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晨光刚爬进客厅,11岁的江逸晨就搬着小凳子,挤在茶几前铺开画纸。蜡笔、彩铅、圆规摆了满满一桌,连妈妈昨天刚买的草莓都被挪到了角落——今天他要完成一个“大计划”:设计一套“男生女生都能穿”的校服,再也不用听班里女生抱怨裙子跑跳不方便,也不用看男生拽着宽松校服裤腿嘟囔“像拖把”。
“先画上衣!”逸晨咬着橙色蜡笔,在画纸上画了个方方的领口,“不能有蕾丝,也不能有大logo,简单点才好看。”他面前的第一版草图,是件带兜帽的短外套,搭配直筒长裤,用蓝色蜡笔涂了主体,只在袖口画了两道细细的白线条。“这样体育课能跑,做广播操也不卡手,”逸晨边画边嘀咕,小眉头皱得紧紧的,“就是……袖子好像有点歪?”
“我们家小设计师遇到难题啦?”江哲端着热牛奶走过来,看见茶几上东倒西歪的画笔和画纸上歪歪扭扭的线条,忍不住笑了。他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画纸上的外套袖子:“逸晨觉得袖子哪里不对?”
逸晨赶紧把画纸推过去,小手指着袖口:“爸,我想让袖子不松不紧,但现在画的好像太胖了,女生穿会显壮,男生穿又会掉下来。”
江哲拿起铅笔,在草图旁画了个小小的袖口示意图:“你看,咱们把袖口改成‘一点点紧’的样式,就像你穿的那件运动服,用软软的松紧带,比手腕宽1厘米就好。这样女生戴手环不会卡,男生洗手也不会弄湿袖子。”他边说边用手指量了量逸晨的手腕,“你画的时候,袖口线条要往里面收一点点,像这样,是不是就好看多了?”
逸晨眼睛一亮,赶紧抓过红色彩铅,照着爸爸说的改起来。笔尖在纸上蹭出沙沙的响,不一会儿就把袖口线条修得整整齐齐:“对哦!这样看起来不胖也不瘦,太好啦!”
解决了袖口的问题,逸晨干劲更足了。他又抽了张新画纸,趴在茶几上画第二版草图——这次是件长款的风衣,用绿色蜡笔涂了面料,还在腰间画了根细细的绳子。“爸你看!”他举着画纸跑过去,小脸上满是得意,“风衣能遮雨,冬天还能套在毛衣外面,这根绳子女生能拉紧点,显好看,男生不想勒就松开,多方便!”
江哲接过画纸,仔细看了看,指着风衣的长度说:“逸晨观察得很仔细,但风衣太长会压个子哦。你看你画的到膝盖,要是班里个子矮的同学穿,会像裹了个大被子。咱们改到大腿这里,”他用手在逸晨身上比划了一下,“这样既能遮住屁股,跑起来也不会绊到脚。”
他还从书房翻出软尺,拉着逸晨的手量了量:“还有肩宽,你画的肩膀太方了,女生穿会显肩宽,咱们把肩线往里面挪一点点,像小山坡一样‘慢慢斜下来’,男生女生穿都会显精神。”江哲边说边在草图上画了条平缓的肩线,原本生硬的方形肩膀一下子变得柔和起来。
逸晨趴在爸爸身边,小脑袋凑得很近,连呼吸都放轻了:“原来肩膀还要画成小山坡呀!我之前都不知道,还以为越方越好看呢。”
“做设计要想着穿的人呀,”江哲揉了揉他的头发,“你设计的是校服,要让每个同学穿都舒服才行。”
歇了会儿,逸晨又拿起画纸,开始画第三版——这次是件圆领卫衣,搭配两种下装:一条是到膝盖的短裙,一条是直筒长裤。“女生可以选裙子,男生选裤子,上衣都一样!”逸晨用黄色蜡笔涂了卫衣,还在胸前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图案,“这样大家就不用分男女款啦,多公平!”
可画着画着,逸晨又蔫了,把彩铅往桌上一扔:“爸,卫衣的帽子好像会掉下来,上次我戴帽子跑,帽子总往后仰,挡住眼睛。”
江哲拿起画纸,指着帽子的边缘说:“咱们在帽子里面加个‘小秘密’——缝一点点魔术贴,就在下巴这里,”他用手指在逸晨下巴下面比了比,“不想掉的时候就粘住,想摘下来就拉开,特别方便。还有卫衣的面料,你选的黄色很好看,但要选不容易脏的布料,不然男生在操场打滚,一下就变黑了。”
他还找来自己的旧卫衣,翻给逸晨看:“你看爸爸这件卫衣,里面有细细的绒毛,冬天穿暖和,夏天洗了也干得快。你画的时候,可以在卫衣旁边写个‘软绒毛’,提醒自己用舒服的布。”
逸晨赶紧找来铅笔,在画纸旁边歪歪扭扭地写了“软绒毛”三个字,还画了个小小的爱心:“我记住啦!要选软的、不容易脏的布,还要加魔术贴!”
接下来的一下午,客厅里满是画笔摩擦纸张的声音。江哲没再过多插手,只是偶尔蹲下来,帮逸晨把歪掉的画纸摆正,或者在他分不清“裤腰宽度”时,用软尺量量他的裤子,告诉她“裤腰比肚子宽2厘米最合适”。逸晨则趴在茶几上,一会儿用直尺修裤腿线条,一会儿用粉色蜡笔给裙子加了个小小的口袋(“女生可以放橡皮和发卡”),一会儿又用蓝色蜡笔给长裤膝盖处加了道“加固线”(“男生跪地上玩也不会破”)。
夕阳西下时,三版校服草图终于完成了。第一版的短款外套被涂成了天空蓝,袖口的白线条整整齐齐;第二版的风衣改成了浅灰色,腰间的抽绳画得细细的,还在侧面加了个小小的暗兜(“放钥匙不会掉”);第三版的卫衣是暖暖的黄色,帽子旁边画了个小小的魔术贴示意图,裙子和裤子都用了浅卡其色,看起来干净又清爽。
逸晨举着三张画纸,跑到爸爸面前,小脸蛋红扑扑的:“爸,你看!这是我设计的无性别校服,男生女生穿都好看,还特别方便!”
江哲接过画纸,一张一张仔细看,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我们逸晨太棒了!不仅想到了好看,还想到了舒服、实用,比爸爸小时候厉害多了。”他指着第三版卫衣的口袋:“这个小口袋设计得特别好,女生放小发卡,男生放弹珠,都很合适。”
逸晨听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他把画纸叠好,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明天我要带给老师看,说不定咱们学校真的会用我设计的校服呢!”
江哲摸了摸他的头,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心里软软的。他原本以为,11岁孩子的“设计”只是随便画画,却没想到逸晨不仅有“不分男女”的巧思,还能记住每个细节里的“舒服”和“方便”——原来在孩子的世界里,“公平”和“温暖”,才是最好的设计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