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光漫街,闲游备程
都乐镇的晨光带着草木的清润,漫过乐安旅店的木窗时,叶青云正对着铜镜整理道袍。昨日成功邀请孙大夫同行,又敲定了行军散的配方,他心情轻快,连指尖都带着笑意。小白狐蜷在镜前的梳妆台上,用爪子拨弄着他放在一旁的玉簪,时不时抬头对着他 “嗷呜” 轻叫,像是在催促。
“别急,今日咱们在镇上多待一天,采购些药材和干粮,明日再出发。” 叶青云弯腰抱起小白狐,用指腹蹭了蹭它的下巴,“孙大夫也说要买点都乐镇的特产草药,咱们正好一起逛逛。”
下楼时,玄机子和孙大夫已在前厅等候。玄机子手里拿着一本《青囊经》,正和孙大夫讨论其中的草药配伍;孙大夫则提着一个空药篮,准备装些常用药材。刘武和几名暗卫也已收拾妥当,正站在门口检查马车 —— 昨日已派人给吴家堡送了信,今日只需备好物资,明日便可顺利启程。
“都准备好了?那咱们就出发吧。” 叶青云笑着走上前,将小白狐放在肩头,“先去西街的药材行,孙大夫说那里的草药最全;再去东街的杂货铺,买些干粮和伤药,路上用得上。”
一行人走出旅店,街上早已热闹非凡。药农们背着满篓的草药往药铺送,筐子里的黄芩、当归、薄荷还带着晨露;医馆的伙计站在门口吆喝,招揽着过往的客人;还有些小贩推着小车,售卖着用草药做的糖糕、凉茶,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药香。
孙大夫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停下来查看路边摊位上的草药,遇到品相好的黄芪、党参,便买上一些,放进药篮:“这些草药在吴家堡不好找,多备些,以后给孩子和民工治病能用得上。”
叶青云跟在一旁,帮着拎药包,小白狐则从他肩头跳下来,跑到路边的小花丛旁,追着蝴蝶跑了两圈,又乖乖跑回来,叼着一朵小紫花,放在孙大夫的药篮边,惹得孙大夫哈哈大笑:“这小家伙倒是贴心,还知道给我送花。”
玄机子走在最后,目光扫过街上的建筑,时不时驻足观察 —— 都乐镇的房屋多依地势而建,门窗朝向多避开风口,可见镇上的人也懂些 basic 的风水之道,只是不如道门专业。
二、三岔口冷,铺冷人愁
逛到正午,一行人走到镇中心的三岔口。这里是三条街道的交汇处,本该是热闹之地,可路口西侧的一家杂货铺,却透着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冷寂。
杂货铺的门面是老旧的木质结构,门板上的漆早已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的木纹;门口的招牌歪歪斜斜地挂着,上面 “王记杂货” 四个字模糊不清,还沾着不少灰尘;橱窗里的货物摆得稀疏,几袋面粉、几捆麻绳、几个陶罐,都积着厚厚的灰,像是许久没卖出去过。
铺子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正坐在小板凳上,背靠着门框,手里拿着一根旱烟,却没点燃,只是望着路口的人流发呆。他穿着一件打补丁的粗布短褂,袖口磨得发亮,脸上满是皱纹,眼神浑浊,透着浓浓的疲惫,连有人路过,都懒得抬头招呼。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岔口另外两家店铺 —— 一家包子铺,客人排着长队,热气腾腾的包子香气飘出老远;一家布庄,老板娘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手里拿着布料介绍着花色,一派热闹景象。
“奇怪,这三岔口明明是旺地,怎么这家杂货铺这么冷清?” 刘武忍不住嘀咕,“连个客人都没有,怕不是要倒闭了。”
叶青云也觉得蹊跷,走上前几步,仔细观察着杂货铺的位置 —— 三条街道在此交汇,其中一条街道正对着杂货铺的正门,形成一道笔直的 “路冲”,像是一把利剑,直冲店铺门面;风从街口吹来,毫无遮挡地灌进铺子里,卷起地上的灰尘,显得格外杂乱。
“是迎门煞。” 叶青云眉头微蹙,轻声道,“路冲直对正门,气流直冲而入,散而不聚,这是‘迎门煞’,民间常说‘迎门煞,猛如虎’,不仅会散财,还会伤人。”
玄机子走上前,点头附和:“没错,这煞气最是凶戾。路冲如箭,直冲门面,会导致店铺人气不聚,财气流失;长期住在此地或经营店铺,还会受煞气影响,家人健康受损,诸事不顺。你看这老汉,面色蜡黄,眼神浑浊,定是长期受煞气侵扰,积劳成疾。”
孙大夫也凑上前,仔细打量着老汉,轻声道:“老汉的脉象应该很虚,气血不足,怕是经常失眠、头痛,还会有脾胃虚弱的毛病 —— 煞气侵体,最先伤的就是气血。”
小白狐这时跑到杂货铺门口,对着路冲的方向 “呜呜” 叫了两声,尾巴绷得笔直,像是在感知煞气的存在。老汉终于抬起头,看到叶青云一行人,眼中没有丝毫波澜,只是淡淡地问:“你们…… 是来买东西的?”
