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琰那骤然锐利起来的目光和急切的宣召,让御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赵匡与周正匆匆赶来,脸上还带着一丝未褪的疲惫与疑惑。沈清辞也很快从永寿宫赶到,她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显然还在为太子用药安全之事悬心。
“陛下,如此紧急召见,所为何事?”周正拱手问道,目光扫过御案上摊开的地图和那些陈旧的皮碎片。
萧景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个位于黑水镇旁边的不起眼山谷,又指向皮碎片上那个模糊的三叉戟标记,声音带着一种压抑的兴奋与决断:“你们看这里!”
众人的目光聚焦过去。
赵匡是沙场老将,对地图极为敏感,他仔细对比后,浓眉一扬:“陛下,这两个标记…所指的位置,似乎大致重合!这皮片上的标记,难道就是指的这个山谷?”
“不错!”萧景琰沉声道,“这皮片乃雪岩族世代相传,记载着守灯人及其麾下雪魅活动的秘密路径与据点。而这山谷,位于已废弃的黑水镇附近,人迹罕至,却又并非完全封闭,正是设立秘密据点的绝佳位置!”
周正捋着胡须,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陛下是怀疑,守灯人在此山谷中,设有一处重要的巢穴?甚至可能…与那冰渊之眼,与北狄,有着更深的联系?”
“朕确信如此!”萧景琰语气斩钉截铁,“守灯人与北狄勾结,其野心绝不止于扰乱北境。他们真正图谋的,恐怕是那冰渊之眼蕴含的、足以毁天灭地的力量!而此地,很可能就是他们进行研究、或者储存关键物资的中转站乃至老巢之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最终落在沈清辞脸上,语气带着一丝复杂:“而且,朕怀疑,翊儿所中之寒毒,其真正的源头和解药,或许也与此地有关!”
沈清辞闻言,心脏猛地一跳!翊儿的毒…源头在此?她立刻追问道:“陛下为何有此猜测?”
萧景琰将自己在冰眼祭坛的发现、那位前辈遗骸、以及守灯人对油灯的志在必得简要说明,最后道:“守灯人既能引动部分冰寒之力,研制出如此诡异的寒毒,也并非不可能。而解药,或许也需要借助与冰眼同源之物,或者…就在他们研究毒药的地方!”
这个推断合情合理,让沈清辞眼中瞬间燃起了希望的光芒。如果能在那里找到根治翊儿寒毒的方法…
“陛下是打算…突袭这个据点?”赵匡眼中精光四射,带着武将听到战事时的本能兴奋。
“正是!”萧景琰猛地一拍桌案,“郭啸天如今如同阴沟里的老鼠,躲在暗处,与其被动防守,等他与暗影楼使出更阴损的招数,不如我们主动出击,端掉守灯人这个可能的巢穴!若能找到解药,根治翊儿之毒,便是天大的幸事!即便不能,摧毁此地,也能斩断守灯人一臂,打乱他们的部署!”
他看向赵匡:“赵将军,立刻从你的燕州军中,挑选五百最精锐、最擅长山地潜行、夜战、突袭的斥候与死士!要绝对可靠,身手敏捷,令行禁止!”
“末将领命!”赵匡洪声应道,毫不犹豫。
萧景琰又看向周正:“周大人,朕离京期间,朝政依旧由你与几位辅政大臣协同处理,遇不决之事,可…可请示楚妃娘娘。”他特意加上了这一句,目光与沈清辞短暂交汇,带着信任与托付。
周正肃然躬身:“老臣定当竭尽全力,稳定朝局,等候陛下佳音!”
最后,萧景琰的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语气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清辞,朕离京后,翊儿和京城,就交给你了。郭啸天与暗影楼的阴谋,朕会留下玄夜精锐助你防范。但一切,以稳为主,保护好翊儿,等朕回来。”
沈清辞看着萧景琰那坚毅而深邃的眼眸,知道他心意已决。此行风险极大,深入北狄势力范围边缘,突袭守灯人巢穴,无异于虎口拔牙。但她更知道,这是为了解决根本问题,为了翊儿,也为了大靖北境的长久安宁。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万千担忧,屈膝行礼,声音清晰而坚定:“臣妾,谨遵陛下旨意。定当守护好太子,稳定京城,等候陛下凯旋!请陛下…务必保重龙体,万事小心!”
她没有多问,也没有劝阻,因为她明白,这是帝王的责任,也是一个父亲的责任。
萧景琰深深看了她一眼,那目光中蕴含着太多难以言喻的情绪。他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对赵匡下令:“事不宜迟,赵将军,立刻去准备!今夜子时,朕亲自带队,出发!”
“陛下!不可!”赵匡和周正同时惊呼!陛下万金之躯,岂能亲自涉险?
“朕意已决!”萧景琰摆手,语气不容置疑,“此事关系重大,朕必须亲自前往。况且,朕与守灯人交过手,对冰寒之力有所了解,更在冰眼之下有所际遇,或许能识破其中关窍。不必再劝!”
