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八。
林枫的指尖反复摩挲着小票上那个油墨打印出的数字,那触感异常真实,将他从瞬间的狂喜中拉回了地面。
这不是幻觉。
空气中还残留着奶茶甜腻的香气,但他的心脏,却被这根无形的针扎得微微一缩。
他几乎是立刻就拨通了老吴的电话,声音因为压抑着某种情绪而显得有些发紧:“老吴,帮我调一下消费记录,就那个校园卡尾号7749的。”
电话那头的老吴大概正在打游戏,背景音嘈杂,但他还是利索地应了下来。
几分钟后,一份详细的电子表格传到了林枫的电脑上。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
密密麻麻的条目中,一条规律清晰得令人心惊。
从三年前的九月开始,每周二、周四,傍晚七点十五分,一笔精准的三十六元消费,从未有过一次迟到或缺席。
购买商品:奶茶,两杯。
备注:一杯少冰,一杯全糖双份珍珠。
这就像一条被写入底层的程序指令,三年间风雨无阻地自动执行。
他自己都未曾如此清晰地审视过这份偏执的坚持,如今在数据的铁证下,这三年的时光被压缩成了一份沉默的契约。
“她给你留了小票,不代表她决定留下。”陈默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冷静得像一把即将划开皮肤的手术刀,“这可能只是一种感谢,感谢你这三年的坚持。也可能,是一种体面的告别。”
林枫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他缓缓摇头,声音低沉而笃定:“如果是告别,她不会写‘这次,我请你’。”这五个字,不是句号,而是省略号。
告别是终结,而“请客”,则意味着一次新的开始,一次身份的对调。
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发起者。
他不打算去追问,那会打破他们之间脆弱的默契。
他要做的,是延续这种沉默的陪伴,但要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在她能看见的地方,留下一个清晰的信号:我还在。
第二天清晨,校园里的薄雾尚未散尽,林枫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通往图书馆的路上。
但他没有再像过去那样,刻意绕行半小时,计算着偶遇的概率。
八点整,他准时出现在三楼靠窗那个熟悉的位置旁。
座位是空的,苏晚晴还没来。
他没有停留,只是轻轻将一杯还冒着热气的奶茶放在桌角,然后转身,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开。
奶茶的温度,是他无声的问候。
第三天,当他再次放下一杯热奶茶时,发现昨天那个空杯子已经被收走,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小小的便签,压在桌面上。
上面是一行清隽的小字:“空调确实坏了,谢谢。”字迹娟秀,却带着一丝刻意的疏离,像是在为自己的“破例”寻找一个合乎逻辑的借口。
林枫的心跳漏了一拍。她回应了。
第四天,情况再度升级。
奶茶杯下压着的,不再是便签,而是一本厚厚的《社会心理学》——正是他当初夹着匿名信的那一本。
他的呼吸一滞,颤抖着手翻开书的扉页。
在那片曾经空白的区域,多了一行极细的钢笔字:“延期不等于放弃,也不等于留下。”
赵子轩凑过来看完,忍不住笑出了声,一拳捶在林枫肩上:“行啊兄弟,她这是在跟你下棋呢!这盘棋,你得接招了。”
延期,指的是出国。
放弃,指的是这段沉默的关系。
留下,指的是她的未来。
这是一个逻辑缜密的谜题,她把选择权,又一次抛了回来。
林枫盯着那行字
他转头看向正在埋头敲代码的陈默:“默子,动用心理社的权限,帮我接入图书馆的借阅系统,查一下苏晚晴最近的论文调阅记录。”
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下,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终于要掀底牌了?”他没有多问,十指翻飞,屏幕上迅速跳出一连串的代码流。
几分钟后,一份加密文件出现在林枫的桌面上。
文件里没有情书,没有日记,只有一列列冰冷的学术论文标题。
然而,这些标题却让林枫的心脏狠狠揪紧了。
《跨文化适应障碍的自我认知与家庭干预》、《亲密关系中的代际创伤传递模型研究》、《高压家庭环境下“逃离冲动”的心理机制分析》……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豁然贯通。
她根本不是在为出国做准备,她是在研究自己,研究她内心深处那股无法抑制的、想要逃离一切的冲动,到底源自何方。
“她在自救。”林枫轻声说,语气里带着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痛惜。
当晚,404宿舍那块用于战术推演的白板被擦得干干净净。
林枫拿起马克笔,在中央写下了三个关键词,三个冰冷的词汇,像三颗钉子,钉在了白板的核心。
“控制感。”
“愧疚驱动。”
“情感代偿。”
赵子轩盯着这三个词看了半天,眉头紧锁:“你这是干嘛?打算绕过她,直接给她写一份心理诊断报告?”
