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集团总部大楼,某间宽敞明亮、却透着商业谈判特有冰冷气息的会议室内。
长长的红木会议桌两侧,气氛隐隐对峙。
一侧,是以秦枫为首的“星语”方——实际上只有他孤身一人,穿着依旧那身不算合体的西装,身形笔直地坐在那里,面前只放着一杯清水和一个普通的笔记本。
他的身影在赵氏集团庞大的商业帝国面前,显得格外单薄,但他的眼神却沉静如深潭,没有丝毫怯场。
另一侧,则是以赵紫涵为首的赵氏团队。
除了她本人,还有集团投资部的总监、法务顾问、财务分析师、以及一位被特意请来评估技术壁垒的生物医药专家。
他们面前摆放着厚厚的文件、笔记本电脑、计算器,阵容强大,专业且充满压迫感。
尽职调查已经完成。
赵氏派出的团队效率极高,几乎将星语公司里里外外查了个底朝天——虽然也没多少东西可查。
财务简单透明得可怜,资产只有那点设备和库存药材,但核心技术经过专家初步验证,确实无法解析其全部活性成分和独特工艺,确认了其独特性和壁垒。
市场前景评估报告更是显示潜力巨大。
此刻,便是最终敲定合作协议的关键谈判。
“秦总,”投资部总监,一位戴着金丝眼镜、表情严肃的中年男子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惯有的审慎,“经过我方评估,星语公司的技术确实具备独特性。但贵公司目前的资产和营收规模……实在难以支撑51%控股权的估值。我们建议,由赵氏控股60%,秦总您持有40%技术股,并担任cto,负责研发。这是基于当前现状最合理的方案。”
财务分析师立刻配合地推过一份估值报告,上面的数字对星语目前的有形资产而言堪称“丰厚”,但意图很明显:用钱买走控制权。
法务顾问也补充道:“并且,基于技术安全考虑,核心配方和工艺必须进行备份并交由双方共同指定的第三方托管,以确保赵氏的投资安全。”
技术专家则从专业角度提出:“生产工艺需要标准化,以便于规模化量产,可能需要秦总您公开部分核心参数,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设备适配。”
一连串的条款,如同精心编织的网,从股权、控制权、技术安全到生产管理,全方位地压了过来,试图将星语和秦枫纳入赵氏熟悉的掌控轨道。
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赵氏团队成员的目光都聚焦在秦枫身上,等待着他的反应,或者说,等待着他被迫妥协。
赵紫涵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秦枫,她想看看这个年轻人会如何应对这种压力。
秦枫端起水杯,轻轻呷了一口,动作不疾不徐。
放下水杯时,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对方几人,最后落在赵紫涵脸上,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
“估值,不应只看有形资产。‘星语’的核心价值在于技术壁垒和未来市场潜力,这一点,贵方的报告应该已经证实。51%的控股权,是我的底线,没有商量余地。否则,合作无法进行。”
他直接否决了股权提议,语气没有丝毫犹豫。
“技术备份和第三方托管,可以讨论,但必须由我指定并全程参与监管流程,确保万无一失。核心参数不会公开,赵氏的工程师可以配合我进行设备适配,但工艺主导权必须在我手中。”
他再次强硬地守住了技术核心。
“至于标准化生产,”秦枫看向那位技术专家,眼神锐利,“我的工艺本身就是标准。赵氏需要做的,是提供符合我要求的设备和环境,而不是改变我的工艺去适应现有的标准化流程。”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寸土不让,将对方提出的条款几乎全部顶了回去,态度强硬得让赵氏团队的几位高管脸色都有些难看。
他们习惯了与中小创业者谈判时对方的感恩戴德或步步退让,从未见过如此“不识抬举”的。
投资总监皱起眉头,语气加重:“秦总,请你认清现实!没有赵氏的资金和渠道,星语很可能撑不过下个月!我们的条件已经非常优厚……”
“李总监。”赵紫涵突然开口,打断了投资总监的话。
她目光依旧落在秦枫身上,美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惊讶,有审视,但更多的是一种愈发浓厚的兴趣和欣赏。
在商业场上,她见过太多人在巨大利益和压力面前失去方寸,要么卑躬屈膝,要么狂妄自大。
但像秦枫这样,在绝对劣势下依然能保持冷静,逻辑清晰,坚守核心利益,并且对自身价值有着极度自信的年轻人,她几乎是第一次见到。
这种自信,绝非虚张声势,而是源于对自身技术的绝对掌控和对未来的清晰洞见。
她轻轻敲了敲桌面,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秦总的坚持,我听到了。”
赵紫涵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干练,“股权比例,就按秦总说的,星语51%,赵氏49%。赵氏注资五千万,获取相应股权,并负责解决生产场地、符合要求的生产线设备、以及原材料供应链问题。秦总负责技术、研发和品控,拥有产品方向的最终决定权。”
她的话,让她的团队成员们都吃了一惊,纷纷看向她,眼神中充满不解。
赵紫涵没有理会,继续道:“技术备份和监管流程,按秦总的意思办,细节由法务和技术团队后续磋商,确保安全公允。生产工艺以秦总的要求为准,赵氏团队全力配合,不得擅自更改。”
她几乎全盘接受了秦枫的核心条件!
