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地的合作稳定后,青娘、沈行舟和温景然坐在苏州锦绣阁的后院,看着桌上堆积的订单,心中都萌生了扩张的念头。青娘摩挲着皇家赐匾的拓片,率先开口:“如今苏州、杭州、扬州的订单越来越多,仅靠临时染色点和总号远程调配,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质量把控问题。我想,咱们是不是该在江南开设第一家分店了?”
沈行舟眼前一亮,当即附和:“我正有此意!江南丝绸业发达,客源稳定,开设分店既能缩短交货周期,又能就近拓展市场。而且我茶庄在江南有成熟的人脉和物流,能为分店提供不少便利。”
温景然则略显谨慎:“开设分店固然是好事,但也有不少难题。比如核心工艺的保密、可靠的管理人才、原料的本地供应,还有如何应对各地不同的气候对染色的影响,这些都得提前考虑周全。”
他的顾虑正中要害,青娘点头道:“景然说得对,这些问题都要一一规划。我初步设想,第一家分店先设在苏州——这里是咱们江南市场的起点,有赵老板的照应,原料基地也已初具规模,基础最扎实。”
三人围着江南舆图,你一言我一语地梳理出分店筹备的核心方向:
首先是定位,苏州分店要以高端定制染布和批量丝绸染色为主,兼顾普通药材染布零售,既延续总号“匠心染韵”的品质,又贴合江南客户偏爱丝绸的需求。
其次是核心支撑,总号需派驻技艺精湛的老工匠把控工艺,同时培养本地学徒;原料由苏州现有基地供应,不足部分从云溪县调配,通过沈行舟的漕运渠道运输,确保新鲜。
最后是管理模式,分店需设一名掌柜统筹日常运营,一名工艺主管负责质量,账目每日与总号核对,重要决策需三人共同商议,避免出现管理漏洞。
“掌柜的人选至关重要,既要有经营能力,又要恪守诚信,还要能理解咱们的工艺理念。”青娘皱着眉说,“总号的老伙计里,李伯经验足但年纪大了,怕是经不起江南的奔波;其他年轻伙计虽有干劲,却独当一面的能力还不够。”
沈行舟沉思片刻道:“我认识一个叫苏文的年轻人,之前在我茶庄苏州分号做过账房,做事严谨细致,又熟悉江南的商户情况,还曾跟着我去总号见过你们染布的流程,对药材染布也有兴趣。我可以请他来试试,先让他跟着李伯在总号学习一个月,再派往苏州。”
温景然补充道:“工艺主管我来推荐,总号的王师傅技艺最娴熟,尤其是渐变染和纹样染,经验丰富,还懂些染料调配,派他去苏州能镇住场子。我每月会去分店巡查一次,解决工艺难题,顺便培训学徒。”
青娘见核心人选有了眉目,心中安定不少:“那咱们就按这个思路推进。沈兄负责联络苏文和筹备分店的资金,景然负责制定工艺传承和保密细则,我则在总号整理分店的运营规范,包括定价标准、质量检验流程和客户服务准则。”
夕阳透过窗棂洒在三人身上,舆图上的苏州被圈上了红圈,像是一颗即将绽放光彩的种子。沈行舟举起茶盏:“为咱们的第一家分店,干杯!”
“干杯!”
清脆的茶盏碰撞声里,青韵染布庄的扩张蓝图,正式拉开了序幕。青娘望着窗外江南的暮色,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一步迈出,“匠心染韵”的招牌,终将在更广阔的天地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