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摇曳的烛火,父子二人屏息凝神。
两个字,简简单单——文魁。
刹那间,书房内静得可怕。
苏家父子二人对视一眼,眼中的惊骇瞬间消散,转而化作难以置信的狂喜,几乎要满溢出来。
“文魁……文魁!哈哈哈!天佑我苏家!天佑我儿啊!”
苏洵猛地一拍桌子,转身就要往屋外冲:
“爹!我这就去告知坊长!我要让整个眉州都知晓,我家轼儿得了仙人钦点,未来是文魁之才!哈哈哈……”
“站住!糊涂!”
苏序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儿子。
苏洵面露出不解:“爹?这是天大的喜事啊!为何……”
他话音未落,只见苏序抬起袖子,竟是直接将那桌上的两个字抹了去。
衣袖拂过,顿时只留下一片水渍。
“爹!您这是做什么!”苏洵大惊,想要阻止却已来不及。
苏序面色凝重,看着桌上那片水渍,仿佛看着一个灾星。
他长长叹了口气,望向儿子:“洵儿,你且冷静仔细想想!
你是想让轼儿尚在襁褓,就成为众矢之的吗?”
“这……”
苏洵本就是聪慧之人,被父亲一点,发热的头脑瞬间冷却了几分。
苏序压低了声音,又道:“仙人之事,虚无缥缈,说与外人听,谁会信你?只会当你得了失心疯!
退一步讲,就算有人信了,这文魁二字……
以我苏家眼下这几亩薄田,如何扛得起?
届时,嫉妒、猜疑、乃至明枪暗箭,轼儿年幼,你我可能护他周全?”
一番话如同冷水浇头,让苏洵一滴冷汗顿时从额角滑落。
他当即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过早暴露这等“祥瑞”,对根基尚浅的苏家而言,绝非幸事。
“爹,孩儿……孩儿明白了!”
苏洵深吸一口气,郑重点头:“您放心,周先生今日所言,绝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苏序见儿子醒悟,这才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而在父子二人身旁,空气似乎波动了一下。
周仪的身影其实并未走远,只是变成了透明状态。
他将苏家父子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在耳中,脸上不禁露出赞赏的笑容。
“不愧是能培养出三苏的家庭,够清醒。”
他心中暗赞,随即不再停留,身影彻底融入雪夜之中。
直播间内,因为苏家父子的对话,一众网友已炸开了锅:
“为啥啊为啥啊?周大佬这出场方式,绝对仙人实锤了吧!仙人钦定文魁,他们居然要瞒着?”
“就是啊!要是有个神仙说我能考上清北,我妈恨不得拿大喇叭在小区循环播放三天三夜!(笑哭)”
“历史课代表来分析一波:那时候苏家只是在当地有点势力的乡绅,算不上顶级豪门。要是神仙钦定苏轼神童的消息传出去,以他们家的势力,估计真扛不住……”
“楼上正解!各位别用现代思维代入古代了,那会儿法律不健全。苏轼名声真要传得太玄乎,其他大家族说不定会来抢人或者使绊子,怀璧其罪啊!”
“卧槽!古人这么狠嘛???”
“原来如此!苏老爷子这意识稳啊……”
……
画面中,时光开始悄然加速。
苏宅的生活节奏被压缩成一段段温馨剪影,
程夫人抱着襁褓中的苏轼轻声哼唱,苏洵在灯下苦读,
苏序抱着渐渐长大的孙儿,指着庭院里的草木认字……
周仪的身影偶尔会从苏宅外路过,只是穿着改变了许多,
有时是摇着拨浪鼓的货郎,有时是风尘仆仆的商贾,
但他与苏家人再未有过直接接触,仿佛那夜的来访只是一场幻梦。
暑往寒来,春去秋至。
镜头快速流转,转眼间已是三四载光阴流去。
画面再次定格,是一个阳光和煦的春日。
眉州苏宅门外,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小男孩,正努力攀爬着门口的石狮子。
他身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件衣服,上面印着海绵宝宝和菠萝堡的图案,正是昔日周仪送的那件。
街对面,一个青年书生打扮的人缓步走来,正是周仪。
他也不客气,直接一撩衣袍,坐在了门前的石阶上,目光饶有兴致地打量起旁边小孩。
小苏轼察觉到陌生的目光,停下动作,歪着脑袋:
“泥……泥是哪个哦?为啥子坐我们屋门口啊?”
他说话有些不利索,小奶音带着浓浓一股川音。
“啊啊啊!天哪!这是小时候的苏轼啊?我要被萌死了!怎么可以这么可爱!”
“口音好可爱!川娃子无疑了!哈哈哈……”
“这菠萝堡的衣服穿他身上居然毫无违和感!周大佬的文化渗透从娃娃抓起是吧?”
“完蛋了,以后一背明月几时有,我脑子里就是这件菠萝睡衣……精神污染啊!(捂脸)”
……
画面中,周仪看着面前这一脸懵懂的幼童,不由得呵呵一笑:
“小苏轼,在你家门口坐会儿歇歇脚。我不白坐,给你糖吃,要不要得?”
周仪开口,同样是一口渝州方言。
一边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两颗棒棒糖,递了出去。
小苏轼眨了眨大眼睛,明显被那鲜艳的糖果包装纸给吸引,但却摆了摆小手:
“谢谢大兄咯。不过我爹说了,君子……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说完,他假装继续去爬石狮子,
但一双大眼睛,却忍不住从狮子腿下的缝隙里往这边偷瞟。
“嘿……还是逗小孩好玩。”
周仪心头一乐,也不勉强,自顾自撕开一颗棒棒糖塞进了嘴里,
他还故意砸吧砸吧嘴,发出满足的叹息声。
那糖果艳丽的颜色,和周仪夸张的享受表情,终于让小苏轼停下了动作,
他眼巴巴地看着周仪,不自觉吞咽着口水。
“你……你那个,真的是糖啊?莫哄我蛮?我都没见过这种糖!”
小苏轼又忍不住开口,声音奶声奶气。
周仪哈哈一笑,将另一颗棒棒糖递到他面前:
“哎呀,你个小娃娃,还怕我把你拐了不成?尝一哈嘛,甜得很!”
或是周仪着渝州口音有些熟悉,或是难以抗拒糖果的诱惑,小苏轼犹豫了一下,终于伸出小手接了过去,
他学着周仪的样子,笨拙地撕开包装纸,将糖球放进嘴里。
刹那间,
一股从未体验过的的甜意在口中炸开,伴随着奇异的果香。
“哇!甜!沁甜!大兄,你这个糖叫啥子名堂哦?”
小苏轼的脸上绽放出惊喜的光芒,眼睛弯成了月牙。
“轼儿!又跑哪里野去了?”
恰在这时,一个熟悉的男子声音从宅院中传来。
“爹!我在这门口!”苏轼连忙应了一声,下意识地回过头。
然而,当他再转回头时,石阶已上空空如也,
那个给他糖吃的“大兄”已然不见了踪影。
苏洵从门内走出,一眼就看到了爬在石狮子上的儿子。
“轼儿,让你在屋里念《千字文》,你怎地又跑出来耍?”
苏洵眼里流露出无奈与宠溺,上前将儿子抱了下来。
“爹!刚刚有个大兄,给了我一颗糖,甜得很!你尝一哈嘛!”
小苏轼献宝似的将嘴里棒棒糖拿出来,直接塞进了父亲嘴里。
“唔……轼儿,别闹!”
苏洵下意识将那糖果取出,露出疑惑,
随即,他目光落在了地上那两张糖纸上。
下一瞬,他瞳孔骤然收缩,整个人呆立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