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虽不及长安热闹,但住着舒心,少了拘束。”
“扶苏的母亲待我极好,我和褒姒常去她那里,一同赏花、闲谈……”
李丽质一边回忆一边描述起自己在咸阳的日常。
起初长孙无垢听得专注,可当听到“褒姒”二字,眉头不由得微微一挑。
这名字一听便像是女子的称呼。
能与李丽质一同去见扶苏的母亲,身份自然不凡。
“她是扶苏的侧妃。”
李丽质将褒姒的来历一一解释清楚,连同她如何被扶苏带回咸阳的过程也未隐瞒。
长孙无垢听罢,神情惊讶,半晌说不出话来。
她总觉得这名字似曾相识,原来竟是那位曾让周幽王倾尽九州鼎只为一笑的绝世美人。
没料到扶苏竟用这般方式将她带回,还将她纳入侧妃之列。
“褒姒性情温婉,也挺苦命的。若不是嫁给扶苏,恐怕她无处安身。我和她相处得很融洽。”
李丽质以为长孙无垢有所顾虑,便笑着宽慰她。
其实长孙无垢在意的并非地位之争。
扶苏身为太子,纳妃是寻常之事。李丽质为正妃,名分早已确立,无人可撼动。
她忧心的是另一件事。
“那褒姒既然容貌出众,扶苏定然宠爱有加,你要小心,莫被她抢了先。”
长孙无垢正色叮嘱。
子嗣之事,于后宫之中至关重要。
李丽质闻言脸颊微红,轻声道:“我和扶苏尚且年轻,这些事还不急于一时。”
长孙无垢本还想再说几句。
就在这时,李世民由太监引着,脸色阴沉地步入立政殿。
一边走一边低声怒骂:“那不成器的东西,气得寡人肝火上升。样样比不过扶苏,整日只知道玩乐,还学那突厥人舞刀弄马……”
他本欲进殿向长孙无垢倾诉对李承乾的不满。
刚抬眼,却见长孙无垢正静静看着他,身旁还坐着一位女子……
“丽质?!”
李世民顿时愣住,双眼圆睁,仿佛被雷击中一般,呆在原地。
他话音刚落便径直往宫门外走去,可刚迈几步却又停下了脚步,回头迟疑地开口:“真的是你?”
看到李世民这副模样。
李丽质忍俊不禁,眉眼弯弯地走过去挽住他的手臂:“父王竟也认不出女儿来了?”
近在眼前的李丽质让李世民心头一震,眼中瞬间泛起激动的光彩,声音微颤地说:“真的是你。”
同样一句话,却承载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
此刻他不是冷峻威严的帝王,而是一位思念女儿的父亲!
见他悄悄转过身去擦拭眼角。
长孙无垢与李丽质交换了一个眼神,默契地没有出声打扰。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平静下来,转身正色地对李丽质说:“回来长安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
“别躲了,你以为我看不出你在笑吗?看我出丑很有趣?”
“确实挺有趣的……”
李丽质下意识地答道,掩嘴偷笑着。
李世民听后脸色愈发难看。
这时长孙无垢适时插话,打圆场道:“好了好了,先坐下吧,我去让人准备些吃食,你们慢慢说。”
话音一落,她便离开了立政殿。
她与李丽质方才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如今想给父女俩独处的空间。
“胖了些,看来在咸阳过得挺安逸。”
李世民一边为她整理衣襟一边说道,语气虽淡,嘴角却带着笑意。
他本就未曾真的责怪她。
原以为李丽质出嫁那日便是分别之时,没想到一年之后还能重逢。
“哪有人一见面就说人变胖的。”
李丽质瞪了他一眼,语带娇嗔。
李世民却笑着回道:“女子圆润些更美,太瘦就显得单薄。”
“你要再不胖些,小心扶苏那边对你冷落了,到时候可别说我没提醒你。”
“扶苏可不像父王和王兄那般花心。”
李丽质翻了个白眼轻声道。
事实也是如此,即便扶苏如今纳了两位妃子,也谈不上风流。
放眼各国太子王子,哪个不是妻妾成群,至少也有三五个。像李承乾如今已有九位妃子,而扶苏至今连李丽质在内才两位,且另一位还是她亲自为他安排的褒姒。
这样的人,堪称难得的好夫君。
“别跟提那个不成器的东西。”
李世民一听这话立刻沉下脸来,一提到李承乾他就来气。
“扶苏领兵镇压匈奴,立下赫赫战功,为秦国拓展疆土,逼得匈奴单于归降。”
“而那个不成器的,整日只知道玩乐,最近还迷上了胡服骑射,穿突厥人的衣裳,学突厥人骑马,还嚷嚷着要亲自出兵攻打突厥。”
“简直是胡闹!”
“咯咯咯……”
李丽质听完了李承乾所做的那些荒唐举动,笑得直不起腰来。
虽然她早就了解自己这位兄长的性子,但还是觉得他这次实在有些太过分了,难怪会惹得李世民生气。
“别提他了,烦人。”
李世民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随即转向李丽质问道:“你这次在长安打算待多久?”
他真正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应该是寿辰过后儿臣就会回去,这次来是专程为父王祝寿的。”
李丽质答道,眼神中带着些许闪躲。
她此行的用意其实并不止于此,但她还没想好该如何开口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听了这话,李世民眼中浮现出一丝欣慰,接着说道:“寡人倒是希望你在长安多住些时日也无妨。”
“如今秦宋两国即将开战,你在长安更安全一些。至于扶苏那边,寡人会写信说明,他应当会明白。”
这本是一句出于关心的话。
但李丽质听后,脸上的笑意却一点点淡去,她抬起头看着李世民,轻声问道:“父王,您也认为秦国赢不了宋国吗?”
空气瞬间安静下来。
李世民一时语塞,最终避开了她的目光,低声说道:“秦宋两国实力悬殊……”
他虽未说完,但意思已经十分清楚。
秦国国力远不如宋国。宋国富裕强盛,甚至比唐国还要略胜一筹,且无任何外部牵制。
这场战争,李世民从一开始就不太看好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