“赵总监,这……”投资总监还想说什么。
赵紫涵抬手制止了他,目光扫过自己的团队,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看重的,是‘星语’不可替代的技术和秦总这个人。一些短期的股权利益和控制欲,与长远的技术壁垒和市场爆发力相比,不值一提。这是一笔战略投资,而非简单的财务收购。我相信我的判断。”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赵紫涵在集团内部向来以眼光毒辣和决策果断着称,她既然已经拍板,其他人即便有异议,也只能保留。
秦枫看着赵紫涵,心中也对这位赵家千金的魄力和眼光高看了一眼。
能迅速看清本质,做出最有利的决断,不愧是大集团培养的接班人。
“赵总监快人快语,令人佩服。”秦枫微微颔首,“我没有异议。”
接下来的谈判节奏骤然加快。
双方的法务和财务人员开始就具体的出资时间、新公司注册细节、董事会构成、分红机制、渠道资源的具体清单等条款进行密集的磋商。
秦枫虽然孤身一人,但他思维缜密,【洞察之眼】虽不能直接读心,却能敏锐捕捉对方条款中的陷阱或模糊地带,每每提出关键性质疑,让对方不敢轻视。
在一些非核心的条款上,他也适当做出了让步,显示了合作的诚意。
漫长的拉锯战后,最终,厚厚的一叠合作协议草案摆在了双方面前。
核心条款如下:
合资成立新公司“星语-JZ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星语科技以技术、专利、品牌入股,占股51%;赵氏集团现金注资五千万,占股49%。
秦枫担任新公司董事长兼cto,拥有产品研发、品控及战略方向最终决定权。
赵紫涵担任新公司副董事长,赵氏委派cEo负责日常运营及渠道管理。
赵氏开放其部分高端零售渠道、物流体系及原材料采购资源,优先保障新公司需求。
双方共同组建技术保密委员会,对核心工艺进行联合监管。
“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我们可以安排时间正式签署协议。”
赵紫涵看向秦枫,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满意的笑容。
这场谈判,虽然过程激烈,但结果让她看到了巨大的未来。
秦枫快速浏览了最后一遍文件,确认无误,抬起头:“我没有问题。”
他伸出手,与赵紫涵的手再次握在一起。
这一次握手,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沉重,也更加坚实。
意味着星语科技,这家一度在风雨中飘摇的小公司,终于凭借其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撬动了赵氏集团这艘商业巨舰,迎来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转机。
笼罩在头顶的阴霾,被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阳光终于照射了进来。
谈判结束,赵氏团队成员神色各异地离开。
赵紫涵在离开前,对秦枫说了一句:“期待接下来的合作,秦董。希望我们都能得到想要的。”
秦枫目送她离开,独自站在空荡下来的会议室里,看着窗外繁华的都市景象。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合资公司的运营、与赵氏团队的磨合、富荣集团绝不会善罢甘休的反扑……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多。
但此刻,他手中已然握住了破局的利刃。
星语的新篇章,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