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吴家堡的灯火次第熄灭,唯有贸易部的小屋还亮着昏黄的烛火。叶青云推开屋门时,耶律娟正对着账本核对辣椒酱的订单,指尖划过 “落雁城玲珑阁” 的名字,眉头微蹙 —— 今日刚收到消息,玲珑阁想将下月的辣酱订单压价两成,理由是 “别家辣酱更便宜”,可她心里清楚,这是对方见吴家堡贸易部缺人手,想趁机压价。
“还在忙?” 叶青云拉过一把木椅坐下,看着桌上摊开的账本,“玲珑阁的事,我听说了。”
耶律娟抬起头,眼底带着一丝疲惫:“可不是嘛,咱们现在就我和两个小伙计撑着,小伙计只会算简单账目,遇到压价、签契约的事,全得靠我。上次去青州府谈生意,还被酒楼掌柜绕着弯子少算了五十两货款,回来才发现。”
叶青云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叠的纸,缓缓展开 —— 纸上写着 “贸易部育才计划”,下面分了 “算数培养”“沟通培养”“忠诚度培养” 三个类目。“娟儿,之前咱们想靠招募补人才缺口,可招来的人要么留不住,要么心思不定,就像上次那个账房先生,听说落雁城酒楼给的月钱高,差点就走了。” 他指尖点在纸上,语气凝重,“现在我想明白了,招募只是权宜之计,自身培养才是根本。只有培养出咱们自己的嫡系,贸易部才能站稳脚跟,吴家堡的根基才能稳。”
耶律娟眼睛一亮,伸手拿起纸,逐字逐句地看:“算数、沟通、忠诚度…… 这三个方向太关键了!咱们现在缺的就是懂算账、会谈判,还真心为吴家堡做事的人。只是,该从哪里选培养对象?怎么培养?”
“人选我已经有了方向。” 叶青云压低声音,“从吴家村的少年里选,最好是父母都在吴家堡做事、家境踏实的孩子,年龄在十二到十五岁之间 —— 这个年纪心思纯,学东西快,还没沾染外面的油滑气,容易培养忠诚度。另外,昆仑奴里有两个少年,黑塔的侄子阿木和阿石,虽然汉语说得不算流利,但做事踏实,也可以纳入培养。”
耶律娟点头赞同:“选少年好!咱们从头教起,教他们算数、谈生意,更教他们吴家堡的规矩,将来他们就是贸易部的骨干,比从外面招的人可靠多了。只是这培养的法子,得好好琢磨。”
叶青云指着 “算数培养” 一栏,详细说道:“算数不能只教简单的加减乘除,得教他们算成本、核利润、算运费损耗。比如咱们卖辣椒酱,要算清楚每坛辣酱用多少辣椒、牛肉、黄豆,加上柴火、坛子的成本,再算上运输费、人工钱,最后定出合理的定价,不能像之前那样,被人压价还不知道亏在哪里。” 他顿了顿,又补充,“我会把现代的记账法简化成‘流水账 + 成本表’,让他们每天记录收支,每周核对一次成本,慢慢养成精细算账的习惯。”
“那沟通培养呢?” 耶律娟追问,“谈生意可不是光会算账就行,得会听对方的话外音,还得能把咱们的优势说清楚,有时候还得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这得靠‘实战 + 模拟’。” 叶青云笑道,“先教他们背熟咱们货物的优势 —— 比如辣椒酱用的是自家种的辣椒、晒足三个月的黄豆酱,比别家的更香浓;精铁是竖式高炉炼的,杂质少,比普通铁坚韧。然后让他们跟着你去谈小生意,比如跟附近村落换粮食,先看你怎么谈,再让他们试着开口。” 他还想到一个法子,“每周咱们搞一次‘模拟谈判’,你扮成难缠的掌柜,故意压价、提无理要求,让他们试着应对,你再指出他们的不足,这样练上半年,肯定能练出来。”
