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莺带来的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道一心绪中漾开层层涟漪。
天剑宗与星枢教的世仇,失落的天剑符诏,以及那位孤身涉险的太上长老,无一不指向更加汹涌的暗流。
然而道一深知,眼下自身实力方是应对一切变局的根本。幽冥追杀令高悬,左丘弘虎视眈眈,赵天龙目的不明,更有那幽冥宗诡异的“开门”仪式如同阴云笼罩。提升修为,巩固境界,优化保命与杀伐的手段,已是刻不容缓。
送走柳莺后,他即刻返回丹师盟客院,开启重重禁制,决心闭关一段时日。
静室之内,赤铜丹炉再次燃起灵火。
此番闭关,首要便是炼制足够的元婴期丹药,以供巩固修为之需。他从穆南山所赠及自身储备中取出诸多灵材,一一分拣,心神沉入丹道之中。
“青冥花、地心玉髓、三百年份的凝元果…”他指尖划过药材,脑中丹方自然流转。此次他所炼并非一种丹药,而是根据不同药性,准备了数种适用于元婴期的丹药,或侧重灵力积累,或侧重神魂滋养,或能短暂激发潜能。
引火,暖炉,投药。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经历过炼制九转还魂丹的锤炼,更引动过丹劫,此刻再炼制这些丹药,道一只觉心手相应,对火候、药力融合的掌控愈发精微入妙。
混沌地元缓缓运转,不仅护持己身,更有一丝微妙气息融入丹火之中,使得炉内药力融合得更为彻底,杂质祛除得更为纯净。
数日后,静室内药香几乎凝成实质。道一身前玉瓶已多了十数个,皆已盛满圆融光泽的灵丹,药气沛然。
他取出一粒自行炼制的“培婴丹”服下,丹药入腹即化,磅礴却不失温和的药力瞬间涌向四肢百骸,最终汇入丹田。
元婴小人欢快地吞吐着精纯药力,周身缭绕的混沌之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浓郁,身形也凝实了一分。
道一闭目凝神,引导药力运转周天,不断夯实着元婴二重的境界。
修为巩固之余,他大部分心神却沉浸在了对“九转还魂丹”丹方的推演优化之上。
此丹功效逆天,能凝魂塑魄,几有起死回生之效,乃是他目前所能掌握的最终底牌之一。然其炼制材料难寻,过程繁复苛刻,成丹率极低,更有丹劫之险。
“若遇危急,此丹或可救命,但需更快成丹,药力激发也需更迅捷…”
道一脑海中不断回放当日炼制此丹的每一个细节,结合丹师盟典籍中所阅诸多上古丹方的精要,以及自身混沌地元包容、化育的特性,试图寻找优化之法。
“地藏归元,混沌为基…或可尝试以地元之力温养主药,替代部分繁琐手法,加速药力融合…”
“丹劫之力刚猛,若能引一丝劫雷余韵藏于丹中,危急时或能爆发惊人威力,但也需防止丹力失衡…”
他时而蹙眉沉思,时而以指代笔,在空中勾勒出玄奥的丹诀符文,推演其变化。身旁玉简记录下无数灵感与失败的尝试。
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涉及药理、灵力、天地法则的微妙平衡,即便以他之能,也进展缓慢。
但他心志坚韧,毫不气馁,每一次微小的进展都令他对此丹的理解更深一分。
期间,穆南山长老又来拜访一次,带来些稀有的丹道古籍拓本,见道一沉浸于推演,周身道韵流转,不敢过多打扰,放下东西便悄然离去,眼中赞叹之色更浓。
道一偶尔也会想起柳莺所言。天剑宗欲对抗星枢教,其力虽微,其志却坚。
那“天剑符诏”若是寻回,或真能成为一股助力。而自己手中的幽冥血玺碎片,与那幽冥宗企图打开的“门”,以及星枢教之间,究竟又有何关联?
思绪纷杂,却未乱他道心。一切疑问,终需实力方能解开。
他摒弃杂念,再次专注于丹炉与自身。
静室之内,时光悄然流逝。炉火明灭,映照着他沉静而专注的面容。
灵力在体内奔腾不息,趋于圆融;脑海中对丹道的感悟,亦如积涓成流,渐趋浩瀚。
不知不觉间,其元婴二重的境界已彻底巩固,甚至隐隐向着中期迈进。而对九转还魂丹的优化,虽距成功尚远,却也摸索出几条可行之路,记录下的心得已是厚厚一叠。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眸中神光内蕴,气息沉凝如渊,较之闭关前,显然又精进了不少。
他看向丹师盟深处方向,穆南山长老近日又送来一份请柬,言及盟内近日将有一场高阶丹师间的小型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