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山的山道比迷雾森林更陡,却干净得很,显然常有人打理。路边每隔几步就种着一株月桂,虽未到花期,枝叶间已透着沁人的清香。赵不凡牵着马,看着付亚丽手里的舆图,图上标注的清月庵就在山顶的月华坪上。
“还有三里路。”付亚丽指着前方被云雾笼罩的山尖,“听说清月庵的师太们每天清晨都会在坪上打坐,吸收月华之力,难怪能修成月华心经。”
正说着,山道转角处突然出现两个身着素色僧袍的少女,约莫十五六岁,背着药篓,见到他们时微微躬身行礼:“阿弥陀佛,两位施主是来拜访庵堂的吗?”
赵不凡点头,取出药翁的引荐信:“我等奉药翁先生之命,特来拜见静月师太。”
少女接过信,看了一眼便侧身引路:“师太正在前殿诵经,请随我来。”
沿着石阶往上走,周围的雾气渐渐淡了,露出掩映在青松翠柏间的白墙灰瓦。庵堂不大,却收拾得雅致,院落里种满了多肉植物,墙角的水缸里养着几株睡莲,水面漂着几片荷叶,透着出尘的清净。
前殿的诵经声断断续续传来,语调平和,像山涧的流水,洗得人心头发亮。少女引他们到偏殿等候,奉上一杯清香的花茶:“这是用月桂嫩芽泡的,施主尝尝。”
茶刚入口,就见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老尼走进来,面容慈和,眉宇间带着悲悯,正是清月庵的住持静月师太。她目光落在赵不凡身上,微微颔首:“药翁老友的信,贫尼看过了。”
“师太有礼。”赵不凡起身行礼,将装着月心草的玉盒取出,“我等前来,是想请师太帮忙,将这月心草炼制成月灵珠。”
静月师太接过玉盒,打开的瞬间,月心草的白光与窗外透进的天光交融,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投下一层柔和的光晕。“果然是三千年一遇的灵物。”她轻叹道,“药翁信中说,你们需要月灵珠对付界外妖物?”
“是。”付亚丽点头,将万佛窟与断魂崖的遭遇简略说了一遍,“那些妖物的邪气极难净化,听闻月灵珠能克制邪祟,才敢来叨扰庵堂。”
静月师太合上玉盒,目光沉静:“清月庵虽与世无争,却也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界外妖物若真侵入这片大陆,我等出家人亦难独善其身。炼制月灵珠可以,但需借月华之力催化,要等到月圆之夜才能动手。”
“我等可以等候。”赵不凡道,“正好也想向师太请教些关于月华心经的事,据说此功法能调和阴阳,或许对我二人的修行也有裨益。”
静月师太微微一笑:“施主有此心,便是缘分。庵中客房尚空,你们且住下,每日寅时可来月华坪一同打坐,感受月华之力。”
接下来的几日,赵不凡与付亚丽便在清月庵住了下来。每日天未亮,他们就跟着师太与弟子们到月华坪打坐,看着月光从山尖漫到坪上,像一层薄纱裹住众人,周身的灵力在月华滋养下,果然变得更加温润平和。
付亚丽的水灵力与月华之力格外契合,几日下来,修为竟隐隐有了突破的迹象。赵不凡的《焚天诀》属至阳,起初与月华有些相冲,在静月师太的指点下,渐渐学会了让火焰灵力如流水般缓缓运转,阴阳相济间,灵力反而比以往更加精纯。
月圆前夜,静月师太带着他们来到庵后的月神泉。泉眼不大,泉水却清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水面倒映着天上的月牙,泛着细碎的银光。“这泉水吸收了千年月华,是炼制月灵珠的关键。”师太舀起一瓢泉水,“明日三更,月上中天时,我们就在这里动手。”
她取出一个通体雪白的玉鼎,鼎身上刻着繁复的月纹:“此乃‘揽月鼎’,专门用来炼制与月有关的灵物。你们需将灵力注入鼎中,配合贫尼的月华心经,才能将月心草的太阴之力完全激发。”
赵不凡与付亚丽点头应下,心中都有些期待。
月圆之夜,月华坪上的月光亮得像白昼。静月师太将月心草放入揽月鼎,又倒入月神泉水,双手结印,口中吟诵起古老的经文。经文声与风声、泉声交织,形成奇特的韵律,鼎中的泉水渐渐泛起银光,将月心草包裹其中。
“可以动手了。”师太的声音带着一丝灵力波动。
赵不凡与付亚丽对视一眼,同时将灵力注入玉鼎。赤金色的火焰灵力与水蓝色的灵力在鼎中相遇,并未像往常那样相互克制,反而在月华之力调和下,化作一道金银相间的光流,缓缓渗入月心草中。
月心草的叶片渐渐舒展,顶端的花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绽放,白光越来越亮,最终竟化作一颗鸽子蛋大小的珠子,悬浮在鼎中,表面流转着月纹,仿佛将整片月光都凝在了里面。
“成了!”付亚丽忍不住低呼。
静月师太却面色凝重,双手结印的速度更快:“还没完,需以精血为引,让月灵珠认主,否则灵气易散。”
赵不凡毫不犹豫地咬破指尖,滴了一滴精血在珠子上。精血渗入的瞬间,月灵珠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化作一道流光钻进他的眉心,又很快隐去。他只觉眉心一阵清凉,仿佛有一轮小月在识海中缓缓转动,周身的邪气被瞬间净化,连带着《焚天诀》的灵力都变得更加纯粹。
“月灵珠已与你心意相通,日后遇险,只需凝神呼唤,它自会护你周全。”静月师太收起揽月鼎,额角渗出细汗,显然消耗不小,“它不仅能净化邪祟,还能在危急时刻释放月华之力,形成屏障,只是每次动用都会消耗灵气,需以月神泉水滋养。”
赵不凡摸了摸眉心,能清晰地感觉到月灵珠的存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多谢师太成全。”
“此珠能遇明主,也是它的造化。”静月师太笑道,“北域之行凶险,你们多保重。若日后有需,清月庵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
离开清月庵时,晨光正漫过山脊。赵不凡回头望了一眼那片被月光洗过的白墙灰瓦,心中充满感激。这方清净之地,不仅帮他们炼成了月灵珠,更让他们明白了阴阳相济的道理——修行之路,从来不是一味求强,而是懂得刚柔并济,方能走得长远。
付亚丽递过来一个水囊,里面装着月神泉水:“师太说,每月月圆时用泉水滋养一次,月灵珠的灵力会越来越强。”
赵不凡接过水囊,握紧了她的手:“走吧,该往北域去了。”
两匹骏马踏着晨光下山,蹄声在山道上回响,像是在与这方清净之地告别。赵不凡知道,月灵珠的炼成,只是这场漫长征途的又一个开始,北域的风雪里,还有更多挑战在等着他们,但这一次,他们的行囊里,不仅有彼此的陪伴,还有一颗凝聚了月华与善意的明珠,足以照亮前路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