“老伯,我们路过,想跟您聊几句。” 叶青云走到老汉面前,语气温和,“您这铺子,是不是一直生意不好?家里人是不是也常生病?”
老汉愣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你…… 你怎么知道?” 他叹了口气,磕了磕手里的旱烟,“这铺子是我爹传下来的,以前生意还挺好,可自从十年前,对面那条街拓宽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 客人要么走到门口就被风吹得不想进来,要么进来了也买不了多少东西;我老伴儿五年前得了场重病,走了;我儿子去年去外地打工,也摔断了腿,现在还躺在床上…… 我这日子,真是越过越难。”
说着,老汉的声音哽咽起来,眼角泛起了泪光。周围路过的人听到,也纷纷停下脚步,有人低声议论:“王老伯这日子确实苦,之前有人说他这铺子风水不好,他还不信……”“是啊,前阵子有个客人在他门口摔了一跤,再也没人敢靠近了……”
三、道门本色,拔刀相助
叶青云看着老汉悲痛的模样,心中不忍。他想起玄机子常说的 “道门弟子,当有悬壶济世之心,拔刀相助之勇”,这迎门煞虽看似是风水问题,却关系着老汉的生计和健康,若是置之不理,老汉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老伯,您这不是运气不好,是铺子的风水出了问题。” 叶青云蹲下身,耐心解释,“您看,这条街直冲您的铺子正门,形成了‘迎门煞’,煞气不散,才导致生意不好、家人不顺。只要想办法化解,您的日子定会好起来。”
老汉眼中闪过一丝怀疑:“化解?怎么化解?之前也有人说能改风水,骗了我不少钱,最后也没管用……”
“老伯放心,我们不是骗子,也不会要您一分钱。” 叶青云笑着说,“我是道门弟子,略懂些风水之道,您若信我,我便帮您化解;若不信,我们也不勉强。”
玄机子这时走上前,对着老汉微微颔首:“贫道玄机子,师从清虚观,风水之术不敢说精通,却也能辨煞解煞。您这迎门煞虽凶,却也有化解之法,只需三步,便可保您铺子平安,财气聚拢。”
老汉看着叶青云和玄机子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人鼓励的目光,咬了咬牙:“好!我信你们!只要能让日子好过些,我什么都愿意试!”
叶青云心中一喜,立刻道:“化解之法有三:第一,在店铺正门正中,立一块‘石敢当’石碑,石敢当能挡煞镇宅,是化解路冲的最佳之物;第二,在店铺门口左右两侧,各立一尊石狮子,狮子为百兽之王,能镇住煞气,聚拢人气;第三,在店铺正门贴上‘秦琼、尉迟恭’护门神画像,门神能驱邪避凶,保店铺平安。这三样东西备好,煞气自会消散。”
“石敢当?石狮子?门神?” 老汉有些犯难,“这些东西…… 我也不知道去哪儿买啊,而且怕是要不少钱……”
“老伯放心,东西我们来准备,钱也我们来出。” 叶青云笑着说,“刘武,你带两个兄弟,去镇上的石匠铺,让石匠刻一块石敢当石碑,再买两尊小石狮子,要青石材质的,大小适中,能放在门口就行;马明宇,你去杂货铺买两张护门神画像,要印刷清晰的;孙大夫,您帮老伯看看身体,给他开些调理的草药,我去附近的布庄,买块红布,给石敢当和石狮子系上,图个吉利。”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 刘武带着兄弟快步走向石匠铺,马明宇去买门神画像,孙大夫则扶着老汉走进铺子里,拿出随身携带的脉枕,给老汉诊脉;叶青云则去布庄,买了一块大红布,又顺便买了些面粉和油,给老汉留着做饭。
小白狐跟在叶青云身边,跑到布庄门口时,还对着一块红色的绸缎叫了两声,像是在帮叶青云挑选;叶青云笑着买下那块红绸,又给小白狐买了一个绣着狐狸图案的小荷包,挂在它的脖子上,惹得小白狐兴奋地在他脚边转圈。
四、解煞立效,翁心感激
约莫一个时辰后,刘武带着石匠和石敢当、石狮子回来了。石敢当是一块三尺高的青石碑,上面刻着 “石敢当” 三个苍劲的大字,还刻着简单的祥云图案;石狮子是两尊一尺高的小石狮,造型威武,眼神锐利,透着一股镇煞的气势。
马明宇也买回来了门神画像,画像上的秦琼、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持兵器,栩栩如生;孙大夫则给老汉开了一副调理气血的草药,用牛皮纸包好,叮嘱道:“老伯,这药每天煎一副,早晚各喝一次,连喝七天,你的失眠、头痛会好很多,脾胃也能慢慢调理过来。”
叶青云指挥着众人开始布置:先将石敢当立在店铺正门正中,用水泥固定好,再在石碑顶部系上那块大红绸,红绸在风中飘扬,显得格外喜庆;然后将两尊石狮子放在门口左右两侧,左侧的狮子爪下踩着绣球,右侧的狮子爪下踩着幼狮,正好对应 “镇宅”“旺家” 之意;最后,叶青云亲自将门神画像贴在正门两侧,用湿布擦干净画像表面,确保画像平整牢固。
