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仪领着三人步入高铁车厢内部。
一股充满现代化的气息传来,空调的凉风、清洁剂、香水化妆品……
窗明几净,通道宽敞。
三人瞬间陷入了更深的失语状态。
“这……便是这陆地蛟龙的腹中?”
方才在站台,那钢铁巨兽的外形已足够骇人,
但此刻身处其中,其规整、洁净程度,更是彻底颠覆了他们对“车驾”的认知。
这哪里是车?分明是一座移动的钢铁宫殿……
“先生,这……这便是……您刚刚说的高铁?”
朱瞻基喃喃出声,手指无意识拂过金属车厢,触手冰凉。
“正是。”
周仪示意他们在靠窗的座位坐下,朱棣同样被搀扶着坐在旁边。
直到这时,周围乘客的闲聊声才传入他们耳中:
“哎,你说燕京南站那块儿是不是又堵了?我上次去差点误了开会……”
“可不嘛,不过这比开车快多了,半小时就到!”
“这趟车快,准点,比飞机省心……”
寻常的对话,落在三位古人的耳中,却带着难以言喻的冲击力。
半小时、比开车快、比飞机省心……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他们完全无法想象的交通图景。
朱棣靠在椅背上,目光盯着窗外熙攘的人流,那些后世百姓,脸上并无长途跋涉的疲惫,反而带着一种习以为常的从容。
良久,他才悠悠叹出一口气:
“先生……此高铁,当真乃国之重器!诚不欺我!
有此物勾连,津海与燕京,才算真正融为一体!”
他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亮:“一日之内,千里之遥……如履平地!”
一旁的杨士奇早已心潮澎湃,忍不住急切开口:
“国师!如此神异之物,如今……难道仅止于燕京与津海两地?
我大明,神州万里,它处……它处可曾铺设此……此高铁?”
周仪点点头:
“阁老猜的不错,放眼如今华夏,此高铁之路,早已四通八达,贯通八方!
他抬起手,仿佛在虚空中勾勒着一张无形的巨网:
“至今日,我华夏大地之上,高铁里程已突破四万八千公里!
若换算成诸位熟悉的大明距离单位,约是八万三千余里!”
“八万……三千余里!?”
杨士奇倒吸一口凉气,身体几乎要控制不住从座位上滑落。
这个数字带来的震撼,远超过任何朝廷的赋税数字。
周仪继续开口:
“此八万三千里铁轨,如同大地之脉络,将华夏东西南北,凡有城郭之所,凡有人烟之所,尽数串联!
古语云天堑变通途,于今世华夏,绝非虚言。山川大河,莫能阻挡此铁龙奔腾!
无论繁华都市,亦或边陲小镇,皆可朝发夕至!”
“先生所言城市,也包括……包括老朽的故乡,赣州吗?”
杨士奇声音带着丝颤抖,眼眶瞬间就红了。
周仪肯定地点头,语气温和:
“阁老放心,赣州自然早已通高铁。现今从赣州乘此高铁至燕京,只需三个时辰!”
“三个……时辰……”
杨士奇喃喃重复着,两行热泪再也抑制不住,沿着面颊滚滚而下。
“想当年……想当年老朽自赣州入京赶考……舟车劳顿,风餐露宿,整整走了月余!
鞋底磨穿,盘缠耗尽,几近乞讨……方至京师……”
他的声音充满了追忆:
“后世读书人……竟能有此等便利……
朝辞田舍,暮至皇都,再无跋涉之苦……
何等幸事,何等的幸事呐!”
这位老臣激动得语无伦次,最后只能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眼里饱含着欣慰。
朱瞻基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他望向朱棣,眼中闪着兴奋光芒:
“皇祖父!此物何止利民,更是护国神器啊!
若遇外敌来犯,边疆告急!有此高铁,数十万大军粮秣辎重,精兵强将,朝发夕至!何等迅捷!何等威势!定叫那些蛮夷胆寒!
此乃社稷之福,护国之基啊!”
他看向车厢内无数乘客,眼神灼热,仿佛已经看到了这钢铁洪流驰援边疆的景象。
直播间弹幕瞬间被这跨越时空的对话引爆:
“泪目!这不就是我当年第一次坐高铁去上大学的样子吗?看着窗外飞驰的景物,又新奇又激动,感觉世界都变小了!”
“杨阁老哭死我了……古人赶考真的太难了,想想我们现在的交通便利,真的要珍惜啊……”
“朱瞻基这军事眼光可以的!一眼就看出高铁的战略价值了!基建狂魔不是白叫的!”
