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五月初一日拂晓,天刚泛出鱼肚白,府衙外便响起了鼓乐声。赵构身着簇新的赭黄龙袍,腰束玉带,头顶垂着十二旒冕旒,一步步踏上祭天坛。龙袍料子考究,绣着的金龙栩栩如生,可穿在他瘦削的身上,总显得有些晃荡,仿佛这帝王的行头,只是一件借来的戏服。他登上坛顶,目光扫过坛下百官,黄潜善、汪伯彦跪在最前排,头埋得极低,脸上堆着谄媚的笑;朱胜非站在中间,神色凝重,眉头微蹙;韩世忠、刘光世等将领则立在后排,甲胄未解,手按在腰间佩剑上,眼神里满是冷意,像是在看一场与己无关的闹剧。

祭天仪式按部就班地进行,礼官高声诵读祝文,字句间尽是“承天应命”“中兴社稷”的套话。赵构捧着玉圭,依着礼仪跪拜、焚香,动作僵硬得如同提线木偶。坛下的百姓被亲兵拦在远处,踮着脚张望,有人低声问:“这位殿下登基,真能把金狗赶跑吗?”旁边人叹道:“不好说,刚从济州逃过来,连难民都不管,哪像是能打仗的样子。”这话被旁边的亲兵听到,狠狠瞪了一眼,百姓便不敢再言语,只是默默地看着坛上的身影,眼神里满是茫然。

待祭天仪式结束,赵构走下土坛,径直走向府衙正厅。正厅内早已摆好了龙椅,椅上铺着明黄色的锦垫,两旁立着手持仪仗的侍卫。他迈过门槛,走到龙椅前,迟疑了片刻——不是因敬畏社稷而犹豫,倒像是在确认这椅子是否安稳。黄潜善见状,忙上前一步,高声道:“殿下承天命、顺民心,当登大位,以安天下!”汪伯彦跟着附和,百官也纷纷跪地,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构这才缓缓坐下,龙椅宽大,他的身子陷在里面,显得愈发瘦小。他抬了抬手,示意百官起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不是激动,更像是如释重负:“众卿平身。今大金犯境,二帝蒙尘,朕临危受命,暂承大统,只为中兴大宋,迎回父兄。”说罢,目光扫过众人,见韩世忠依旧低头按着佩剑,脸色微沉,却没再多说。

紧接着,便是颁布旨意。黄潜善捧着早已拟好的诏书,高声宣读:“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以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话音落,黄、汪二人立刻跪地谢恩,脸上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坛下的将领们却炸开了锅,韩世忠猛地攥紧拳头,低声对身边的刘光世道:“这两人只会劝殿下南逃,凭什么身居高位?如此用人,何谈中兴!”刘光世叹了口气,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莫要冲动——如今赵构已是皇帝,再难更改旨意。

朱胜非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景象,心头一阵发凉。他本以为赵构登基后,会重用抗金将领,整顿兵马,可眼下看来,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偏安。他想上前劝谏,却见赵构已经起身,对百官道:“众卿辛劳,今日之事暂告一段落,后续事宜,再与黄、汪二位卿家商议。”说罢,便转身走进了后堂,留下满厅百官,有人欢喜,有人忧虑,还有人如韩世忠般,满是愤懑却无可奈何。

翌日一早,新的旨意又传遍应天府:尊赵桓为孝慈渊圣皇帝,尊元佑皇后为隆佑太后。这旨意说得冠冕堂皇,却透着几分虚伪——既尊被俘的钦宗为“渊圣皇帝”,却不思如何营救;既尊元佑皇后为太后,却对其此前“复河山”的嘱托抛之脑后。百姓们听了旨意,只是摇头叹气,营中的士兵更是提不起精神,操练声比往日更显稀疏。唯有黄潜善、汪伯彦二人,依旧整日围着赵构,说着“暂避锋芒”“徐图后计”的话,仿佛只要偏安一隅,便能坐稳这江山。

建炎元年五月的风,才刚吹散祭天仪式上的虚浮烟气,应天府北门外的尘土便骤然被马蹄踏碎。初三登基的喜庆尚未浸透街巷,斥候的快马已如离弦之箭撞开城门,马上骑士甲胄染血,嘶哑的喊声穿透府衙的宁静:“金狗犯境!完颜粘罕麾下数千骑兵,已破濠州,直扑应天而来!”

