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里的画面在他眼前循环播放了不下三十次,每一帧都像是被放慢的电影,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被他刻印在脑海里。
那间留学机构门口,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打在苏晚晴的脸上,最初还带着几分期待和雀跃。
然后,周曼出现了,带着那种一贯温和却不容置喙的微笑。
林枫将进度条精准地拖拽到那个瞬间。
画面里,周曼凑到苏晚晴耳边,嘴唇轻启。
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紧接着,苏晚晴脸上所有的光芒都在一秒内熄灭了,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掐断了电源。
她肩膀垮了下来,整个人都萎靡了。
林枫记得她后来说过,周曼转述了那句话——“导师说我的研究方向不匹配”。
就是这句话。
林枫深吸一口气,指尖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调出了一个界面复杂的程序——陈默开发的“语音情绪分析模型”。
他将U盘视频里,周曼那段模糊的唇语片段导入,再从网上找到了周曼去年参加行业峰会的一段公开演讲录音作为比对样本。
进度条在屏幕上缓缓推进,无数数据流瀑布般滚过。
几分钟后,屏幕上弹出一个对比分析图,两条声纹曲线几乎完美重合。
模型给出的结论冰冷而确凿:语调、核心词的重音、甚至连说话间隙极细微的停顿习惯,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七。
林枫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
他猛然明白了什么,心脏像被一只大手狠狠攥住。
那根本不是什么转述,视频里周曼凑在她耳边说的,就是“导师说你的研究方向不匹配”这句话本身。
拒信,是周曼亲口“宣判”的,而不是那位远在大洋彼岸的导师。
他立刻抓起手机,拨通了老吴的电话,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老吴,帮我个忙!苏晚晴那天在你店里查拒信邮件,你还记不记得她有没有打过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老吴翻动记录的声音,半晌后才回复:“查了,她用的是咱们店里的内线电话,系统里只有通话时长,没有外呼记录。她压根就没打出去过。”
最后一个疑点也被证实了。
林枫挂断电话,胸中翻涌着一股混杂着愤怒和心疼的复杂情绪。
他几乎可以想象,周曼是如何利用苏晚晴对她的信任,编织了一个看似“为她好”的谎言,不动声色地斩断了她的翅膀。
但他不能就这么冲到苏晚晴面前,把一堆声纹分析图甩给她看。
他甚至能预见到结果——她会震惊,会痛苦,但最后,她会因为母亲和周曼几十年的交情而选择怀疑他。
“你要是拿这个去质问苏晚晴,她只会觉得你在挑拨离间,甚至会认为你为了留住她而不择手段。”赵子轩听完他的分析,冷静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工作室里陷入了沉默。
陈默在一旁敲着代码,头也不抬地说:“技术可以还原真相,但不能左右人心。”
“那就让她‘自己发现’。”一直沉默的张野突然开口,”
一个名为“信息回流”的计划在四人手中迅速成型。
他们没有动用任何与林枫相关的社交账号,而是通过学校心理社一个几乎无人关注的匿名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深度长文——《警惕身边以爱为名的情感操控:你的选择权是否被无形剥夺?
》。
文章没有指名道姓,却用极其详尽的笔触分析了一种典型的情感操控话术: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通过转述第三方权威(如老师、专家)的负面评价,来打击当事人的自信,从而引导其做出符合操控者期望的决定。
文中列举的几个案例,无论是对话场景还是核心句式,都与周曼对苏晚晴所做的一切高度吻合。
随后,陈默动用了一点技术手段,将这篇文章的链接通过算法,精准地推送到了苏晚晴经常浏览的几个海外学术论坛和文献网站的侧边栏广告位上。
它会像一颗被精心放置的种子,安静地等待着被发现。
接下来的两天,林枫过得异常煎熬。
他没有联系苏晚晴,只是默默地等待着。
第三天傍晚,手机屏幕终于亮起,是苏晚晴的来电。
“林枫,”她的声音听起来异常疲惫,却又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清醒,“我给那位导师发了封邮件,重新介绍了我的研究课题。他今天回信了,他说我的方向很有趣,欢迎我随时提交正式申请……他说,他根本不记得曾经拒绝过我。”
林枫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他没有说“我早就知道了”,只是轻声问:“那你……”
“我问了我妈,周曼阿姨到底是怎么回事。”苏晚晴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的笑,“我妈说,周曼阿姨是真心为我好,怕我一个人在国外吃苦,怕我像她一样……可笑的是,她对我妈转述我的研究方向时,连最核心的理论都说错了。”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林枫能感觉到她内心的挣扎与混乱。
“有时候,”他斟酌着开口,“别人替我们害怕,只是因为他们自己,还没有走出过去的阴影。”
苏晚晴沉默了更久,久到林枫以为她已经挂断了电话。
然后,他听到她极轻地说:“周曼阿姨……她年轻时也有一个很好的男朋友,为了她,放弃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后来,那个男人一辈子郁郁不得志,酗酒,最后离了婚。她说,她不想我重蹈她的覆辙。”
挂断电话后,林枫坐在电脑前,打开一个空白文档,写下了一封他从未打算发送的信:
“我不会劝你留下,也不会说‘没有你我活不了’这种蠢话。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在我的梦想里,一直有你的位置。如果你决定远行,我会在这里等你回来,变得更好,直到能与你并肩;如果你选择留下,我会陪你一起,变得更好,让这里成为我们共同的远方。这不是挽留,这是一个承诺。”
他将这封信打印出来,折好,驱车去了学校图书馆。
他记得苏晚晴借过一本《社会心理学》,还书期限就在这几天。
他找到了那本书,将信小心翼翼地夹在了她上次折角的第158页,然后将书悄无声息地放回了原位。
他相信,她总会找到的。
那天深夜,林枫正准备关灯睡觉,无意间朝窗外瞥了一眼。
宿舍楼下的梧桐道上,一个熟悉的身影正静静地站着,正是苏晚晴。
她抬头望着404宿舍亮着灯的窗口,站了很久很久,却没有走进来,也没有打电话。
最后,她转身走向楼栋的信箱,塞了什么东西进去,然后便消失在夜色里。
林枫的心跳漏了一拍。
第二天一早,他几乎是冲下楼的。
打开信箱,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张机票的复印件。
目的地,是他再熟悉不过的那个城市。
然而,起飞日期那一栏,被一道红色的水笔狠狠地划掉了。
旁边,有一行清秀有力的字迹:“延期申请已提交,导师说等我。”
林枫拿起机票,发现下面还压着一张小小的、皱巴巴的纸片。
是一张奶茶店的小票。
上面写着:“第218杯,这次,我请你。”
林枫站在清晨的阳光里,看着梧桐道尽头缓缓升起的太阳,金色的光辉洒满大地,他终于抑制不住地笑出了声,眼眶却有些发热。
这份喜悦冲刷着他连日来的疲惫和焦虑,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与此同时,一间空旷的办公室里,周曼默默地看着手机,将她与苏母的所有聊天记录一条一条地删掉。
当屏幕显示“已清空”时,她靠在冰冷的椅背上,望着窗外的天空,轻声地,像是对自己说:“也许……我才是那个没长大的人。”
林枫回到宿舍,将那张机票复印件珍重地放在书桌上。
他拿起那张奶茶小票,反复地看,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然而,当视线第三次、第四次落回那张小小的票据上时,他脸上的笑容却不自觉地收敛了半分。
第218杯……
这个数字,像一根极细的针,轻轻刺入了他刚刚舒缓下来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