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叶一条条地指导着,思路清晰,要求明确,专班成员虽然疲惫,但都被他的敬业和务实精神感染,努力跟上节奏。
会议持续到深夜。结束后,郑开叶感到一阵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这种亲手推动一个宏大战略一步步落地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
夏末的晨光已褪去了伏天里的酷烈,变得温煦透亮,透过四合院庭院里那棵老海棠树的枝叶缝隙,洒下斑驳摇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济州工业气息的、属于家的宁静与慵懒。
郑开叶专程向周书记请了两天,孩子们马上要进入小学,作为父亲,这么重要又有意义的时刻自己必须在场。
首都四合院的早晨,郑开叶而是穿着一身舒适的休闲便装,站在廊下,看着林姿细心地为安心和开心整理着簇新的校服,白色的短袖衬衫,藏蓝色的百褶裙(开心)和短裤(安心),胸口绣着精致的校徽——一棵抽象化的、扎根于书本之上的成长之树,下方是流畅的“首都安开国际学校”字样。
“领带,领带歪了一点点。”林姿微微蹙眉,伸手替安心正了正那深蓝色的小领结,安心有些不自在地扭了扭脖子,显然还不习惯这身过于正式的装扮,开心则安静地站着,任由妈妈梳理着她的头发,扎上同样色系的发带,小脸上带着一丝对新环境的期待与懵懂。
“好了,都很精神,是小学生的模样了。”郑开叶走上前,嘴角噙着笑意,目光在两个小家伙身上流连,他蹲下身,平视着孩子们,“紧张吗?”
安心用力摇摇头,小胸脯一挺:“不紧张!爷爷说学校可大了,什么都有!”
开心则小声补充:“有一点点……不知道新同学好不好……”
“都会很好的。”郑开叶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欣慰于他们的成长,却也掺杂着难以避免的遗憾与愧疚,这些年,他错过了太多他们成长的瞬间,第一次蹒跚学步,第一次开口叫爸爸,无数个需要父亲陪伴的日夜……他都缺席了,如今,连他们人生中如此重要的开学日,也差点因为省里一个临时安排的会议而错过,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将会议延期,才得以站在这里。
“东西都检查好了吗?水杯、文具、还有给新老师的小礼物……”林姿最后确认了一遍两个小巧精致的书包。
“都好了,妈妈。”两个孩子异口同声。
“那我们就出发吧。”郑开叶站起身,一手牵起一个孩子,今天他选择了家里那辆相对低调的黑色奥迪防弹A8L,自己亲自开车。
车辆驶出胡同,汇入首都清晨依旧繁忙的车流,越靠近学校所在的区域,一种不同寻常的氛围便开始弥漫,道路似乎格外通畅,显然有交管部门提前做了疏导,而当那颇具现代设计感的学校大门映入眼帘时,眼前的景象更是让郑开叶都微微挑眉。
正如父亲所说,学校没有做任何广告,但“君晗”二字以及郑安民的手笔,本身就是最顶级的宣传。
校门口那片开阔的区域,此刻已然成了一个无声的、却极具冲击力的顶级车展现场,劳斯莱斯幻影、宾利慕尚、迈巴赫S级只是基础配置,偶尔还能看到限量版的阿斯顿马丁或低调却价值不菲的奥迪A8、宝马7系,车牌更是藏龙卧虎,AG6打头和连号的不在少数,还有一些低调的黑色牌照,车辆井然有序地缓慢前行,身着制服的保安人员专业而谨慎地引导着交通,态度不卑不亢。
家长们无一不是衣着得体,气度不凡,男性多是剪裁合体的西装或商务休闲装,女性则多是低调奢华的品牌套装或连衣裙,举止言谈间透着从容与距离感,孩子们则像一个个精心打扮的小王子、小公主,被父母牵着手,走向那座如同城堡般崭新而宏伟的校园。
郑开叶的车在于强的驾驶下,平稳地随着车流移动,他摇下车窗,看着这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场景,这所学校,从构思到落成,他只听父亲偶尔提起过几句,知道老爷子为了孙辈的教育投入了巨大心血和资金,却没想到规模和气场如此之大。
年费二十万起步,上不封顶,这里汇聚的,几乎是华北地区最顶尖阶层的一代,孩子们在这里获得的将是顶级的资源,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过早接触到这个阶层固有的圈层与文化。
“爸爸,学校好漂亮啊!”安心趴在车窗上,睁大了眼睛惊叹,开心也小声附和:“像公主的城堡。”
郑开叶收回思绪,笑了笑:“嗯,爷爷给你们建的呢,以后要在这里好好学习,交很多好朋友,知道吗?”
“知道!”两个孩子响亮地回答。
车辆终于停在了指定的下车区域,郑开叶和林姿带着孩子刚下车,就听到一个略带惊喜的声音从侧后方传来。
“郑叔?林姨?这么巧!”
郑开叶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纪约莫四十岁出头、穿着藏蓝色行政夹克、身材高挺、气质干练中带着书卷气的男子,正牵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走过来,正是他师兄栗立峰的儿子,现任司法部政治部主任的栗阳。
“栗阳?”郑开叶也有些意外,笑着迎了上去,“你也来送孩子?”
“是啊,送我家老二,小鱼,刚满六岁,也上一年级。”栗阳拍了拍身边小男孩的肩膀,“小鱼,快叫郑爷爷,林奶奶。”他又看向安心和开心,笑道,“叫叔叔、姨姨。”
栗阳还是宛如从前一样,叫起人来丝毫没有一丝的犹豫和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