府衙正厅内,刚换上常服的赵构闻言,手中玉杯“哐当”砸在案上,茶水泼湿了拟好的“安抚流民”空文。黄潜善脸色煞白,抖着袍角颤声道:“官家,金军势猛,应暂避锋芒,可退往扬州……”话未说完,便被堂外一声怒喝打断:“退?再退,大宋的江山便只剩淮河以南的残土了!”

韩世忠大步踏进门来,甲胄未解,腰间佩剑还挂着前日操练的汗渍,他目光如炬,扫过缩成一团的黄、汪二人,径直对赵构躬身:“官家,臣请战!金军远来奔袭,必是骄纵轻敌,臣愿率麾下三千骑兵,再调刘光世将军部为侧翼,扼守北门十里外的落马坡,定叫金狗有来无回!”

赵构看着眼前这位满脸怒容的将领,想起前日登基时他按剑而立的冷意,心中竟生出几分依赖,又带着几分忌惮,讷讷道:“韩卿……需多少兵马?国库尚虚,粮草……”“臣只需兵马调度之权,粮草自筹!”韩世忠斩钉截铁,转身便走,披风扫过案几,带起一阵风,吹得黄潜善的袖管簌簌发抖。

落马坡恰是应天北门的咽喉,两侧是陡峭山壁,中间一条窄道,正是骑兵冲锋的绝地。韩世忠赶到时,金军前哨已至坡下,黑甲骑兵如潮水般涌来,马蹄声震得山石滚落,为首的金将挥舞狼牙棒,高声用汉话叫嚣:“赵构小儿,速来献城投降,饶你一条狗命!”

韩世忠勒马立于坡顶,身后三千宋军已列成方阵,长枪如林,盾牌如墙。他抽出腰间那柄曾斩杀过辽将的“青冥”剑,剑身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朗声道:“儿郎们!身后便是应天,便是大宋的根基!今日,咱们不做逃兵,只做杀贼的好汉!”话音落,他双腿一夹马腹,坐骑“踏雪”长嘶一声,载着他直冲下坡。

金将见宋军将领孤身来战,咧嘴狂笑,挥狼牙棒便砸。韩世忠身子一偏,避开棒风,配剑顺势斜劈,“咔嚓”一声,竟将狼牙棒的木柄劈断!金将惊怒,抽出腰间弯刀便砍,韩世忠不慌不忙,手腕翻转,剑刃贴着刀背滑过,直取对方咽喉。只听“噗”的一声,鲜血喷溅,金将轰然坠马。

坡顶的宋军见状,齐声呐喊,方阵稳步推进。金军没了头领,却依旧凶悍,数百骑兵挺着长矛冲锋,试图冲破方阵。韩世忠回马立于阵前,高声下令:“第一排,盾立!第二排,枪出!”盾牌“哐当”合拢,形成一道铁墙,长矛从盾缝中刺出,如毒蛇吐信。冲在最前的金军骑兵收势不及,纷纷被长矛刺穿马腹,人仰马翻,惨叫声响彻山谷。

可金军毕竟是精锐,后续部队见正面难攻,便分出一部,试图从两侧山壁攀爬,包抄宋军后路。韩世忠早已料到,对身旁的副将道:“放信号,让刘光世将军动手!”副将立即点燃信号箭,一道红光直冲云霄。片刻后,山壁两侧突然响起喊杀声,刘光世率部从密林中杀出,滚石、擂木如雨点般砸向攀爬的金军,惨叫声中,金军纷纷坠入山谷。

战局胶着时,金军后方突然骚动起来——韩世忠战前已派百余死士,绕到金军后方,烧掉了他们的粮草辎重。没了粮草,金军军心大乱,阵型渐渐溃散。韩世忠抓住时机,高举配剑:“杀!”随即率骑兵从方阵中冲出,如猛虎下山。背嵬军紧随其后,刀光剑影中,金军溃不成军,纷纷丢盔弃甲,沿着窄道逃窜。

韩世忠一马当先,追杀数十里,见金军已逃远,才勒住马。此时他浑身浴血,战袍被划开数道口子,手臂上还插着一支流矢,却浑然不觉。他望着金军逃窜的方向,仰头长啸,声音中满是压抑许久的愤懑与畅快。身旁的士兵们也跟着欢呼,呐喊声震得山壁回声阵阵。

当韩世忠带着捷报返回应天府时,赵构已在府衙外等候。见他浑身是伤,却目光炯炯,赵构脸上挤出笑容,走上前道:“韩卿辛苦,此番击退金狗,保全应天,功不可没!”随即召来内侍,宣读旨意:“授韩世忠为光州观察使、带御器械,赏黄金百两,锦缎千匹!”

