔或监控探头的区域。
两小时后,车辆停在距离K-7矿区约两公里外的一片岩丘后方。他熄火,取出无人机,连接控制模块。设备启动后,屏幕亮起,显示出前方地形的三维轮廓。
他操控无人机升空,贴着地表缓慢推进。画面中,塌方的矿口越来越近。碎石堆叠得看似自然,但在红外模式下,能看见一道细微的温差边界——那是金属门框与岩石接合处的热传导差异。
“有门。”他轻声说。
无人机继续靠近,在距离矿口五十米处悬停。镜头放大,捕捉到地面几道浅浅的轮胎压痕,延伸进碎石缝隙中。虽已被刻意掩盖,但昨夜降雨让泥土变得松软,痕迹仍未完全消失。
突然,画面边缘闪过一道移动光点。
沈逸立即暂停飞行,回放片段。是机械巡逻单位,外形类似四足猎犬,配备旋转式传感器,正沿着矿口外围固定路线行走。每三十秒完成一圈巡检,红外扫描覆盖范围极广。
他迅速调出“策略模拟空间”,脑中浮现五条潜行路径。第一条沿排水渠前进,避开通风口但需穿越积水区;第二条利用高压线塔阴影移动,风险在于高空可视角度大;第三条绕行北侧断崖,地形复杂但可完全屏蔽信号……
最终他选定第四条——借助废弃输气管道的地沟,从侧翼接近观测位。这条路线虽然狭窄,但全程处于地下,且与巡逻路线存在七秒的时间盲区。
他记下时间节点,收回无人机,开始徒步前进。
脚下的土地逐渐变得坚硬,夹杂着工业废料残渣。他贴着岩壁行走,每一步都控制力度,避免引发震动。接近地沟入口时,他蹲下身,从战术包中取出一块柔性传感贴,贴在沟壁内侧。
系统提示:【检测到微弱电流信号,疑似监控线路分支】
他不动声色地绕开那段区域,改用手肘支撑身体,缓缓爬入管道。内部空间逼仄,空气闷浊,但他动作稳定,呼吸节奏始终如一。
十分钟后,他抵达预设观测点。这里是一处崩塌形成的凹陷,上方覆盖着锈蚀的钢架,正好遮挡视线。他重新放出无人机,设定为静音模式,沿预定轨迹飞行。
画面再次传回。
矿口右侧三十米处,隐藏着一个不起眼的岗哨。墙体由复合装甲板拼接而成,门口立柱上装有生物识别装置。两名守卫轮班站立,装备制式武器,肩章图案与之前遭遇的敌对势力一致。
更重要的是,每隔十五分钟,就会有一辆封闭运输车驶出矿口,沿隐蔽道路离开。车上没有标识,但底盘承重显示装载了大量物资。
沈逸记录下时间间隔、车辆型号和行驶方向。这些信息足够说明,这里不仅是藏身处,更是持续运作的补给枢纽。
他正准备撤回无人机,画面忽然抖动了一下。
一台巡逻单位停在了距离无人机最近的拐角处,头部传感器微微转动,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异常信号。
沈逸立刻切断遥控连接,启动自毁程序。屏幕一闪,信号中断。
他靠在钢架后,没有立刻起身。
几秒后,远处传来一声轻微爆炸声,像是金属外壳被高温熔穿。巡逻单位未作进一步反应,继续前行。
他睁开眼,打开加密频道,输入一段简短指令:“所有人原地待命,不要靠近矿口。”
手指悬在发送键上,又顿了一下。
他调出刚才录下的运输车影像,逐帧查看底盘缝隙中的泥土成分。系统比对结果显示:【土壤样本含稀有矿物x-9,仅存在于东南矿区特定深度层】
这意味着,这个据点不仅在运作,还在主动开采某种特殊资源。
他按下发送键。
通讯面板上,林悦的回应很快弹出:“收到,我们这边一切正常。”
沈逸盯着那句话,没有回复。
他知道,真正的调查才刚刚开始。
他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叠的地图,摊开放在地面。笔尖点在K-7的位置,轻轻画了个圈。
然后,又在东南方向标出另一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