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目光紧紧锁在周仪脸上,声音嘶哑:
“先生,弟子的最后一个问题,想好了!
和二十二年前一样,弟子……依旧不想问先生什么。”
他喘息了一下,眼睛里闪过几丝异样的光芒:“弟子,想请先生带我去看看……六百年后的,燕云十六州。”
听到这个回复,周仪眼里闪过一丝了然,笑道:
“看来陛下终究是故土难离。
即使做了皇帝,富有四海,心里最惦记的,还是那块龙兴之地。”
“呵呵……”
朱棣发出一声苦涩的笑,随即摇了摇头。
“先生说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先生作为后世人,可能不理解我等,对燕云之地的执念,有多深。”
他的目光似穿透了顶棚,望向那万里之外的土地:
“自那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这块华夏故地,沦落胡尘……整整四百五十年!
直到父皇北伐,大军横扫,才终于……将它重新纳入汉家版图!
弟子……二十岁就藩北平,替父皇镇守这大明北境的门户……二十多年!
风霜雨雪,刀光剑影……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刻在弟子的骨血里!
燕云之地,对于弟子而言,早已不是一块疆土那么简单,它是弟子的根,是弟子用半生守护的家园!”
他的声音愈发低沉,带着浓得化不开的执念:
“弟子……只是想亲眼看看,后世子孙,用他们的智慧,把这块土地,究竟建成了什么样子?
若能看上一眼,弟子……死而无憾!”
“……”
朱瞻基和杨士奇没有说话,但二人心头依旧翻起惊涛骇浪。
朱棣话语中蕴含的信息太过骇人!依照皇帝的意思,这位国师,难道真的能……带着他们……穿梭时空!?
周仪迎着朱棣那恳切的目光,郑重地点了点头:
“陛下之心,周某明白。后世子孙,亦盼着您这位缔造了永乐盛世的皇帝……亲临一观。”
话音未落,周仪右手对着虚空轻轻一挥。
嗡——
空间涟漪再次扩散开来,在朱瞻基和杨士奇惊骇的目光中,
几人面前,凭空出现了一架造型奇特的椅子——
皮质的坐垫、结实的金属框架,其下还带着两枚硕大的轮子。
正是后世常见的轮椅。
“这……这是何物?”朱瞻基下意识后退半步,声音发颤。
“殿下,将陛下扶上此椅。”周仪抬手指向轮椅。
朱瞻基这才反应过来,强压下心中的震撼,与杨士奇一起,将朱棣给扶上了轮椅坐垫。
朱棣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只有难以抑制的激动,浑浊的双眼依旧死死盯着周仪。
“扶稳了。”周仪提醒着朱瞻基。
朱瞻基用力点头,双手紧紧抓住轮椅推手。
杨士奇则侍立在旁,脸色苍白如纸,显然还没从“凭空造物”的震撼中缓过神来。
周仪不再多言,心念微动,已发动了系统能力。
嗡——
霎时间,御辇内部的空间剧烈扭曲,不再是之前的涟漪,而是如同被打碎的万花筒,空间碎片寸寸剥离……
朱棣坐在轮椅上,神色异常平静,明显已经见惯了周仪的种种神奇手段。
朱瞻基扶着轮椅的手青筋暴起,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是强烈的兴奋。
而第一次见识此等“神仙手段”的杨士奇,再也无法维持阁老的沉稳,双腿一软,竟“噗通”一声,直接跌坐在了地上。
直播间瞬间被这久违的时空穿梭景象彻底点燃:
“来了来了!周大佬的招牌时空穿梭!大的要来了兄弟们!”
“我就知道朱棣不会纠结于后世人的口头评论,临终之际,再看一眼后世繁华,值了!”
“终于盼到了!永乐大帝驾临后世!燕京人民在线恭迎judy莅临指导!!”
“楼上别抢!津海人民表示强烈欢迎!煎饼果子、大麻花已备好!陛下您快来尝尝啊!”
