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传承之重与心灯自燃
星光凝聚的书架浩瀚如烟海,无数由神念构成的典籍闪烁着微光,等待着被翻阅。韩小厉盘膝坐于祭坛边缘,肩头的伤口在丹药作用下已不再流血,但他此刻的心神,已完全沉浸入那庞大的信息流中。
他并未试图去死记硬背每一部典籍的具体内容,那在三日内是绝无可能的。他采取了一种更取巧,也更考验悟性的方式——以神识为网,捕捉这些典籍中蕴含的“道”与“理”,去感受、去理解其核心的智慧与精神。
一部部典籍的神念信息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他的识海。
有阐述星辰运行规律,推演天机变化的《星轨秘要》;有记载上古先民观测星象,制定历法,引导文明的《星辉纪事》;有描绘如何引动星辰之力,绘制符箓,炼制星辰法器的《星符初解》、《星器锻造基础》;更有许多并非修炼法门,而是涉及阵法、医药、灵植、甚至诗词歌赋、百家学说的杂篇,但其内核,无一不体现着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对规律的探索、对文明传承的执着。
这些知识包罗万象,看似杂乱,但韩小厉渐渐发现,它们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智慧的应用与传承。摇光星,主文曲,并非仅仅指向战斗的智慧,更是文明延续、薪火相传的智慧。
他看到了先贤如何仰望星空,定位方位,避免了部族在蛮荒中迷失;看到了他们如何根据星辰变化,预知气候,安排农耕,养育众生;看到了他们如何从星辰轨迹中领悟阵法玄妙,守护家园;如何从星辉特性中开发出治疗伤势、滋养神魂的法门……
这些知识,或许单一来看,威力远不及他掌握的“开天辟地杀人”三剑,但它们汇聚在一起,却构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文明史诗,是无数代先智慧生灵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延续种族的结晶。
“传承之重……”韩小厉心中有所明悟。这重量,不在于某一部功法多么强大,某一件法宝多么犀利,而在于这些看似基础、看似平凡的知识与智慧,是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失去了这些传承,再强大的个体,也如同无根之萍,终将湮灭于历史长河。
他自身的经历,不也正是某种传承的体现吗?那不知名的说书先生留下的三剑传说,锈剑中蕴含的斩道仙尊的传承,铸剑谷先祖与星河道人的渊源……正是这些跨越时空的传承,指引着他一路前行。
时间在寂静的阅读与感悟中飞速流逝。殿堂穹顶的星辰模拟着外界的昼夜,已然轮转了三次。
当第三日最后一颗星辰划过穹顶,即将隐没之时,韩小厉缓缓睁开了双眼。他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仿佛容纳了星海的浩瀚与历史的沧桑。他并未记住所有典籍的具体内容,但他理解了这片书海想要传递的核心精神——守护与传承。守护文明的智慧之火,并将其传递给后来者。
嗡!
在他明悟的刹那,整个殿堂内浩瀚的书架连同那些神念典籍,如同泡影般悄然消散,化为点点星辉,融入了祭坛之中。第一个试炼,通过了。
现在,只剩下那盏看似平凡无奇,灯焰熄灭的石灯,静静地立在祭坛前方。
“以你之道,燃此心灯。”
韩小厉站起身,走到石灯前。他再次仔细探查,神识反复扫过石灯的每一个角落,依旧没有发现任何符文、能量回路或者可供点燃的灯芯。它就像一块彻底死寂的顽石。
如何以道燃灯?
他的道,是什么?
是“开天”一往无前,劈开一切束缚的决绝?
是“辟地”划分阴阳,厘定乾坤的秩序?
还是“杀人”终结万物,归于虚无的死寂?
这三式剑意,威力绝伦,杀伐果断,是他在这个残酷修仙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但它们,能点燃代表“智慧、传承与希望”的摇光心灯吗?
韩小厉沉默着。他尝试着调动一丝“开天”剑意,凝聚于指尖,那是一股充满开拓与创造意味的磅礴意志。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丝意志引向石灯。
石灯毫无反应,那点剑意如同泥牛入海,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激起。
他又尝试了“辟地”剑意,那划分一切的意志靠近石灯,却仿佛遇到了无法被划分的“整体”,同样无功而返。
最后,他引动了“杀人”剑意,那终结死寂的气息刚一靠近,石灯反而微微震颤了一下,灯体表面似乎更加晦暗了一分,显露出明显的排斥。
显然,他赖以成名的三式杀戮剑道,并非点燃此灯的正确途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遗迹意志并未催促,但那无形的压力却笼罩在韩小厉心头。灯灭,或道消,或永困于此。这绝非虚言。
他陷入了沉思。如果这三式剑意不行,那他的道,究竟是什么?
