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兰老师走上讲台。她的脚步不像往日那般轻快,反而带着一种沉重的滞涩感。
她没有如往常般带着春风似的笑容,脸上也寻不见预想中的怒气。一种从未有过的沉重,像看不见的阴影,压在她微微佝偻的肩背,每一步都走得滞涩,靴底摩擦地面,发出拖沓而疲惫的声响。她没有带讲义,手里只随意捏着一支粉笔,粉笔灰沾满了指缝,像是渗进了皮肤,怎么也拂不去的尘埃。
她在讲台后站定,却没有立刻看向全班,而是先深深地、近乎无力地望了一眼台下。那目光沉重而缓慢,像秋后掠过荒芜田地的风,一颗颗低垂的小脑袋静默着。空气仿佛凝住了,连窗外的风声也识趣地变小。她的视线最终停在后墙那幅已经卷边的标语——“团结友爱”上,长久的凝视让教室里的寂静变得粘稠,几乎令人窒息。
“同学们,”沈老师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带着一丝熬夜后的沙哑,“上课之前,”她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紧张不安的小脸,“我们先不急着翻书。”她的声线低沉,透着一种难以承受的疲惫。“我们腾出点时间,说说昨天……在红眼古井边发生的事。”她刻意放慢了语速,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被艰难地挤压出来。
话音落下的瞬间,教室里的空气仿佛骤然冻结。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只觉得心在胸口一下下撞得生疼。不少人偷偷抬起眼,惊慌地瞥向讲台,又迅速垂下,恨不得将整张脸埋进书里,或是找个地缝钻进去。
林雪的身体紧绷如一张拉满的弓,失血的嘴唇被她死死咬紧,几乎咬出一线血痕。她干涩发红的双眼像一头负伤的困兽,惊惶与倔强在眼底交织,死死钉在桌面上那道木纹裂缝上,仿佛要从中榨取最后一点支撑下去的力量。
王小依梗着脖颈,高高扬起下巴,强撑着一副不肯认输的姿态。她的目光凝固般投向窗外摇曳的秃枝,像是要穿透枯槁的枝桠,寻得一个公正的裁决。然而眼底深处,却压抑不住地翻涌着委屈与不甘,还有一丝对即将到来的评判的无名恐惧。
沈老师没有立即开口。她只是沉默,而那沉默比任何斥责都更令人窒息。她缓缓转过身,步履沉重地挪到旧黑板前,那双覆满粉笔灰、指节粗砺的手无意识地在黑板上游移,最终停在了右下角——一片蒙尘的空白处。
笔尖触底。
“沙——”
一声细微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在死寂中响起,像春蚕在肃杀的秋夜里开始顽强地啃噬桑叶。接着,“沙——沙——沙——”
这微不足道的声响,在极度安静的教室里却被放大了无数倍,如闷雷滚过幽深的峡谷,化作重锤一下下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迫使他们无法逃避地去面对、去回想、去承担昨日那不堪的一幕。
粉笔在黑板上留下道道清晰的白痕,一笔一划,方正有力,如刀刻斧凿,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独柴难烧旺,
独人难担当!”
沈老师写完字,将粉笔轻轻搁进粉笔槽,“嗒”的一声,清脆而节制。她缓缓转过身,面向全班,视线越过黑板,仿佛落在很远的地方。她用略带低沉彝腔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地念出:
“独柴难烧旺,独人难担当。”
话音落下,她有意停了一停,让那句话沉进寂静里,坠入孩子们的心底。她的眼神渐渐失焦,像望向虚空,声音苍凉,仿佛从山那头飘来:
“这是老祖先在火塘边、山风里,嚼碎了苦楚才得来的古话。”她的目光放远,似要穿透土坯墙,看见大凉山深处那些佝偻而坚韧的背影。“一根柴——”她伸出微微发颤的食指,“就算再粗、再结实,要是孤零零躺在石板上——”她声调忽然扬起,像一根弦猛地绷紧,“日头晒着,石头烫着,它能自己蹦出火苗吗?”
教室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压抑而小心。孩子们眼中浮着一层雾,雾里却有什么,被这句话悄悄拨亮。
沈老师的视线缓缓扫过一张张紧张的小脸,语气忽然变得斩钉截铁:
“它燃不起来!只能干等着!被风吹裂,被日头晒到失魂,被雨水淋透——受潮!一层一层烂掉,烂到芯子里,最后化成谁都认不出的碎渣!”话语如冰锥刺下,前排一个孩子忍不住轻轻一颤。
“但是——”她声音骤然扬起,如金石迸裂,瞬间划破凝固的空气,“要是把它放进一堆柴火里呢?”她眼神炯炯,如捧火种,“哪怕柴有大小、有歪斜、有半干不湿!只要紧紧挨在一起,你暖着我,我烘着你——”她身体微微前倾,模仿柴薪相倚的模样,随即双手猛地向下一按,又迅速向上托起:
“‘呼——!’”
“火星就可能‘呲溜’一下窜起来!”她手臂高扬,如火焰升腾,“越烧越旺,红彤彤、热滚滚,能把山泉水都烧得咕嘟冒泡!”她炽热的目光扫过陈旭、苏瑶和每一张脸庞,“谁也离不开谁!一根柴抽走了,火就暗,温度就降——这就是‘独柴难烧旺’!”
教室里隐约松动。有孩子不自觉地挺直了背,有人的身子悄悄前倾,还有的若有所悟,微微点头。连一向倔强地昂着脖子的王小依,那固执的弧度,也不易察觉地收敛了一丝。
沈老师将台下每一张面孔的细微变化都收入眼底,声音陡然变得更加低沉厚重,仿佛闷雷缓缓滚过山麓,每个字都像凿刻在岩石上一般铿锵有力:“我们再看下一句——‘独人难担当!’”
她的语气倏然一转,如同掀开一本浸透血泪的厚重史册:“咱们凉山的老一辈,当年过得是真苦啊!”这六个字,像石头一样,沉沉砸进孩子们的心里。“山高路险,悬崖处处,瘴气弥漫!毒蛇猛兽就像饿红了眼的狼,潜伏在林间,随时可能扑出来伤人!”她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前排几个孩子不由得缩了缩肩膀。“一户人家,就那么一间茅草棚,万一碰上大雪封山,或者野猪下山拱翻了牲口棚——半夜听见牲畜凄厉的惨嚎,就你一个人,能做什么?”
她的话音在此刻停顿,那沉默却仿佛山岳压顶,目光如利箭般钉在每一张稚嫩的脸上,逼迫他们去想象那种孤立无援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