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一中那间能容纳两百人的多媒体大教室里空无一人,只在正中间的观众席上坐着杨明宇。他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红笔,表情平静无波,像一个即将检阅军队的将军。
舞台上巨大的投影幕布已经降下,笔记本电脑、话筒、道具等一应俱全。四个小组的核心成员都换上了整洁的校服,站在后台的阴影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如临大敌”般的紧张。
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如此正式的场地,第一次进行从头到尾的完整流程演练。杨明宇那句“最挑剔的评委”的宣言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都准备好了吗?”杨明宇的声音通过话筒在空旷的教室里响起,带着一丝回音更增添了几分肃杀的气氛。
后台传来一阵参差不齐的“准备好了”。
“好,那就按照我们既定的‘电影剧本’流程,从头开始。”杨明宇按下了手中的计时器,“现在,灯光暗下,大幕拉开。Action!”
随着杨明宇一声令下,负责设备统筹的班长李磊跑到教室后面关掉了大部分照明灯。按照计划舞台将陷入黑暗,只有投影幕布亮起播放那段由王昊设计的充满氛围感的“迷茫少年”开场动画。
然而,意外发生了。
投影仪“嗡”地一声启动后,幕布上出现的不是静谧的黄昏窗景而是一个巨大的、蓝屏的windows桌面背景,上面孤零零地躺着“我的电脑”和“回收站”两个图标。
“呃……”后台传来林天一声压抑的惊呼。
“怎么回事?”杨明宇的声音不大,但充满了穿透力。
“老师,等……等一下,视频文件路径好像有点问题,我重新设置一下!”林天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慌乱。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了无数遍都完美无缺的程序,换到这个陌生的环境立刻就水土不服了。
台下的杨明宇没有说话,只是在笔记本上用红笔写下了第一行字:“问题一:设备兼容性调试不足,应急预案缺失。”
过了足足一分钟,在李磊和王昊的帮助下,开场动画才磕磕绊绊地播放了出来。但那份原本想要营造的神秘和沉浸感已经被这突如其来的技术故障冲得荡然无存。
动画播完灯光亮起,林天和王昊走上台准备展示他们的“数字文心”模块。
林天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那段经过精心设计的开场白:“当我们在人生的路口感到迷茫,当我们面对未来的选择感到困惑,或许,我们可以向历史寻求答案。今天,我们将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倾听……”
他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刺耳的如同指甲刮过玻璃的啸叫声猛地从音箱里爆发出来!
“嗡——!!”
这突如其来的噪音,让台上的林天和后台的学生们都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捂住了耳朵。
“话筒离音箱太近了!”杨明宇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得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王昊手忙脚乱地将话筒拿远,啸叫声才消失。但他的脸已经涨成了猪肝色。林天那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演讲情绪也被彻底打断了。
杨明宇在笔记本上,写下了第二行字:“问题二:场地细节(音响、站位)不熟,缺乏专业演练。”
好不容易熬过了开场的“技术雪崩”,“沙场兵魂”组的“微型剧本”正式上演。
按照剧本,马飞先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念出了一段充满悲凉意境的旁白:“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一个年轻的战士,告别了故乡的春闺梦里人,来到了这片被风沙侵蚀的边关……”
灯光配合地暗下,气氛营造得相当到位。
紧接着,主角张伟手持一根充当陌刀的拖把杆,大步流星地走上了舞台中央。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吼出那句排练了无数遍的充满力量的台词。
然而,当他面对着台下那唯一的的杨明宇的目光时,他忽然大脑一片空白。
那句诗是啥来着?是“黄沙百战”还是“青海长云”?后面是“穿金甲”还是“暗雪山”?
他卡壳了。
足足五秒钟,他张着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脸上的豪情瞬间被尴尬和慌乱所取代。
后台的马飞和孙鹏急得直跺脚,恨不得冲上去替他喊出来。
最终,张伟涨红着脸,结结巴巴地挤出了一句:“……那个……就是……就是打仗很辛苦的那个诗……”
“噗嗤——”后台传来一声没忍住的笑声,随即又被死死捂住。
杨明宇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在笔记本上写道:“问题三:心理素质不过关,高压环境下临场忘词。”
张伟的“史诗级”忘词,似乎会传染。
轮到“时空坐标”组展示她们那张巨幅历史图时,主角变成了陈静。按照流程她需要走到图表前,配合着林天制作的Flash动画对唐代的几个关键历史节点进行简要的串讲。
当聚光灯打在她身上时陈静瞬间就懵了。
她感觉自己像是被扔进了一片白茫茫的虚空,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台下杨老师那双仿佛能洞穿她内心的眼睛。她的大脑能清晰地回忆起每一个知识点,但她的喉咙却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发不出任何声音。
她拿着激光笔的手抖得像筛糠一样,在幕布上画出了一片凌乱的红色光斑。
“陈静……”身边的赵海燕小声地提醒她。
这一声提醒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击溃了她的心理防线。陈静的眼圈一红,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她丢下激光笔,转身跑回了后台的黑暗中,只留下一阵压抑的啜泣声。
彩排,被迫中断。
最终,这场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带妆彩排”,在经历了技术故障、临场忘词、心理崩溃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后,进行得磕磕巴巴,状况百出,最终的用时,比原计划超出了整整二十分钟。
当赵敏用她那依然稳定但已难掩疲惫的声音念完最后一句总结陈词时,整个团队都像是打了一场惨烈的败仗,一个个垂头丧气,弥漫着浓重的挫败感。
“完了……彻底搞砸了……”王昊第一个瘫坐在了后台的椅子上。
“我对不起大家……”张伟懊恼地捶着自己的脑袋。
陈静的啜泣声还在角落里断断续续地传来。
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从“想法”到“呈现”中间隔着一条多么遥远而艰难的鸿沟。那些在小组讨论时看起来天衣无缝的创意在真正的舞台上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多媒体教室里灯光重新亮起,照亮了学生们一张张灰败的脸。
他们都低着头不敢去看台下杨老师的表情,等待着那意料之中的暴风雨般的批评。
然而,他们等来的却不是批评。
而是一阵清晰的不紧不慢的掌声。
“啪……啪……啪……”
杨明宇站了起来,一边鼓掌,一边缓缓地走上舞台。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愤怒和失望,反而带着一丝……欣慰的微笑?
他走到垂头丧气的学生们中间,看着他们笑着开口了。
“非常好!”
学生们都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次彩排,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杨明宇的声音里充满了鼓励,“因为,我们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所有未来在正式赛场上,可能犯的、愚蠢的、致命的错误,通通都在今天提前犯完了。”
“这,就是彩排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