说到 “忠诚度培养”,叶青云的语气沉了下来:“这是最关键的。咱们不仅要教他们本事,更要让他们知道,吴家堡是他们的家,贸易部的事就是自家的事。首先,从生活上照顾他们 —— 管他们的吃住,每月给他们发少量月钱,让他们能补贴家里;其次,让他们参与吴家堡的建设,比如跟着村民去粮田收割、去辣酱坊帮忙,让他们亲眼看到吴家堡的日子是怎么一步步好起来的;最后,要给他们希望,告诉他们只要好好学,将来能当贸易部的管事,甚至独当一面去外地谈生意,让他们觉得在吴家堡有奔头。”
耶律娟握着纸,心里渐渐有了清晰的计划:“我明白了!人选我来挑,先挑十个少年,五个吴家村的,两个昆仑奴少年,再从耶律部落选三个踏实的孩子 —— 咱们耶律部落的孩子性子直,不会耍滑头,也适合培养。选好之后,我每天早上教他们算数,下午带他们熟悉货物、练沟通,晚上跟他们聊吴家堡的事,培养感情。”
叶青云点点头,又叮嘱道:“这事要秘密进行,暂时别对外说。一来是怕招来的人有想法,二来是想让这些孩子先打好基础,等他们能独当一面了,再正式纳入贸易部。另外,你选人的时候要仔细,不仅要看家境,更要看孩子的品性 —— 要踏实、肯学、有责任心,不能选好吃懒做、心思活络的。”
耶律娟应下,忽然想起一件事:“对了,上次去落雁城,玲珑阁的掌柜提过,想让咱们供应‘凝月晶’首饰,说落雁城的贵妇喜欢稀罕物件,要是能做成成套的首饰,价格能翻一倍。只是咱们现在没人懂首饰设计,也没人会跟贵妇谈生意,要是能从培养的孩子里挑两个心思细的,教他们认晶石、学设计,将来专门负责晶石首饰的贸易,肯定能赚更多钱。”
“这个主意好!” 叶青云眼前一亮,“晶石首饰的利润高,是咱们未来贸易的重点。可以在培养计划里加一项‘货物专精’,让孩子们根据兴趣选方向,有的专攻粮食、辣酱等日常货物,有的专攻精铁、晶石等贵重货物,这样既能培养专才,又能让贸易部的业务更细化。”
两人又聊了近一个时辰,从选人的细节到培养的进度安排,一一敲定。窗外的月亮已经升到半空,烛火映着两人的身影,空气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耶律娟将 “贸易部育才计划” 小心地折好,放进怀里:“你放心,这事我一定办妥当。将来这些孩子,肯定能成为咱们贸易部的顶梁柱,成为吴家堡最可靠的人。”
第二天一早,耶律娟就开始悄悄选人。她先去了吴家村的学校,找到教书的老秀才,让他推荐 “算数好、性子踏实” 的少年。老秀才推荐了五个孩子,其中一个叫 “小石头” 的少年,父亲是冶铁炉的工匠,母亲在辣酱坊帮忙,他自己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粮田帮着记账,算数又快又准,还特别细心。
接着,耶律娟去找了黑塔,说明想培养阿木和阿石的想法。黑塔一听,激动得连连点头:“阿木和阿石…… 笨,但肯学!能跟着叶首领和你…… 学本事,是他们的福气!我会…… 让他们听话,好好学!”
最后,耶律娟从耶律部落选了三个孩子,都是部落里青壮的子弟,从小跟着家人打猎、做买卖,性子直爽,还懂些部落间的贸易规矩,正好能帮着处理与耶律部落的物资交换。
选好十个少年后,耶律娟把他们带到贸易部旁的小屋里,这里被改成了 “育才屋”,桌上摆着叶青云简化的记账本、货物样本,还有用木炭画的 “谈判场景图”。“从今天起,你们就在这里学本事。” 耶律娟看着孩子们好奇又紧张的眼神,温和地说,“我会教你们算账、认货物、谈生意,学好了,将来你们能去落雁城、青州府谈大生意,能让你们的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也能帮着吴家堡建完城池。”
孩子们眼睛都亮了,小石头攥紧拳头:“娟姐姐,我们一定好好学!将来我要去落雁城谈生意,赚好多银子,帮着建城!”
