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屯留。
屯留与武安城一样,同属边疆之地,与宋国交界。
但相比武安城,屯留地位并不显赫,算不上秦国防御的核心,因此驻军也不多。
道理很简单,一旦武安失守,屯留也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武安那边,战云密布,局势一触即发。
而屯留依旧平静如常,五万边军驻守在此,赵地的动荡,尚无法波及到这里。
城墙上的守军士兵全都穿着厚实的棉衣。
没出去巡逻的那些人,也在营帐中烧着炭火取暖。
令人唏嘘的是,富裕程度远超秦国的宋国,边防将士却连过冬的衣物都难以配齐。
而国力薄弱的秦国,反倒在边疆军需方面从未出现短缺。
这一切,皆因嬴政铁血治国。
他对手下军队极其重视,尤其在边防补给上更是立下死律。
凡是在军资上动手脚、延误供应的,一律斩首,并牵连三族。
贪污可以,只要你做得干净。
一旦被人揭发,证据确凿,那你必死无疑,全家陪葬,举报者则取而代之。
这样的律令,残酷至极。
可也正是因为这样,大秦的边境防线坚如磐石!
中军大帐内。
炭火噼啪作响,室内温暖如春。
坐在虎皮座椅上的男人,望着走进来的黑衣人,眼神微眯。
“这种时候,你还敢过来。”
“就不怕我杀了你?”
面对威胁,黑衣人毫不退缩,咧嘴一笑:“若长安君真有此心,咱家也不可能踏进这帐中一步。”
他说完,抬起头,掀开兜帽。
正是孙公公!
而坐在主位的男子,乃是大秦长安君——成蛟。
一个宋国王宫的太监,独自来到秦军营地,与敌国边将密会。
这场景本该令人震惊。
尤其是在秦宋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更属大忌。
但帐内五六位将领却视而不见,仿佛不存在这回事。
孙公公话音刚落,成蛟冷笑一声,淡淡开口:“说吧,秦桧让你来干什么?”
“如果是赵地的事,你就别开口了,那不是我能碰的。”
“我虽欠你们人情,但还没到拿脑袋去还的地步。”
他低头摩挲着手中的长剑,语气平静。
孙公公轻轻一笑:“君上误会了,咱家可不是奉秦相之命而来。”
“咱家是带着陛下谕旨,受赵构亲自委派,与君上共议要事。”
这话一出,成蛟猛地抬眼,目光锐利:“赵构派你来的?”
他原以为是秦桧暗中拉拢。
却没想到,竟然是赵构亲自授意。
“君上如此直呼陛下名讳,恐怕有失礼数。”
孙公公略带不满地说道。
“呵,嬴政的名讳我都敢提,赵构又算什么?”
成蛟冷笑一声,语气中满是轻蔑。
“说吧,赵构到底想让我做什么。”
“若是说不出个理由,那你的脑袋,我就收下了。”
成蛟一边说着,一边缓缓擦拭着手中的长剑,目光冷冽如霜。
“秦人果真野性难驯。”
孙公公心中怒意翻涌,脸上却不敢露出分毫,他正色开口:“咱家此次前来,确是为了赵地之事。”
“如今白起已率十万大军进入赵地,局势极其危急,因此,陛下希望长安君能够出手相助。”
“锵——”
话音刚落,寒光骤闪,成蛟猛然拔剑,直指孙公公面前。
长剑插入地面,锋芒逼人。
孙公公脸色瞬间煞白,惊恐跌坐,声音发颤:“你想做什么?!”
成蛟缓缓起身,冷眼盯着他,一字一句道:“本君已经说过,不会插手赵地之事!你当本君的话是耳边风吗!”
他一怒,帐中众将纷纷按住剑柄,目光如刀,齐齐投向孙公公。
“长安君请冷静!这是陛下亲笔所写的书信,请您过目后再做决断!”
孙公公此刻已是慌了神。
说罢,他急忙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
一名站在成蛟身侧的魁梧将领上前接过,递到他手中。
成蛟接过信,确认封印无误后才缓缓展开。
只是片刻,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赵构,他简直疯了!”
他望着手中的信,神情复杂,眼中满是震惊。
原来,信中赵构竟命他背弃大秦,转而投靠宋国!
更甚者,他还被要求切断白起大军的粮道与退路,与岳飞合围,将十万秦军置于死地。如此胆大包天的计划,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孙公公沉声道:“白起乃我大宋的心腹大患,他在一日,陛下便难安一日。”
“若白起战死,秦国损失十万精锐,元气必然大伤,再无力争夺赵地。”
“陛下承诺,只要长安君愿意合作,待拿下赵地之后,便支持您称王,掌控秦国大权!”