林枫没有回答。
他没有写报告,而是花了整整一夜,剪辑了一段只有十五秒的短视频。
视频的画面很简单,就是苏晚晴常坐的那个窗台。
清晨的阳光被窗格切割成斜斜的光带,安静地洒在桌面上。
一只胆大的麻雀从窗外跳了进来,歪着头,好奇地啄了两下他昨天留下的那杯奶茶的吸管,然后像是完成了某种仪式,扑棱着翅膀又飞走了,消失在湛蓝的天空中。
镜头没有追随麻雀,而是缓缓下移,最终定格在奶茶杯的杯底。
那里,有一行用黑色马克笔写的、只有在特定角度才能看清的小字:“它不怕烫,也不怕你走。”
视频被匿名上传到了校园墙,配的文案只有一句:“有些靠近,不需要理由。”
帖子发布后,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任何水花。
然而,两个小时后,一个微小的变化发生了。
心理社的公众号恰好推送了一篇名为《警惕!
那些以爱为名的情感操控型建议》的文章,而苏晚晴的个人账号,点赞并转发了这篇文章到自己的朋友圈。
她的配文同样简短,却像一声惊雷,炸响在所有看得见的人心中:“原来我们都在替别人害怕。”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林枫几乎是冲到了宿舍楼下的信箱前。
他的心跳得像擂鼓,连打开信箱的手都有些发抖。
信箱里,静静地躺着一张新的奶-茶-小-票。
他几乎是屏住呼吸,将那张薄薄的纸片拿了出来。
纸片被小心地翻了过来,背面,是那熟悉的、清隽的字迹,但这一次,不再是模棱两可的谜题,而是清晰无比的邀约。
“明天八点,我请你。”
林枫盯着那行字,一动不动地站了足足十分钟。
清晨的冷风吹过他的脸颊,他却丝毫感觉不到凉意。
他只是反复确认着,这不是一场因为极度渴望而产生的梦境。
那张薄薄的纸片,此刻却重逾千斤,稳稳地落在他滚烫的掌心。
同一时刻,在女生宿舍的楼顶天台,苏晚晴迎着晨风,长发被吹得有些凌乱。
她的目光,跨越了大半个校园,遥遥望着404宿舍楼的方向,那里的一扇窗户,还亮着灯。
她将手机揣回兜里,轻声自语,像是在问风,也像是在问自己:“我只是想看看,他会不会真的来。”
而在几公里外的校门主干道旁,一辆黑色的轿车安静地停在阴影里。
车内,周曼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她的手机屏幕上,赫然显示着一条刚刚收到的信息,发信人是“苏阿姨”。
信息内容很短:“小曼,晚晴最近很反常,你多盯着点,千万别让她犯糊涂。”
周曼看着这条信息,握着手机的指尖,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抖,骨节泛白。
夜幕降临,404宿舍的灯光亮如白昼。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决战前夕特有的味道,紧张而又亢奋。
林枫坐在桌前,手里攥着那张小票,纸角已经被手心的汗浸得有些发软。
陈默和赵子轩分坐两旁,神情肃穆。
赵子轩清了清嗓子,表情是前所未有的严肃,他伸出一根手指,重重地点了点桌面,一字一顿地开口,声音压得极低:“枫子,你听好。这一次,不一样。她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