接下来的日子,育才屋每天都充满了学习的声音。早上,耶律娟教孩子们算数,从简单的 “辣椒酱成本核算” 到复杂的 “精铁运输损耗计算”,孩子们拿着小石子当 “银子”,在地上写写画画,遇到不懂的就围着耶律娟问;下午,耶律娟带他们去工业区、辣酱坊、粮田,让他们亲手摸一摸精铁、闻一闻辣椒酱、数一数玉米棒,熟悉每一种货物的特点;晚上,叶青云偶尔会来,给孩子们讲 “谈判技巧”,比如 “怎么听出对方的真实需求”“怎么拒绝压价又不惹恼对方”,还会给他们讲吴家堡未来的规划,讲建成城池后大家能住上结实的房子,孩子们听得眼睛都不眨。
为了锻炼孩子们的沟通能力,耶律娟经常带他们去跟村里的工匠、部落的青壮 “模拟谈生意”。比如让孩子们去跟冶铁炉的唐师傅 “买精铁”,唐师傅故意压价、挑毛病,孩子们一开始慌得说不出话,后来慢慢能说出 “精铁杂质少、能打耐用的兵器”,还能算出 “压价后会亏本”,渐渐能应对自如。
忠诚度的培养则融入在日常里。耶律娟每天给孩子们准备热乎的饭菜,下雨时帮他们修补漏雨的屋顶,孩子们家里有困难,她会帮忙解决 —— 小石头的母亲生病了,耶律娟让人送去草药和银子;阿木的鞋子破了,她找工匠给阿木做了双新布鞋。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把耶律娟当成了亲人,把吴家堡当成了自己的家。有一次,一个外来的商人想偷偷拉拢小石头,让他透露吴家堡的辣酱成本,小石头直接把商人带到了耶律娟面前,还说:“你想骗我,我才不上当!吴家堡是我的家,我不能害家里!”
三个月后,孩子们已经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工作了。小石头能熟练核算辣椒酱的成本,还能跟附近村落的人谈粮食交换;阿木和阿石认识了所有货物的特点,能帮着整理贸易部的库存;耶律部落的孩子则能顺畅地跟部落里的人沟通,处理物资交换的小事。
一天,叶青云来育才屋查看,正好遇到孩子们在做 “模拟谈判”—— 小石头扮成 “落雁城酒楼掌柜”,故意压辣酱的价格,阿木扮成 “贸易部管事”,条理清晰地说:“我们的辣酱用了三斤辣椒、半斤牛肉,柴火和坛子也要钱,成本就要一两五,您压到一两二,我们会亏本。要是您能订一百坛,我们可以送您十坛,这样您划算,我们也不亏。”
叶青云忍不住点头,悄悄对耶律娟说:“看,这就是咱们自己培养的人,不仅会算账、会沟通,还真心为吴家堡着想。将来他们长大了,贸易部就交给他们,咱们才能放心。”
耶律娟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孩子们认真的脸上,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些孩子就像吴家堡的小树苗,只要好好浇灌,将来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贸易部的支柱,成为吴家堡最可靠的嫡系。而这份 “育才计划”,不仅能解决贸易部的人才缺口,更能为吴家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 有了这些自己培养的人,不管将来遇到多少困难,吴家堡都能稳稳地走下去。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育才屋的地上,映着孩子们认真的身影,也映着叶青云和耶律娟眼中的希望。贸易部的人才培养只是开始,将来,他们还要在运输部、保卫部推行 “育才计划”,培养出更多吴家堡自己的嫡系,让这座半建的城池,真正成为乱世中最稳固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