“哭了,朱棣终于能看到他心心念念的燕云之地在后世的样子了……”
……
时空扭曲骤然平息。
刺骨寒风的寒风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微凉的晚风拂面而来。
四人身影由虚转实再次显现,落脚之地,是一个繁华的河畔码头。
周遭的情景,让三位古人陷入了短暂的失神状态。
眼前世界,光怪陆离,彻底颠覆了他们所有的认知——
河岸两旁,是拔地而起的巨型建筑,它们高耸入云,棱角分明,光滑如琉璃的墙壁上,正流淌着无数璀璨光芒。
各种色彩交织变幻,勾勒出奇异的图案。
河面上,停泊着几艘造型奇特的巨舟,它们没有帆,同样闪烁着各色彩光。
更远处,一座座形态各异的长桥凌空飞架河面,道路上无数“饕餮兽”迅疾飞奔着,车流如织,川流不息。
整个天地,笼罩在一片梦幻的光海之中。
直播间弹幕瞬间被津海网友的狂喜刷屏:
“卧槽卧槽卧槽!是海河!是津海!周大佬带他们来我家了!”
“啊啊啊!津海之眼啊!看到我家了……”
“海河津湾广场那片,这角度太熟悉了……”
“泪目!永乐大帝真的来了!津海之眼!周大佬快让他们看津海之眼啊!”
“煎饼果子嘎巴菜已就位!请求永乐皇帝陛下亲尝!”
……
“这……这……”
画面中,
杨士奇最先从这视觉冲击中找回一丝神智,他挣扎着从地上爬起,嘴唇哆嗦了半天才发出声音:
“先生!这……这便是……六百年后的……后世吗?
竟……竟如此……光怪陆离!恍如……幻境!”
周仪看着这位儒学大佬失魂落魄的样子,忍不住哈哈一笑:
“不错,杨阁老,这确实是六百年后的燕云之地。
阁老博闻广记,通晓古今地理,可能看出此地是具体何处?”
“此地……”
杨士奇茫然四顾,试图从这陌生的景象中找到一丝熟悉的痕迹,却只觉得头晕目眩,哪里分辨得出?
“先生!我知道!”
就在这时,朱瞻基猛地瞪大了眼睛,抬手指着前方一个河湾处:
“黄爷爷,你看!这里必是后世的津海城!海河啊!”
朱棣在轮椅上,也被孙子的呼喊唤回了神智。
他努力睁大眼睛,试图在满目的霓虹中寻找熟悉的印记,却只觉得一片茫然,不由得笑骂:
“津海?你小子,怎么看出来的?老子我……怎么一点也认不出了?”
朱瞻基兴奋地开口解释,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向祖父邀功:
“皇爷爷您忘了!?永乐十三年,孙儿随安远侯南下平倭,得胜班师后,船队就是在津海卫修整补给!
孙儿当时还登岸巡视过卫城,虽然……虽然眼前景象有所变化,但这河道的走向,孙儿绝不会认错!这里定是津海城,海河!”
“殿下确实没记错,此地确是海河。”
周仪赞许地点了点头,手指向众人脚下:
“我等如今站立的这个码头,后世人为其取的名字——就叫做‘永乐码头’”
“永乐……码头?”
朱棣喃喃重复着这个名字,眼睛里瞬间爆发出异样的光芒,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
他朱棣的年号,竟被六百年后的子孙,用来命名这繁华之地的码头!?这……
朱瞻基和杨士奇也彻底呆住了,“永乐”二字,此刻在这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中,竟显得如此厚重而神圣,
这难道,就是后世对皇祖父功业的纪念?
然而,还没等他们从“永乐码头”带来的震撼中缓过神来,周仪的手臂已指向更远的北方:
“看那边。”
三人下意识地顺着周仪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在深沉的夜空中,正赫然悬浮着一枚璀璨的圆形光轮。
那光轮缓缓旋转着,周身镶嵌着无数绚烂光点,如同一轮降落在人间的明月。
“那,叫做‘津海之眼’。”
周仪的声音清晰地传入三人耳中,带着一股自豪:
“这津海之眼,便是如今津海城,享誉世界的名片之一。
而它下方,沟通两岸的那座巨型桥梁,其名为——
永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