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村子的青石路上,光影交错间,仿佛绘就了一幅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画卷。我站在自家小院里,看着爹和李大爷正在摆弄着一些农具,那些陈旧的农具在他们粗糙的手中,仿佛有了新的生命。
“娃,过来。”爹向我招了招手。我走过去,看到他们面前放着一些奇怪的图纸,上面画着一些我从未见过的机械装置。
“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
李大爷笑着说:“这是新的磨面机和灌溉设备的图纸。我听说现在外面有很多新的技术和机器,能让咱们种地和磨面都轻松不少,我就托人弄了这些图纸来。”
爹接着说:“咱们村子要发展,不能光靠老法子。这些新东西,也许能帮上大忙。”
我看着图纸,心里既兴奋又有些担忧。兴奋的是村子似乎有了新的希望,担忧的是我们从来没接触过这些东西,能行吗?
“可是,咱们能学会用这些吗?”我说出了心里的疑问。
李大爷拍了拍我的肩膀:“娃,万事开头难。但只要肯学,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我已经联系了几个在城里搞机械的老乡,他们答应过几天来给咱们指导指导。”
正说着,村口传来一阵喧闹声。我们三人对视一眼,赶紧向村口走去。
到了村口,只见一辆满是尘土的卡车停在那里,车上下来几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为首的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他看到我们,笑着打招呼:“叔,大爷,我们来了。”
原来是李大爷联系的那些老乡。他们寒暄了几句后,就开始从卡车上往下搬东西。有一些小型的机械零件,还有几台电脑。
“这电脑是干啥的?”我看着那几台电脑,有些疑惑。
戴眼镜的年轻人叫李强,他笑着说:“这电脑用处可大了。我们可以通过它学习各种农业技术,还能在网上把咱们村子的农产品卖出去。”
我听着,心里暗暗吃惊。原来外面的世界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我们村子真的太落后了。
“来,大家搭把手,把这些东西先搬到村委会去。”李大爷招呼着大家。
众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把东西都搬到了村委会。李强他们顾不上休息,就开始组装那些机械零件,一边组装一边给我们讲解它们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我和爹还有村里的几个年轻人都围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虽然很多东西一下子还理解不了,但大家都充满了热情和好奇。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不好了,东边的河坝好像出问题了!”
我们一听,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向河边跑去。到了河边,只见河坝上有一处出现了裂缝,河水正从裂缝中慢慢渗出。
“这可怎么办?”有人着急地问。
爹皱着眉头说:“先别慌,大家去找些沙袋来,先把裂缝堵上。”
众人纷纷散开,去找沙袋。我和李强也跟着一起,来回奔波着搬运沙袋。
“这河坝怎么突然就出问题了呢?”我一边搬着沙袋,一边问李强。
李强说:“可能是最近雨水多,河水上涨,对河坝的压力太大了。也可能是这河坝年久失修,本身就有隐患。”
我们把沙袋搬到河坝边,开始往裂缝处堆砌。大家齐心协力,忙得满头大汗。
可是,裂缝似乎越来越大,沙袋刚放上去,就被河水冲开。
“这样不行,得想个别的办法。”李大爷看着不断扩大的裂缝,焦急地说。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李强突然说:“我有个办法。我们可以用一些木头和铁丝,做一个简易的加固框架,然后再把沙袋放上去,应该能增加稳定性。”
“好,就按你说的办。”爹立刻点头。
于是,大家又开始找木头和铁丝。在李强的指挥下,我们很快做好了几个加固框架,然后把它们固定在裂缝处,再把沙袋一层一层地堆上去。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河水不再从裂缝中大量渗出,河坝暂时稳定了下来。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瘫坐在河坝边。看着眼前的河水,我心里想,村子的发展之路果然不会一帆风顺,还有很多困难等着我们去克服。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夕阳渐渐西下,天边染成了一片火红。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村子,看着村子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宁静而祥和,心里充满了希望。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我们,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和村子里的人们一起,迎接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