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栗小鱼一点也不怕生,仰着头,声音清脆:“郑爷爷好!林奶奶好!叔叔好!姨姨好!”他虽然年纪小,但称呼起来一点不乱,显然是家里教过的。
这一幕让郑开叶有些恍惚,记忆一下子回到当时自己第一次去师兄家时,栗阳一进门看着沙发上坐着的小孩子,于是问父亲这个弟弟是谁?栗立峰上去就是一个大逼兜,“什么孩子?有没有规矩,这是你老子的亲师弟,你的亲叔郑开叶!”
自此,栗阳就开始喊自己叔叔,没有一丝的窘迫和难为情,那叫一个亲啊,现在栗阳家的老二也是没有丝毫的拘泥,很自然的就喊了出来,一脉相承啊。
而安心和开心突然被一个同龄人叫“叔叔”“姨姨”,都有些懵了,眨巴着眼睛看着小鱼,又看看父母,小脸憋得有点红,林姿被逗笑了,蹲下身对小鱼说:“小鱼真乖,安心、开心,这是小鱼,以后你们就是同学了,要互相照顾哦。”
安心这才反应过来,挠了挠头:“哦……小鱼你好。”开心也细声细气地跟着叫了。
郑开叶看向栗阳,笑道:“没想到你家老二也这么大了,时间过得真快,我记得你爱人生老二时,我还去喝过满月酒。”他仔细看了看小鱼,“眉眼间有点像立峰师兄。”
栗阳感慨地点点头:“是啊,一晃都这么多年了,郑叔您倒是没怎么变,就是气场更沉了,我听说您最近在d省干得风生水起,全固态电池项目震惊全国啊。”
“都是集体努力。”郑开叶摆摆手,关切地问,“你怎么样?在部里还顺利?听说准备下基层?”
“嗯,是有这个打算。”栗阳点点头,语气平和但目光坚定,“在部机关待久了,还是想到一线去,踏踏实实做点具体事,正在酝酿,可能去下面哪个省的法检系统吧,具体还没定。”
“好,年轻人就应该多历练,有需要协调的,或者下去后遇到什么难题,随时联系我。” 郑开叶拍了拍栗阳的胳膊,言语间满是关切,栗立峰与他情同手足,对他的儿子,自己的“亲侄子”自然也多几份照拂之心。
“谢谢郑叔!”栗阳真诚地道谢,随即解释道,“小鱼能来这里上学,还得谢谢郑爷爷,老爷子亲自给我父亲打的电话,说孩子们有个伴,非让小鱼过来,这里的教学质量绝对有保证,还说什么都不要学费,这……实在是让我受之有愧。”
郑开叶这才明白原委,笑道:“老爷子是一片心意,你就安心让孩子在这读,这学校硬件软件都是顶配,孩子们能在一起成长,互相有个照应,是好事,谈不上什么愧不愧的。”
正说着,旁边又驶来几辆车,下来的人看到郑开叶和栗阳,明显都愣了一下,随即迅速调整表情,换上热情而不失分寸的笑容,远远地点头致意,并没有贸然上前打扰,显然,他们都认出了这两位身份特殊的人物,郑开叶也微微颔首回应,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感。
“郑叔,那我和小鱼就先过去了,他妈妈还在那边等着。”栗阳识趣地提出告辞,他知道郑开叶一家肯定也有自己的安排。
“好,你们忙。”郑开叶点头。
栗阳又对林姿和孩子们笑了笑,牵着一步三回头、好奇地看着安心开心的小鱼,汇入了前往报到区的人流。
“没想到栗阳的孩子也在这里。”林姿看着他们的背影,轻声对郑开叶说。
“爸安排的。”郑开叶笑了笑,“老爷子心思细,想着给安心开心找个知根知底的伴,栗阳家有我师兄在,家风正的很,孩子肯定错不了。”
他重新牵起两个孩子的手,“走吧,我们也去报到,看看爷爷给你们打造的‘王国’到底什么样。”
走进校园,内部的设施更是令人惊叹,不仅仅是最先进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恒温游泳池、标准剧院,更难得的是整体的设计理念和人文关怀,校园内绿树成荫,甚至开辟了小片的实践农田和生态池塘,走廊里随处可见学生的艺术作品和鼓励探索的标语,教室的布置充满童趣而又便于分组讨论和项目式学习。
来自中外各国的教师们穿着统一的服装,面带微笑,用流利的中英文欢迎着每一位新生和家长,气质专业而亲和。
报到的流程高效而人性化,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他们很快找到了安心和开心所在的一年级(1)班教室,班主任是一位看起来三十出头、气质温婉、英文名叫Emily的女老师,她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简单沟通了孩子的情况,并介绍了班级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理念。
“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课程设置会融合Ib理念和中国国家课程的优势……”Emily老师侃侃而谈,眼神明亮,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
郑开叶和林姿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他们能感受到,父亲投入的巨资,确实物有所值,不仅仅是硬件堆砌,更是在教育理念和师资上的高投入。
安排好座位,放好文具,叮嘱了孩子们几句,郑开叶和林姿便退出了教室,留给孩子们适应新环境的空间,按照学校安排,上午是新生熟悉环境和破冰活动,家长可以自由参观校园或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说明会。
走在宽敞明亮的校园里,看着身边经过的那些非富即贵的家长和他们同样出色的孩子们,林姿轻轻挽住郑开叶的胳膊,低声道:“一下子把孩子们放到这样的环境里,我心里还真有点……说不出的感觉,资源是好,可这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