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烛火摇曳,萧承晏坐在轮椅上,指间捻着一枚墨玉扳指,深潭般的眼睛望着跳跃的烛火,仿佛在凝视着深渊。
“主子。”夜影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书房角落的阴影里,声音低沉沙哑。
萧承晏没有回头。
“说。”
“竹香苑,”夜影的声音毫无起伏,“王妃并未哭闹,亦未使唤下人。亲自劳作:清理荒草,焚烧艾草驱秽,撕毁陪嫁云锦……修补破损窗棂。”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视线似乎穿透了空间,再次落回到那个破败的小院里。
“此刻,”夜影的声音里,终于带上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正在为随行的老仆……施针,治疗老寒腿。”
书房内,烛火猛地一跳。
萧承晏捻动扳指的动作微微一顿。
面具后的那双眼睛,似乎有极其细微的涟漪荡开。他并未言语,只是那周身本就冷冽的气息,似乎又沉淀了几分。这个苏清芷,又一次,以完全超出他预料的方式,闯入了他的视野。
拔草、熏屋、补窗、施针……她到底想做什么?这冷院,真能安得了她的身?
竹香苑的日子,如同浸泡在冰水里。艾草的辛烈气息勉强驱散了屋内的霉腐气息,却驱不散王府无处不在的、沉甸甸的寒意和无处不在的窥探的目光。那方钉在破窗上的正红云锦补丁,如同一道刺眼的伤疤,也像一面无声的宣战书。
竹香苑的清冷并未因为苏清芷的勤勉而有太大的改观,但至少有了几分烟火气。然而,这短暂的平静很快被打破。
几日后的清晨,霜寒更重。苏清芷正与李嬷嬷合力清理着灶房角落里堆积的陈年污垢。冰冷的井水冻得手指通红,劣质胰子粗糙的摩擦感让皮肤生疼。李嬷嬷佝偻着背,动作迟缓,老寒腿在湿冷的环境里愈发疼痛,却咬着牙一声不吭。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拖沓的脚步声。
苏清芷停下手中的活计,直起身,用破布擦了擦手上的污渍和水迹。李嬷嬷紧张地看向她。
只见一个穿着王府管事服饰、身材矮胖的中年男人,腆着肚子,慢悠悠地走进了竹香苑的破门。他身后跟着两个同样懒洋洋抬着个麻袋的粗使小厮。管事脸上堆着虚假的笑容,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算计,正是负责王府米粮采买的内院管事之一,赵胜。
赵胜的目光在破败的院子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苏清芷身上,那眼神里没有半分对主母的恭敬,只有一种打量货物的轻慢和幸灾乐祸。他草草地拱了拱手,算是行礼。
“给王妃娘娘请安。奴才赵胜,来给竹香苑送这个月的份例米粮。”他指了指地上那个半瘪的麻袋,声音拖得长长的,带着一种施舍般的腔调,“如今王府艰难,各处都要节俭度日。这米……虽看着糙了些,却是实打实的饱腹之物。王妃娘娘身份尊贵,想必……最是能体谅王府的难处了。”
“体谅”二字,被他咬得格外清晰,带着浓浓的讽刺。
李嬷嬷闻言,脸上露出悲愤之色。王府艰难?靖王府就算再落魄,也断不至于克扣到主母头上!这分明是故意刁难!
苏清芷的脸上却没什么表情。她走到麻袋前,弯下腰,解开系口的麻绳。一股浓烈刺鼻的、混杂着陈腐谷物的味道瞬间扑面而来!麻袋里,根本不是什么糙米,而是颜色灰暗、夹杂着大量细小黑色虫卵的劣等陈米!米粒干瘪发黄,不少已经结块,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息。
赵胜像是没闻到那味道,依旧腆着脸笑道:“王妃您看,这米虽陈了些,可煮煮也能吃不是?奴才也是为了王府开源节流着想……”
苏清芷伸手,从麻袋里抓出一把米。虫卵清晰可见。她捻了捻,几颗米粒在她指间轻易碎成了粉末。
她缓缓直起身,目光平静地看向赵胜,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这清冷的小院里:“赵管事说,这米……‘虽糙了些’?”
赵胜被她这平静的眼神看得心里莫名一紧,强笑道:“是……是啊,陈米嘛,难免……”
她平静地看向赵胜:“赵管事,王府的份例,就是这等货色?”
赵胜脸上的笑容不变,甚至带上了几分无辜和委屈:“哎哟,王妃娘娘,您这话可折煞奴才了!实在是……府库艰难啊!王爷身子不好,开销大,各处都得紧着点。这米看着是差了点,但煮煮还是能入口的,顶顶饥荒嘛!还请王妃娘娘体谅王府的难处,莫要再挑剔了。”他特意强调了“王爷身子不好”和“体谅王府”,字字句句都在暗示苏清芷这个冲喜王妃不识大体,不懂规矩。
“哦?原来如此。”苏清芷缓缓点头,仿佛接受了赵胜的说辞,“既然是王府的难处,本妃自然要体谅。”
赵胜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以为这冷院的王妃果然是个好拿捏的软柿子。
然而,苏清芷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好。”苏清芷嘴角竟微微勾起一个极浅的弧度,但那笑意却未达眼底,冰冷一片,“既然赵管事说这米无碍,那想必是极好的。”
她转过头,对一旁又惊又怒的李嬷嬷吩咐道:“嬷嬷,把灶上那口小锅刷干净,添水,起火。就用赵管事送来的‘好米’,煮一锅粥。”
李嬷嬷愣了一下,瞬间明白了苏清芷的意图,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解气的光芒,连忙应声:“是,小姐!”她手脚麻利地行动起来,将小锅刷净,倒入清水。
赵胜脸上的假笑僵住了,小眼睛里闪过一丝慌乱:“王妃……您这是……”
“煮粥啊。”苏清芷语气平淡,目光却锐利如刀锋,“赵管事体恤王府艰难,送来如此‘好米’,本妃岂能辜负?本妃今日就当着大家的面,亲自煮一锅粥,请赵管事……先、行、品、尝。”
竹香苑原本冷清,但王妃亲自煮粥请管事品尝的动静,很快吸引来了附近几个探头探脑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