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创秦军”这几个字让帐内众人内心一震。
一直以来,尽管他们可以在秦军面前为所欲为,但始终不敢正面迎战,更别提给予对方重创。
上一次与秦军的大规模交锋,还是蒙恬率军杀来,他们才集结兵力攻城,可那次损失也相当惨重。
浑邪王冷静分析道:“如今居庸关内来了一位秦国王子,身份必然极其尊贵,连蒙恬都要听从他的命令。”
“以蒙恬的性格,他绝不会做出派兵屠戮我们部落的事情。”
“能下达这种命令的,只能是那位王子。”
“因此,这一次进攻,我们不妨不只是动用奴隶,也让我们的勇士加入攻城,然后假装战败逃跑,引诱敌人出兵追击。”
“我们可在途中设下伏兵,待秦军追来之时,一举将他们全部歼灭!”
浑邪王对蒙恬的了解很深。这次秦军突然出手屠灭匈奴外围部落,像是在发泄怒火,这显然不是蒙恬的作风。
再听说边境来了秦国王子,他便大致猜到了幕后主使。
极有可能就是那位王子在背后策划!
至于目的……
一位王子来到边境,无非就是为了积累军功罢了。
所以他打算以此为诱饵,引诱对方主动出击,再设下埋伏反制!
这番话一落,众人都心动不已。
休屠王更是兴奋地笑道:“妙!妙极!若真能如此,我们甚至可以继续反攻,一举拿下居庸关!”
“到那时,城内的财富全都是我们的!”
众人纷纷点头,一致认同这个计划。
居庸关是边境一带最重要的城池,城中人口超过十万,防守森严。
如果能攻下此地,所获的财富、粮草和俘虏将极为可观!
休屠王果断下令:“五日后,发兵进攻居庸关!”
说完,他微微低头,神情肃穆地说道:“愿长生天庇佑我们!”
浑邪王与其他部落首领也纷纷低头齐声:“愿长生天庇佑我们!”
......
居庸关。
过去半个月里,城中陆续接收了三四千名被匈奴掳走的秦人百姓。
这些人原本是被匈奴从秦地掠去的,在匈奴部落被蒙恬与项羽率军剿灭之后,他们得以解救。
随后,他们历经艰难跋涉,终于回到了居庸关。
一部分人因身体孱弱或伤重不治,倒在了归途之中,但大多数人最终平安返回。
所有被匈奴俘虏的秦人无不激动万分,泪水夺眶而出。
他们被匈奴强行带走之时,原以为此生再无返乡可能,未曾想竟还有机会重回故土!
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与折磨,此刻重归故里,心情之澎湃难以言表。
而项羽与蒙恬在匈奴境内接连血洗多个部落、大开杀戒的事迹,也在居庸关内广为流传。
百姓们听闻此事后,无不振奋鼓舞!
“我大秦终于一雪前耻!”
“把这些匈奴贼寇杀个干净,杀得越多越好!项将军和蒙将军好样的!”
“两位将军确实英勇,但我听说这次行动是太子殿下亲自谋划的。”
“不愧是太子殿下!真乃我大秦的荣耀!”
“这些贪婪残暴的匈奴恶徒!竟将我大秦子民折磨至此,真是死有余辜!”
“明年开春我就去参军!”
民间议论纷纷,扶苏的声望也随之水涨船高。
这正是蒙武有意推动的结果。
他特意将此次行动出自扶苏之手的消息散布出去,目的便是为扶苏积累威望。
尽管扶苏本人并不在意这些虚名。
此时,居庸关的城墙上。
扶苏与蒙武并肩站立,凝望着关外络绎不绝、涌入居庸关的归民队伍。
这些人,全是他们从匈奴手中救回的秦人。
“没想到匈奴竟掠走如此多我大秦百姓。”
扶苏深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中透出一抹寒意。
被救回的尚且有如此之多,那些死于异乡的又不知凡几。
“因此匈奴一日不除,我大秦边境便一日不得安宁。”
蒙武深以为然。
他转头看向扶苏,说道:“殿下,前方探子传来消息,称匈奴两大部落近日已开始有所动作。”
他们一直密切关注匈奴的动向。
扶苏轻轻点头,道:“是时候了,将蒙恬和项羽都召回吧。”
“该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了。”
蒙恬与项羽这段时间已斩杀数万匈奴人,灭掉二十多个中小部落。
可想而知,匈奴必定已被彻底激怒。
这次他们的反扑势必异常凶猛。
但正因如此,王庭内部的防守才会更加空虚。
“殿下,此次奇袭匈奴王庭,您打算派谁前去?是否仍由蒙恬领军?”
蒙武向扶苏询问。
扶苏却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不,此次奇袭匈奴王庭,孤王亲自出征。”
“什么?殿下要亲自前往?!”
蒙武脸色骤变,立刻劝阻:“殿下,您身份尊贵,千里奔袭敌境,危险万分,怎能亲身涉险?”
“若您遭遇不测,让臣如何自处,让我大秦又如何是好?此事决不可行!”
扶苏意志坚决,不为劝说所动。
“无衣军是我亲手打造的部队,唯有我亲自主持调度,他们才能真正展现闪电战的威力。”
扶苏语气沉稳地说:“袭击王庭之后,我还另有打算。”
他早已决定,亲自带队突袭匈奴王庭!
后世积累的军事智慧,必须通过实战来验证。
“可是……”
蒙恬还想再劝。
扶苏却摆手打断:“你放心,我有分寸,不会亲身参战。再说,项羽和蒙毅都会随我一同前往。”
他虽然要亲赴前线,但不会直接参战。
他的武艺不过中等水平。
若真上阵厮杀,只会成为累赘。此行目的,只是现场指挥。
蒙武迟疑良久,内心挣扎片刻,终是叹息一声,默认答应。
这早在扶苏预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