他想起了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从下界挣扎求存,到飞升灵界,目睹人族势微,万族林立。他修炼三剑,是为了杀戮吗?不,最初或许是为了自保,为了复仇,但后来,更多的是一种对自身道路的探索,对命运的不屈。
他想起了在铸剑谷,以“划分”之意瓦解黑曜铁精,并非为了破坏,而是为了理解其本质,回归本初。
他想起了在星辉古路,感受到的那份跨越万古的悲怆与期待。
他想起了刚刚阅尽万卷,体会到的那份文明传承的厚重。
他的剑,可以开天,可以辟地,可以杀人。但剑本身,并非目的。剑是工具,是途径,是践行他内心之“道”的方式。
那他的“道”,究竟是什么?
是守护?守护人族剑道尊严?守护文明传承不绝?
是探索?探索剑道极致?探索星空奥秘?
是超脱?超脱自身命运?超脱这片天地的束缚?
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完全是。
韩小厉的目光再次落在石灯上。这盏灯,需要的是“心”光,是信念之火,是意志之焰。它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能量形式,只呼应持有者内心最本质、最纯粹的“道念”。
他缓缓闭上眼睛,不再去刻意调动那三式剑意,而是将心神彻底沉静下来,回归本心,去触摸那驱动他不断前行的最根源的力量。
是了。
他的道,不在于“开天”、“辟地”或者“杀人”的招式本身,而在于那招式背后所代表的意志——那是不愿被命运束缚,敢于向一切阻碍挥剑的“抗争”;那是斩破迷雾,追寻真相与自由的“求索”;那是哪怕身处绝境,亦要为人族、为后来者劈开一线生机的“担当”!
抗争!求索!担当!
这并非某种具体的能量,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贯穿了他修道生涯始终的本心之念!
当他将这缕纯粹的本心之念,毫无保留地、清晰地投射向那盏石灯时——
异变发生了!
那原本死寂、顽石般的灯体,内部仿佛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微微震颤起来。一点极其微弱,却无比纯粹、温暖、充满生机活力的光芒,自灯芯的位置,凭空诞生!
起初如豆,摇曳不定,仿佛随时会熄灭。
韩小厉心神凝聚,所有的杂念尽数抛开,只剩下那“抗争、求索、担当”的信念,如同薪柴,源源不断地投入那初生的火苗之中。
火苗逐渐稳定,缓缓壮大,从豆大变成拇指大小,再变成拳头大小……最终,化作一团稳定燃烧的、散发着柔和而坚定光芒的灯焰!
灯焰呈淡金之色,光芒并不耀眼,却仿佛能驱散一切迷茫与黑暗,照亮前路,温暖人心。在这灯焰亮起的瞬间,整个殿堂似乎都变得生动起来,那四尊星辉守卫眼窝中的宝石光芒也变得更加柔和,仿佛在致敬。
成功了!
以自身道念为火,点燃心灯!
就在心灯稳定燃烧的刹那,祭坛中央,那嵌入的罗盘再次光芒大放,一道凝练的星辉从中射出,没入韩小厉的眉心!
大量的信息涌入他的识海!
那是一幅更加详细、更加清晰的星图,不仅标注了北斗七星的位置,更指明了其他几处星钥可能存在的模糊区域,以及通往那神秘“星墟”的大致方向!同时,还有一段关于如何更好温养、修复星钥,以及初步引动星辰之力辅助修炼的法门。
而最重要的,是一道清晰的感应——来自“摇光”星钥本体的微弱呼唤!它并不在此处遗迹,而是在遥不可及的星空深处,被封印或者隐藏在某地。这座遗迹,只是一个指引和考验之地。
与此同时,韩小厉感觉到,自己与丹田内的锈剑(开阳星钥)联系更加紧密,锈剑吸收星辰之力的效率提升了一截,那沉寂的灵性也活跃了许多。他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在极其遥远的北方,另一股微弱的、与锈剑同源但性质迥异(更加柔和、充满智慧气息)的波动,正在回应着此地的变化。
那是……摇光星钥的感应!
“试炼通过……后来者,你已得摇光印记……集齐七钥,重启星门的重任,盼你谨记……”遗迹那空灵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欣慰,缓缓消散。
祭坛上的光芒逐渐收敛,那盏心灯的火焰也慢慢熄灭,石灯恢复平凡。但韩小厉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同了。他的道心经过此次洗礼,更加澄澈坚定。他对七星古钥和星墟的秘密,也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他对着祭坛躬身一礼,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沿着来时的通道向外走去。
此行目的已然达到,得到了关键的星图、温养法门以及摇光星钥的遥远感应。是时候离开此地,前往下一个目标了。外面还有影族的威胁,以及广袤灵界的更多挑战在等待着他。
当他走出通道,重新回到那片被玄冰覆盖的山壁时,外面的天色依旧灰暗。他回首望了一眼那重新被玄冰封死的入口,目光坚定。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他心中的灯已被点燃,必将照亮前行的方向。
身形一动,他化作青色流光,冲破寂灭冰原的死寂,向着下一个目标,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