孙公公的话极有分量。
成蛟沉默不语,只是紧握手中书信,眼神不断变幻。
赵地原属赵国,面积几乎相当于秦国四分之一,如今被秦宋各据一半。
如此广袤之地,两国都势在必得,谁也不愿轻易放手。
如今,宋国竟愿在完全掌控赵地之后,将这片土地拱手让人?
“你们宋国,真的愿意将赵地让给本君?”
成蛟目光如炬,直视孙公公。
他不信赵构会这般大方,轻易将这片争夺多年的土地让出。
“陛下在信中写得明明白白,以历代先王之名立誓,绝无虚假。”
孙公公神色庄重,“赵地之争乃先王与秦国之间旧怨,陛下并不恋栈于此地。”
“每年大宋在赵地戍边的花费极高,若将此地交给长安君建国,日后两国往来便利,自然不必再为边防操心。”
“更重要的是,可以一举铲除白起这个心头大患,如此代价,也算值得。”
表面上看,割让赵地似乎宋国吃亏。
可只要计划顺利推进,对宋国的好处显而易见。
其一,消灭白起和十万秦军,极大削弱秦国战力。
其二,省下大量戍边军费,缓解财政压力。
其三,成蛟可在赵地立国,成为秦宋之间的缓冲地带。宋国只需暗中支持,便能牵制秦国。而代价,不过是一块本就无关紧要的赵地!
赵地虽广,但以宋国疆域之辽阔、物产之丰饶,这块地本就不值一提。
宋国的土地比唐国还多,且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赵地远远不及。
之所以还在争夺,是因为历代宋王都视之为祖业。
赵构身为后人,不敢轻易放弃。
可若能用赵地换白起和十万秦军葬命,宋国自然乐于其成。
单是白起一人,就足够抵得上赵地的价值!
听完孙公公的话,成蛟眉头紧锁,在心中反复权衡。
赵构在信中以历代宋王的名义立誓,承诺可信。
可这个计划实在太过大胆。
目标,是那位马踏六国、坑杀四十万将士的“人屠”白起!
“容我再想想。”
他闭目沉思良久,睁眼时神色未明,既未应允,也未否决。
孙公公松了口气,说道:“咱家已经通知了白城的宋军,只要长安君建功,他们便会立刻配合。”
“信已送到,咱家便不打扰了。”
他小心翼翼地绕开桌前的佩剑,匆匆退出营帐。
成蛟并未在意他的离去。
他只是凝视着手中的信件,那是盖有宋国王玺、赵构亲笔所写的承诺。
站在他身旁的一名壮硕将领忍不住开口:“君上,您真打算答应宋国的条件?”
“白起是谁?想杀他……恐怕不太现实。”
这名将领是樊于期,成蛟的心腹。
他说出这番话,并非无的放矢。
因为在所有秦人心中,白起就是无敌的代称!
他一生征战七十多次,未尝一败,宛如战神附体。
“白起也不过是凡人,他已经老了。”
成蛟深吸一口气,眼中寒光乍现,“况且,若错过这次机会,我只能在这边疆终老一生!”
“父王偏爱嬴政,让他继承王位,我却只能被发配到这种苦寒之地戍边!”
“我哪里比他差!”
成蛟脸色铁青,杀气腾腾。
他不只是长安君那么简单。
他的真实身份更为惊人——秦庄襄王之子,嬴政的亲弟弟!
他从未认为自己逊色于嬴政,只因母亲不受宠,才在王位争夺中落败。
十年戍边,风霜苦寒,磨掉了他的耐心,也埋下了对嬴政深深的怨恨。
正因如此,哪怕这个计划危险重重。
他仍要放手一搏!
樊于期看懂了他的眼神,不再多言,单膝跪地,紧握剑柄,沉声说道:“末将愿誓死追随君上!”
“誓死追随君上!”
众将齐声附和,纷纷跪下,喊声震天。
气势如铁,不容置疑!
成蛟在边境苦心经营十余年,岂会毫无准备?
这些将领,无一不是他亲手提拔的心腹!
“好——!”
成蛟怒吼一声,大步跨出,拔起插在地上的长剑,眼中战意如火。
“那就……赌一把!”
……
几日后。
屯留驻军五万悄然行动,兵分两路,迅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