“这盛世,如你所愿!大明的祖先你们看到了吗?现在没人敢欺负我们了!这高铁就是底气!”
“八万三千里……周大佬这个数字对比太震撼了!让老祖宗直观感受到什么叫基建狂魔!”
……
画面中,
就在几人沉浸在各自的感慨中时,朱棣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
窗外站台的景象,似乎……在缓缓平移?
“先生!?”
朱棣猛地转头看向周仪,抬手指向窗外:“这高铁……是开动了吗!?”
周仪点点头,抬手示意众人看向头顶的电子显示屏:
“诸位请看那边。”
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只见那原本显示着“0 km\/h”的屏幕,数字开始跳动。
10……50……100……200……数字飞速飙升。
与之相对的,是窗外的景象。
站台的灯光、人群,瞬间化作向后飞逝的光带。
远处的灯火、山峦的轮廓开始模糊、拉长,最终变成夜幕中流动的线条。
数字定格在 350 km\/h,并稳定下来。
此刻窗外,已是一片流光溢彩,景物飞速倒退,根本看不清任何细节。
“先生,这……这数字,何意?这三百五十……”
朱瞻基指着那鲜红的数字,急切问道。
“这便是后世衡量速度的标准。”
周仪解释道:这350 km\/h,意味着此车一个时辰可行进七百里!换算成诸位熟悉的战马速度……”
周仪略作停顿,给出了一个更具冲击力的对比:
“大约是大明上等战马速度的……二十四倍!”
“二十……四倍!?”朱瞻基和杨士奇同时惊呼,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二十四倍!这已经不是快马加鞭能形容,简直是腾云驾雾!
朱棣的目光却久久停留在那“350”的数字上,他伸出手,抚摸着面前的车窗玻璃。
列车运行平稳至极,杯中的水面都只是微微荡漾。
这与记忆中纵马疾驰时的剧烈颠簸、风沙扑面,简直是天壤之别。
良久,他似乎才从震撼中缓回了神,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二十四倍战马之速……坐于其上,竟,竟无一丝颠簸之感……”
他转过头,看向周仪,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
“先生,此高铁……真乃神乎其技!
后世之人……能将此物遍及华夏八万三千里,大明……幸甚!华夏……幸甚!”
……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沃特的海外直播间。
弹幕已被无数的问号和惊叹所淹没:
“假的!绝对是cG特效!350km\/h?怎么可能这么稳!窗户外面都糊成一片了!”“华夏政府做的宣传片吧?这速度,这平稳度,好莱坞大片都不敢这么拍!”
“肯定是周团队演的!为了带货搞的噱头!物理定律呢?这不可能……”
“楼上闭嘴!沃特之前真去过华夏!他直播坐过!”
“但这也太夸张了!比日国新干线还快?”
……
沃特看着满屏的“FAKE”和问号,无奈地与卡特教授对视一眼,二人都露出苦笑。
“嘿!伙计们!冷静!听我说!”
沃特对着麦克风大声喊着,试图压下弹幕的喧嚣:
“我知道这看起来很科幻,但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华夏的高铁!我发誓!
如果你们看过我去年在华夏的直播切片,就绝不会发出这种质疑!那是他们真实的交通工具!没有任何特效!”
卡特教授推了推眼镜,随即跟着开口:
“作为在那里生活了超过十年的人,我也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
mr周直播中展现的高铁场景,100%真实!”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如果谈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铁路网,华夏是这颗星球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这不是夸大,而是基于事实的判断。他们的高铁里程、技术成熟度、运行速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敢用我的学术声誉担保!”
沃特和卡特这一唱一和的“现身说法”,瞬间让直播间再次沸腾:
“wtF!?卡特教授用学术声誉担保?难道,难道,这是真的!?”
“沃特都这么说了……难道华夏高铁真的这么逆天!?”
“各位新粉去看看沃特的华夏切片吧,求求你们了!人家的高铁真的能跑那么快啊!不是虚假的!”
“我的上帝……24倍战马速度?还这么平稳?这是什么黑科技?”
“破防了!看看人家的基建!再看看我们这破铁路!快一百年没更新了!”
“谢特!美铁出来挨打!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谁能想象,我们什罗普郡铁路是1892年开通的,比我太奶奶都老,那个路况……我真的不想说了……”
“周拍的华夏,这简直是未来城市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