韩世忠跪下接旨,目光掠过赵构身后的黄潜善、汪伯彦——二人脸上堆着笑,眼神却躲躲闪闪。他心中冷笑,起身时朗声道:“臣谢官家隆恩!只是金狗虽退,根基未除,望官家此后重用能战之将,整顿兵马,早日迎回二帝,收复河山!”

赵构闻言,笑容一僵,只含糊道:“韩卿所言极是,此事……日后再议。”说罢,便转身走进府衙,留下韩世忠立在原地,手中的圣旨仿佛有千斤重,身后的将士们看着他的背影,欢呼过后的脸上,又添了几分沉重。

建炎元年五月初五,端午日的应天府,街巷间本该飘着艾草与菖蒲的气息,却被一种压抑的寂静笼罩。韩世忠退敌的捷报虽传遍全城,可府衙内的气氛,比战前更显凝滞——韩世忠那日“重用能战之将”的谏言,像根刺扎在赵构心头,也让黄潜善、汪伯彦二人日夜不安,连带着朝堂上的议事,总绕着“如何暂稳人心”打转。

辰时刚过,赵构坐在龙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头那方尚未刻完的“建炎御宝”玉印。殿外传来黄潜善的声音,带着惯有的谄媚:“官家,端午安康。臣已命人备下雄黄酒与粽子,可稍解烦忧。”话音未落,汪伯彦也跟着进殿,手里捧着一叠奏折,苦着脸道:“官家,前线将士催要粮草的折子堆了半尺,还有百姓联名上书,求官家再派韩将军巡防北门……”

赵构抬眼,目光掠过二人,忽的沉了脸:“粮草催了三日,为何还未拨付?”黄潜善忙躬身道:“国库空虚,实在难支,不如……再向地方征调些?”“征调?”赵构猛地拍了下案几,“前几日修祭天坛已闹得民怨沸腾,再征调,是要逼百姓反了吗?”

二人吓得噤声,殿内一时只剩赵构的喘息声。他望着殿外檐角垂下的艾草,忽然想起靖康年间,李纲在汴京城外率领军民守城的模样——那时金军第一次南侵,若不是李纲力主抗战,汴梁早已失守。如今应天局势,与当年何其相似?黄、汪二人只会劝他南逃,韩世忠虽勇,却缺朝堂重臣统筹全局,若能起用李纲,既能借其抗战派领袖的声望安抚军民,又能堵住悠悠众口,岂不是两全之策?

念头既定,赵构沉声道:“传朕旨意,起用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命他即刻从贬所出发,星夜赶赴应天府视事!”

这话一出,黄潜善、汪伯彦如遭雷击。黄潜善脸色瞬间煞白,忙上前一步,声音发颤:“官家!李纲此人刚愎自用,当年在汴梁便与诸臣不和,若起用他,恐会扰乱朝纲啊!”汪伯彦也跟着附和:“是啊官家,李纲素来主张与金死战,万一触怒金人,再引大军来犯,我等……”

“够了!”赵构打断二人,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朕意已决!眼下军民思安,需得有李纲这般能镇住场面的大臣主持大局。你们只需管好粮草调度,其余事,不必多言!”他知道二人忌惮李纲,却也明白,此刻若不摆出强硬姿态,这偏安的江山,恐怕连应天府都守不住。

当即召来内侍省都知,命其草拟圣旨。内侍捧着纸笔疾步上前,墨汁尚未研匀,赵构已站起身,走到案前,亲自补充道:“圣旨内须写明,许李纲入朝后‘参决军国重事,凡边防、军政、民生诸事,皆可先行处置,再奏朕知’。”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沈氏红颜皇宫沦陷:一起逃亡皇嫂个个天仙大唐繁荣系统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我在贞观朝当神豪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水浒西门庆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即鹿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二战那些事儿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锦衣血诏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