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盘上还沾着昨日磨面的白痕,月光淌过磨齿的沟壑,把细碎的光粒撒在青砖地上。我蹲下身,指尖划过磨盘上深浅不一的纹路——这盘老石磨,爷爷年轻时用来磨过豆浆,爹用它磨过新麦,如今轮到我们踩着月光,听它“吱呀”转动的声响。
“来,试试推磨?”爹把磨杆塞进我手里,掌心的老茧蹭过我的指腹,带着麦秆的糙香。我攥紧木杆往前推,石磨却纹丝不动,反倒引得爹低笑出声,胸腔的震动透过磨杆传过来,像春土下拱动的蚯蚓,痒得人心尖发颤。
“得顺着劲儿,”他站到我身后,手臂环过我的腰,带着我一起往前送力,“你看,磨盘要跟着月光走。”
石磨终于“吱呀”转动起来,磨眼里漏下的玉米粒在齿间被碾成碎星,混着月光落进底下的竹筐。我忽然发现,爹的影子和我的影子在磨盘上交叠,被转动的石磨切得细碎,又在下一圈转回来时重新拼合,像极了我们走过的这些日子——时而分散,终会重逢。
“知道吗?”爹的呼吸拂过我的发顶,带着夜露的清润,“这磨盘转一圈,就像过了一天,把苦的甜的都碾成粉,掺在一起才够味。”
竹筐里的碎玉米粒渐渐堆起小丘,月光在上面铺了层银霜。我转头时撞上他的目光,比星子还亮,忽然明白,所谓岁月,不过是有人陪着你,把每一圈平凡的转动,都走成值得回味的风景。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清风卷着草叶的清香,轻轻拂过村子。我站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手里紧紧握着李大爷给的玉佩,心里像装了只小鹿,“怦怦”直跳。
昨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里那股神秘的清风带着我飞到了云端,俯瞰着整个清风村,村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柔和的光照亮,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当我想再仔细看看时,梦却突然醒了。
“娃,起这么早啊。”李大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转身,看到李大爷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衫,手里拿着一根竹杖,笑眯眯地看着我。
“李大爷,我……我又梦到那股清风了。”我有些紧张地说。
李大爷微微一怔,随即笑了:“看来,这清风跟你有缘啊。”他走到老槐树旁,轻轻抚摸着树干,“娃,你知道吗?其实,守护村子的不只是清风,还有我们每个人的心。”
我疑惑地看着他:“心?”
李大爷点点头:“是啊,只要我们心里装着村子,想着乡亲们,清风就会一直在,村子就会一直安宁。”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李大爷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子,递给我:“这是我记录的一些村子里的老故事和习俗,你拿着,好好看看,可别让它们失传了。”
我接过小本子,看着封面上那几个苍劲的字——《清风村志》,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娃,村子要发展,可不能忘了根。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李大爷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现在,村子里年轻人都想着往外跑,去大城市挣钱,我能理解。但我也担心,他们走了,村子就空了,这清风啊,也就散了。”
我知道李大爷说的是实话。这几年,村子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很多房子都空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守着。
“李大爷,那怎么办呢?”我着急地问。
李大爷看着我,目光坚定:“娃,你是个有想法的孩子。我想,你能不能把外面的新技术、新想法带回来,让村子富起来,也让年轻人愿意留下来?”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李大爷会对我寄予这样的厚望。我看着手里的玉佩和《清风村志》,心里渐渐有了一个决定。
“李大爷,我试试吧。”我握紧了拳头,“我一定努力,让村子变得更好。”
李大爷笑了,脸上的皱纹像盛开的菊花:“好,好啊!我相信你。”
太阳慢慢升起来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村子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光辉。我和李大爷站在老槐树下,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心中充满了希望。我知道,前方的路可能会很艰难,但为了清风村,为了那股守护的清风,我愿意去拼搏,去努力。
远处,传来了几声鸡鸣,新的一天开始了,而我,也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