见萧景琰态度坚决,赵匡和周正知道再劝无用,只能忧心忡忡地领命而去,各自准备。
御书房内,只剩下萧景琰与沈清辞二人。
气氛一时有些沉默。窗外天色渐暗,宫灯初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悠长。
“你的伤…”沈清辞终究还是没忍住,轻声问道。他之前在北境重伤,又坠崖,虽得温泉疗愈,但毕竟时日尚短。
“无妨,已好了七八分。”萧景琰活动了一下手臂,示意自己无恙,他看着她,忽然道,“那万年温玉和树泪,你用的很好。翊儿能挺过来,多亏了你。”
沈清辞垂下眼帘:“是陛下寻回的灵药及时。”
萧景琰沉默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道:“朕会尽快回来。”
说完,他转身,大步走向殿外,玄色龙袍的下摆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决绝的弧线。他需要去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调阅所有关于黑水镇及那个山谷的档案,熟悉雪岩族提供的皮碎片上的细节。
沈清辞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直到那身影彻底消失在殿外暮色中,才轻轻叹了口气。她回到永寿宫,看着床上依旧沉睡的萧允翊,心中默默祈祷。
景琰,你一定要平安回来…翊儿,还需要他的父皇…
子时,京城北门。
夜色如墨,寒风凛冽。五百名精心挑选的燕州精锐,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集结在城门内侧。他们人人身着轻便的黑色皮甲,背负强弓劲弩,腰佩利刃,脸上涂着防止反光的炭灰,眼神锐利如鹰,没有丝毫声响,只有一股凝而不发的肃杀之气。
萧景琰同样一身黑色劲装,外罩玄色斗篷,并未穿戴显眼的龙纹甲胄。他面容冷峻,目光扫过眼前这支沉默的军队,微微颔首。
赵匡牵着一匹神骏的黑马过来,低声道:“陛下,一切准备就绪。此行由末将麾下最得力的斥候营校尉韩震带队,他熟悉北境地形,精通潜行刺杀。”
一名身材精干、眼神沉稳的年轻将领上前,单膝跪地:“末将韩震,参见陛下!愿为陛下效死!”
“起来吧。”萧景琰虚扶一下,“此行凶险,不必言死,朕要你们尽可能都活着回来,带着胜利回来!”
“是!”韩震低声应道,声音不大,却带着钢铁般的意志。
萧景琰翻身上马,最后看了一眼身后巍峨的京城轮廓,尤其是皇宫的方向,然后猛地一拉缰绳,低喝一声:“出发!”
沉重的北门被悄无声息地打开一道缝隙,五百铁骑如同黑色的流水,悄无声息地涌出城门,迅速融入茫茫夜色之中,向着北方,疾驰而去!
马蹄包裹着厚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声响。队伍如同暗夜中的利箭,沿着偏僻小路,避开官道,直指目标——黑水镇旁的那个无名山谷。
与此同时,京城,西市皮货铺后院密室。
郭啸天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躁地来回踱步。他刚刚收到眼线密报,皇帝萧景琰竟于深夜秘密离京,只带了少量精锐北上!方向…似乎是黑水镇一带?
“他去了黑水镇?他去那里做什么?!”郭啸天又惊又疑,黑水镇早已废弃,除了…除了那个地方!难道萧景琰发现了圣师的秘密据点?!
斗篷人的身影从阴影中浮现,声音带着一丝诡异的平静:“看来,我们的皇帝陛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敏锐和果决。他这是要直捣黄龙啊。”
“那…那我们的计划…”郭啸天急道。
“计划照旧。”斗篷人冷冷道,“皇帝离京,京城防卫重心必然转移,对我们而言,反而是机会!正好可以趁机实施‘时疫’之策!而且…”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阴森,“皇帝亲自带队,深入险地,若是…在那里‘意外’陨落,岂不是省了我们许多功夫?届时,京城只剩下一个病弱的太子和一个女人…呵呵…”
郭啸天眼睛猛地一亮!对啊!若是萧景琰死在外面…那这大靖江山…
巨大的诱惑和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
“那我们…”郭啸天呼吸急促起来。
“我们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斗篷人老谋深算地说道,“让守灯人去对付萧景琰吧。我们只需…确保京城的计划,万无一失即可。是时候,动用你那枚最后的棋子了…”
两人在密室中,再次开始了密谋,这一次,目标直指皇宫内体弱的太子!
北境,无名山谷外,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经过一夜的疾驰,萧景琰率领的五百精锐,已然悄无声息地抵达了目标山谷的外围。所有人下马,将战马隐藏在山林之中,改为步行潜行。
韩震派出最得力的斥候前出侦查。很快,斥候回报:“陛下,山谷入口处有暗哨,大约五人,伪装得很好。谷内情况不明,但隐约能看到深处有微弱灯火,似乎有建筑。”
果然有埋伏!这里定然不简单!
萧景琰眼神冰冷,打了个手势。韩震会意,立刻派出几名擅长暗杀的好手,如同狸猫般借着地形和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摸向了谷口的暗哨。
不过片刻功夫,那几名好手便返回,对着韩震做了个“清除完毕”的手势。
“陛下,暗哨已清除。”韩震低声道。
萧景琰点头,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山谷中隐隐传来的、与冰眼类似却微弱得多的寒意,低声道:“进谷!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战斗!”
五百精锐,如同暗夜中捕食的狼群,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这处弥漫着诡异寒气的山谷,向着那灯火闪烁的深处,步步逼近。
一场针对守灯人秘密据点的突袭,即将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中,骤然爆发!
山谷深处,依山而建着几座看似普通、却透着阴森之气的石屋。最大的一座石屋内,灯火通明,一个笼罩在宽大黑袍中的身影,正背对着门口,凝视着墙壁上悬挂的一幅巨大的、描绘着冰渊之眼和某种古老祭祀仪式的壁画。
突然,他猛地转过身,兜帽下那双毫无感情的冰冷眼眸,骤然射向谷口的方向,仿佛穿透了石壁,看到了那正在悄然潜入的不速之客!
他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却带着无尽寒意和杀意的冷哼:
“有客人来了…准备…迎接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