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宝象国,师徒几人一路西行。玄奘经了化虎一劫,虽被悟空解救,但心中阴影难去,时常于梦中惊醒,冷汗涔涔,只道自己变作猛兽伤人,口中念佛不止。孙悟空知他心魔已生,除了多加宽慰,也别无他法,只得将行程放缓,盼师父自行化解。猪悟能倒是心宽,得了宝象国王厚赠,一路上买些果品荤食,偷偷打牙祭,被孙悟空撞见几次,呵斥几句,也只是嘿嘿赔笑,惫懒依旧。沙悟净沉默寡言,只将行李担子挑得稳稳当当,白龙马蹄下生云,默默前行。
如此行了月余,渐渐又是山峦起伏之地。但见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鹿鹿作群行。无数獐狍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端的是个险恶去处。
玄奘在马上,睹此山势,心中又生惶恐,对孙悟空道:“悟空,我看这山恶气弥漫,恐怕又有妖魔栖身,需得小心才是。”
孙悟空火眼金睛早已看出此山妖气隐隐,却不愿再惊扰师父,只笑道:“师父放心,有俺老孙在,便是龙潭虎穴也闯得。你且宽心坐稳,待俺前去探路。” 说罢,吩咐八戒、沙僧好生保护,自己将身一纵,跳上高峰,手搭凉棚,四处观望。
只见这山向南一带,黑雾笼罩,妖云盘旋,比别处更显凶险。正看间,忽见山坳里升起一股炊烟,似有人家。孙悟空按下云头,近前观看,却是一座年久失修的山神庙,庙前一个老者,正拄着拐杖,在门口张望。
那老者见孙悟空模样凶恶,吓了一跳,战战兢兢问道:“你是哪里来的妖怪?来此作甚?”
孙悟空道:“老官儿休怕,俺不是妖怪,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的和尚,路过此地,特来问个路程。”
老者闻言,神色稍定,打量悟空几眼,道:“原来是东土圣僧。此山名为平顶山,山中有一洞,唤作莲花洞。洞里有两个魔头,神通广大,十分厉害,专一吃人。长老若要从这山过,只怕有些难。”
孙悟空心中一动,问道:“是什么魔头?叫甚名字?”
老者道:“那大王唤作金角大王,二大王唤作银角大王。他二人有五件宝贝,厉害非常,附近山神土地,无不惧怕。长老还是绕路而行为妙。”
孙悟空笑道:“不妨事,不妨事。多谢老官儿指点。” 又问明路径,便转身回去,对玄奘等人说了。
猪悟能一听有妖怪,先缩了脖子,嘟囔道:“师兄,既然有厉害魔头,咱们绕道走吧,何必去招惹?”
玄奘也道:“悟空,既知有险,避之则吉。”
孙悟空摇头道:“师父,西天路远,妖魔众多,避是避不过的。今日避他,明日又有他。不如就此闯过,也显我等手段。况且,听那老者所言,这妖魔似有来历,并非寻常野怪,俺老孙倒要会他一会。”
玄奘见悟空执意,知他本事,又见路径只此一条,只得叹道:“既如此,一切小心。”
师徒几人依着路径,往平顶山而行。行不数十里,果然见一座险恶高山,笔峰挺立,曲涧深沉。猿猴啼啸,禽鸟飞鸣。正行走间,忽见山崖下转出三十名小妖,簇拥着一个顶盔贯甲的先锋官,拦住去路。
那先锋官喝道:“那和尚!哪里去!我家大王久未吃人肉,正要拿你等肥腻的和尚开斋!快快束手就擒!”
孙悟空一看,笑道:“真是造化!正要寻他,他却送上门来!八戒,沙师弟,护住师父,看俺老孙擒此小妖!” 掣出金箍棒,迎风一晃,上前便打。
那先锋官不知厉害,举刀相迎。战不三合,被孙悟空一棒打为肉饼。众小妖吓得魂飞魄散,四散奔逃。孙悟空使个分身法,化出百十个猴王,将小妖尽数拿住,捆作一团。
审问之下,小妖供出,果然是莲花洞金角、银角大王手下,奉命巡山。并说大王有令,近日要拿东土取经僧,因其乃十世修行的好人,吃一块肉可长生不老。
孙悟空听了,冷笑道:“想吃俺师父?叫他来试试!” 放了一把火,将小妖并尸首都烧了。回来对玄奘道:“师父,打听明白了,果然是两个魔头,专为等你。你与八戒、沙师弟在此稍歇,待俺老孙去端了他的巢穴,绝此后患!”
