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要是真的让郑氏母子进京,那就全完了。
不能让他们进京。
“陛下,圣旨上只写明让臣一人回京,没说让带家小。长公主私自把臣的家眷从边关接来,是违制,还请陛下决断。”
燕无赦哼笑一声;“你是怕郑氏跟其子女到了上京以后,你被人拆穿道貌岸然,婚前就与人苟且生下私生子吗?”
孙山不理会燕无赦,只对着陛下一人喊冤诉苦。
“求陛下看在老臣连年镇守边关的份上,治罪长公主。”
“长公主擅做主张,违逆制度,简直没有把陛下放在眼里,我大燕国,怎能有把帝王踩在脚下的长公主,老臣斗胆,求陛下治罪。”孙山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
韩迁:“常胜侯,你够了!”
“之前枉费我们还敬重你是大燕国的栋梁,还是保家卫国的大将军。结果你私德败坏不说,被人指出来以后,还反咬一口,把指正的人拖下水。”
“就你这样的武将,简直给我们大燕国武将的脸抹黑,给我们大燕朝廷抹黑。”
“你一点都不光明磊落,还心胸狭窄,你这样的人,不配为将。恳请陛下治常胜侯的罪!”
燕无恙暗自咬牙,他本想用孙山制衡燕无赦,没想到才第一次交锋,就要败给燕无赦。
简直就是废物,那个郑氏若是早些除掉,就没有那么多事了。
孙山简直妇人之仁。
孙山:“陛下,驸马肯定向着公主说话,臣所说句句肺腑之言,还请陛下明鉴。”
“长公主无诏私自接郑氏进京,是抗旨,是居心不良。臣怀疑公主想要构陷老臣,关于郑氏的一切,都是故意捏造。”
燕无赦:“常胜侯急什么,左右不过等上两天的事,到等郑氏到了,自然真相大白。”
孙山的眼睛飞快的动着,脑子里不停的想着解决办法。
燕无恙借着这句话,把郑氏的事,先放一旁,之后就开始说前河道总督关毕名的事。
关毕名一家的尸首已经送到上京,燕无恙已经派林青峰前去查证。
林青峰:“陛下,关毕名一家的尸首送抵上京的时候,已经腐坏,据仵作查证,关毕名一家确实有中毒的迹象。”
燕无赦:“也就是说,有人不想让关毕名开口。”
林青峰:“暂时还不能确定,之前送抵的奏报上说,关毕名一家是误食了有毒之物,至于是人为还是意外,具体还要查证。”
燕无赦:“那就先发布告到黄河流域,先给那边的百姓们一个交代吧。”
如今死无对证,只能按照关毕名是元凶的罪名给他定罪。
但是这只是开始,她还给真正的元凶准备了惊喜。
林青峰又道:“臣查证过关毕名家中亲眷的名单,发现他的小女儿,没有在捕获的名单里,还请陛下派人去黄河流域查证。”
有官员问道:“或许在堤坝冲毁的时候就死了?”
林青峰很快否定:“关毕名不到两岁的两个幼稚都能好好的跟随,一个年芳十六的姑娘,应该会跟着一通逃逸。”
燕无恙:“那就给黄河流域那边发昭告,搜捕关毕名小女儿。”
林青峰:“臣接旨!”
关毕名这个小女儿,很有可能知道案件的全部,当天,几波人马,朝着黄河流域快马加鞭赶去。
朝堂上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后宫。
孙如青现在已经是皇贵妃,距离皇后仅一步之遥,正是志得意满,猖狂得意的时候。
还没有高兴两日,就听说父亲有可能害死母亲,郑氏一早与父亲通奸,两个奸生子的年龄比她还大,整个人气的差点把宫殿给掀了。
“让人去查,本宫要知道,这消息是不是真的?”
“还有,让人去查郑氏,郑氏的娘家就在城西,这些年靠着父亲得了不少好处,要是真的,本宫要让他们碎尸万段,要让郑氏跟那几个奸生子碎尸万段。”
凭什么留她一人在上京吃苦,他们却在边关逍遥快活。
还有她的母亲,那么温柔的人,若真是被父亲跟郑氏合谋害死的,她绝不放过。
孙山出了皇宫,立即派人出城去找郑氏母子。
一定要阻拦他们进城,若是他们不听,绑也要绑回边关。
燕无赦在朝堂上怒揭常胜侯真面目,一天之内,常胜侯与郑氏就多了几个版本的小故事。
不少人背地里偷偷议论常胜侯与郑氏年轻的时候如何如何被他们看到,明目张胆,他们畏惧常胜侯权势,不敢多说等等。
常胜侯回京两天不到,名声就臭的烂大街。
燕无赦已经在准备人手接替常胜侯的位置。
“常胜侯镇守凤阳十余年,在军中颇有威望,势力不小。”
韩迁:“殿下打算派谁取代他?”
燕无赦在写着凤阳守将密密麻麻的纸上,点了一笔。
韩迁:“张顺?没听说过这人啊?”上京武将家中的子弟,并没有叫张顺的。
燕无赦:“此人并不是出自武将之家。”
韩迁一愣,他大多数时候都跟殿下一起,按理说,殿下知道的,他都该知道。
难道说,他去送粮食的时候,殿下派人去凤阳了?
燕无赦:“他已经年约四十,是凭借战功升任的百户。”
若只是个百户,他不知道也情有可原。军中百户不少,只有到了将级,才能被有名有姓的记住。
就是这个年龄?
“殿下,他的年龄,似乎大了一些。”打杀上位的武将,过了四十以后,身上伤病就凸显出来了。
过了四十五,就是很多武将的天命之年。
燕无赦:“没事,他还有六个儿子。”
啊?
韩迁:“……”
燕无赦:“他的六个儿子,都在凤阳军中,每一个都是骁勇之才。”
殿下又知道?
燕无赦意味深长道:“有时候能生,也是一种实力。”
韩迁脑海里已经有画面了,一头大熊,后面跟着六头青年熊。
殿下有时候选人的标准,真是让人意外。
“本宫已经派人去凤阳见张顺,若他是个有心上位的,就会借助本宫给他搭建的梯子爬上来,若是无心,选择也很多。”
之后她又当着韩迁的面,列举了第二、第三、第四等,十几个人选。
韩迁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就这一茬一茬的选人能力,只能说,当世无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