布置的过程中,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有人帮忙递工具,有人帮忙扶石碑,还有人给老汉送来了热水和点心,场面格外热闹。老汉站在一旁,看着叶青云一行人忙前忙后,眼眶渐渐红了,嘴里不停地说着 “谢谢”,声音哽咽。
“老伯,好了,您看。” 叶青云拍了拍手,示意老汉过来,“石敢当镇煞,石狮子聚气,门神驱邪,以后您这铺子,定会生意兴隆,家人平安。”
老汉走到门口,看着立好的石敢当、石狮子和门神画像,又看了看周围热闹的人群,突然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叶青云和玄机子磕了三个响头:“多谢二位道长!多谢各位好心人!我王老汉这辈子,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好的人!你们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叶青云连忙扶起老汉,笑着说:“老伯,您快起来,我们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用这么客气。您快打开铺子门,说不定马上就有客人上门了。”
老汉连忙起身,颤抖着双手打开铺门,刚把门板卸下来,就有一个妇人走进来,笑着说:“王老伯,我来买两斤面粉,之前总觉得你这门口风大,不敢进来,今天看着不一样了,也敢进来了。”
“哎!好!好!我这就给您称!” 老汉激动得手都在抖,连忙拿起秤,给妇人称面粉。紧接着,又有几个客人走进来,有的买麻绳,有的买陶罐,有的买盐巴,铺子里瞬间热闹起来,久违的笑容重新回到了老汉的脸上。
周围的人看到这一幕,纷纷称赞:“还是道长厉害!这一布置,真的有客人上门了!”“王老伯这下有救了!”“这就是行善积德啊!”
玄机子看着眼前的景象,笑着对叶青云说:“不错,解煞成功,还得了人心,这才是道门弟子该做的事。”
叶青云点头,心中满是欣慰。小白狐跳到老汉的脚边,对着他摇尾巴,老汉笑着摸了摸小白狐的脑袋,从铺子里拿出一块糖糕,递给小白狐:“小家伙,谢谢你也帮我,这块糖糕给你吃。”
五、夜话别都,明日启程
傍晚时分,一行人回到乐安旅店。孙大夫忙着整理白天买的草药,将常用的药材分类装好,准备明日带上马车;刘武和暗卫们则检查马车的车轮和缰绳,确保明日行程顺利;叶青云和玄机子坐在前厅,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街道,聊着今日解煞的事。
“今日帮王老伯解煞,不仅帮了他,也让都乐镇的人知道了咱们的善意,以后若是再来,也能有个照应。” 玄机子端起茶杯,轻啜一口,“你今日的表现,比以前更沉稳了,懂得用温和的方式帮人,而不是一味地用武力,这是成长。”
“都是师父教得好。” 叶青云笑着说,“以前总觉得道门之术只是修炼、打斗,现在才明白,悬壶济世、帮人解困,也是道门本色。能看到王老伯开心的样子,比什么都强。”
孙大夫这时走过来,笑着说:“今日不仅解了煞,还帮王老伯调理了身体,也算是一举两得。我看王老伯的身体,只要按时吃药,再加上生意好转,心情舒畅,用不了多久就能好起来。”
小白狐蜷在叶青云的腿上,啃着白天王老伯给的糖糕,时不时抬头对着三人叫两声,像是在分享喜悦。
夜色渐深,都乐镇的街道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几家旅店和药铺还亮着灯。叶青云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心中满是感慨 —— 在都乐镇的这几天,不仅邀请到了孙大夫这样的良医,研发了行军散,还帮王老伯解了迎门煞,助他摆脱困境,这趟逗留,真是收获满满。
次日清晨,天刚亮,叶青云一行人就收拾好行李,准备启程。王老伯特意赶到旅店,给他们送来了一篮自己做的草药饼,还有一包晒干的薄荷,笑着说:“这饼是用草药做的,能清热解暑,路上吃;薄荷泡水解渴,你们带着。以后路过都乐镇,一定要来我店里坐坐,我请你们吃饭!”
叶青云接过草药饼和薄荷,感激地说:“多谢老伯,我们一定会的。您多保重身体,好好经营铺子。”
马车缓缓驶出都乐镇,叶青云回头望了一眼,王记杂货铺门口的石敢当和石狮子在晨光中格外醒目,铺子里似乎还有客人的笑声传来。他心中默默道:“都乐镇,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