玄奘叮嘱道:“悟空,切莫伤生,若可劝化,便劝化了吧。”
孙悟空应了,纵云直奔莲花洞而去。
然而,孙悟空与玄奘等人皆不知,这平顶山劫难,背后牵扯的势力,远非表面看来那般简单。
九天之上,通明殿内。
浩天面前光屏正显示着平顶山景象。巡天司禀报:“陛下,目标已进入平顶山地界,与金角、银角部属发生冲突。根据‘异才司’档案及能量特征比对,确认金角、银角原为兜率宫太上老君座下看守金炉、银炉的童子。其携带下界的五件宝贝——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七星剑、芭蕉扇、幌金绳——能量反应与老君法宝同源。判断:此难乃玄门(老君)暗中布置,意在考验取经团队,尤其是孙悟空。”
浩天微微颔首:“果然是他们。老君此举,一为应劫,二为磨砺,三则……或许也有借悟空之手,收回童子的意思。毕竟私自下界为妖,久了恐生变数。” 他下令道:“巡天司,严密监控,重点记录孙悟空与五件法宝的对抗数据。值日功曹,非到万不得已(危及唐僧性命),不得介入。此乃玄门‘家事’,天庭暂且旁观。”
几乎同时,兜率宫内。
太上老君于八卦炉前静坐,神游太虚,对平顶山之事恍若未觉,嘴角却似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一旁侍立的青牛精(后下界为兕大王)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灵山,大雷音寺。
观音菩萨慧眼观照,自语道:“平顶山……金角、银角……老君也落子了。此番劫难,重在法宝神通较量,于悟空心性亦是磨练。且看其如何应对吧。” 佛门依旧持观望之态。
北俱芦洲,万毒沼泽。
九头虫几个头颅通过水镜看到孙悟空遇上金角银角,发出嘶嘶冷笑:“好啊!太上老君的童儿也来凑热闹!这下有得打了!传令下去,让我们的人盯紧平顶山!若那猴子得胜,便在他疲惫之时,伺机偷袭!若他败了……嘿嘿,正好夺了那唐僧肉!” 妖族企图火中取栗。
平顶山,莲花洞内。
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正对坐饮酒。两个魔头,一个金面獠牙,眼如灯盏,一个银盔素甲,口似血盆,果然威风凛凛。忽有小妖来报,说巡山先锋官兵三十名弟兄被一个毛脸和尚打杀。
金角大王大怒:“好个猢狲!竟敢伤我儿郎!贤弟,取我宝贝来,待我去拿他!”
银角大王较为沉稳,道:“大哥息怒。那孙悟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有些本事,不可小觑。我有一计,可稳操胜券。”
金角道:“贤弟有何妙计?”
银角道:“我闻那唐僧乃十世修行的好人,但其手下三个徒弟厉害。我们不必与他硬拼。大哥可持画影图形,带紫金红葫芦与羊脂玉净瓶,点五十名小妖,装作巡山,若遇孙悟空,只需叫其姓名,他若应了,便被吸入瓶中,一时三刻化为脓血。小弟持七星剑、芭蕉扇并幌金绳在后接应。若拿住孙悟空,唐僧等人不足为虑。”
金角大王大喜:“此计大妙!就依贤弟!” 当下吩咐小妖依计行事。
却说孙悟空驾云正行,忽见山坡上霞光艳艳,来了一个骑着白马、穿着道袍、仙风道骨的老真人,身后跟着数十名道童。那老真人见到悟空,高声叫道:“来的可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停云观看,见此人气息纯正,不似妖邪,便答道:“正是俺老孙。你是何人?”
那老真人(实为银角所化)从袖中取出一幅图画,对照一下,点头道:“果然是你。大圣,贫道乃平顶山土地,久闻大圣威名,特来拜见。我有一事相告,此山妖魔厉害,有五件宝贝,专克神通变化。大圣虽勇,亦需小心。” 说着,假意靠近。
孙悟空见他言辞恳切,不疑有诈,问道:“是甚宝贝?”
银角所化的老真人趁悟空分神,悄悄取出幌金绳,口中念咒,喝声:“着!” 那绳儿如金蛇般飞出,瞬间将孙悟空捆了个结结实实!
孙悟空大惊,待要挣扎,那绳却越挣越紧,深陷肉中,竟连七十二变的神通也施展不出!他这才知中了暗算,怒道:“你是何人?敢暗算俺老孙!”
那“老真人”哈哈大笑,现出本相,正是银角大王!“孙悟空!任你神通广大,也难逃我这幌金绳!儿郎们,抬回洞去!” 众小妖一拥而上,将孙悟空抬起,欢天喜地回莲花洞报功去了。
这一切,都被高空隐匿的天庭巡天司仙官看在眼里,迅速报回通明殿。
浩天看着光屏上被捆成粽子、骂不绝口的孙悟空,微微摇头:“这猴头,还是这般托大,轻易便着了道。也罢,且让他在瓶中吃些苦头,磨磨性子。那葫芦、瓶子虽厉害,却困不住他太久。”
而下方,猪悟能与沙悟净久等悟空不归,正自焦躁,忽见狂风大作,金角大王现出本相,带领妖兵杀到,口中高叫:“那猪妖、沙妖!快将唐僧献出!不然,叫你们与那孙悟空一般下场!”
猪悟能、沙悟净见师兄被擒,又惊又怒,各持兵器上前迎战。然而,金角大王取出紫金红葫芦,拔开塞子,对准猪悟能,叫一声:“猪悟能!”
猪悟能不知厉害,下意识应了一声:“你爷爷在此!” 嗖的一声,便被吸入葫芦之中!金角大王塞上塞子,哈哈大笑。
沙悟净见状,心知宝贝厉害,不敢应声,舞动宝杖死战,却被金角大王用羊脂玉净瓶对准,又叫其名。沙悟净紧咬牙关,不应一声,奋力抵挡。金角大王见他不应,收起宝贝,挥剑来战。沙悟净独力难支,且战且退,护着玄奘与白龙马,慌不择路,逃入深山密林之中。
金角大王也不紧追,得胜回洞,与银角大王庆功去了。洞中,孙悟空与猪悟能分别被装在葫芦与净瓶之中,受那三昧真火与玄冰寒气煎熬,苦不堪言。
玄奘与沙悟净、白龙马躲在一处石崖下,听着山中虎啸狼嚎,心中凄惶。玄奘垂泪道:“悟净,如今悟空、悟能俱被擒去,如之奈何?”
沙悟净道:“师父莫慌,大师兄必有脱身之计。我等且躲藏一时,再作道理。”
然而,他们并未察觉,黑暗之中,几双闪烁着贪婪与凶残的眼睛,正悄然盯上了他们……那是九头虫派出的妖族探子,已循踪而至!
平顶山第一回合,取经团队近乎全军覆没!孙悟空身陷囹圄,玄奘危在旦夕。这场由太上老君童子引发的劫难,才刚刚开始,而其背后,各方势力的博弈,也已悄然展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