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早春的北京,料峭的寒风还未完全褪去,农业部农业产业司的会议室里,气氛却格外热烈。一场关于“巩固农业基础,应对经济风险”的专题研讨会正在进行,李泽岚坐在角落,面前摊着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关于房地产泡沫、土地财政的思考,以及河南调研时收集的粮农诉求。
“……当前经济领域出现的房地产过热、资本炒作等问题,已经开始向农村渗透,部分地区出现‘农地非农化’‘农民弃耕炒房’现象,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司长张建军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越是经济面临不确定性,越要守住农业根基。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要结合各自工作,谈谈如何通过政策发力,让农业真正成为应对经济风险的‘稳定器’。”
话音刚落,李泽岚便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房地产泡沫若真的破裂,首当其冲的是普通家庭,而农村和农民,很可能成为最后一道“防线”。但要让这道防线稳固,必须先解决农业自身的问题——种粮收益低、农民积极性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张司长,我想结合河南调研和近期的思考,谈几点建议。”李泽岚举起手,声音清晰而坚定。得到允许后,他站起身,将笔记本翻到标注着“农业稳局三大抓手”的一页:“第一,必须尽快落实粮食主产区补贴提标,让农民种粮‘不亏本、有奔头’。河南太康县的张大爷,种8亩小麦一年纯收入仅6000元,还不如外出打两个月工。如果能将粮食生产综合补贴从每亩60元提高到150元,同时建立与农资价格、粮食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就能让种粮收益追上务工收入,留住农民在田间。”
他顿了顿,拿出河南调研时收集的账本复印件:“这是种粮大户刘建国的成本核算,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年均上涨15%,但补贴十年未变。只有让补贴‘跑赢’成本涨幅,才能避免‘农民弃耕’的恶性循环。”
会议室里静悄悄的,不少人拿起笔记录。张红梅赞许地看着李泽岚,示意他继续。
“第二,要严控‘农地非农化’,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李泽岚的语气加重了几分,“调研中发现,部分地区为了搞土地财政,违规将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开发商建起的商品房大量空置,而农民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建议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对严格保护耕地的地区给予财政奖励,同时加大对违规占地的处罚力度,让‘良田不撂荒、农地不流失’。”
他想起老家青川县城周边,大片农田被圈起来建别墅,农民只能在工地打零工,心里一阵酸涩:“农民有地,就有‘退路’;国家有粮,就有‘底气’。即便房地产泡沫破裂,只要耕地还在,农民还能靠种地糊口,社会就不会乱。”
“第三,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建设,让农村成为‘避风港’。”李泽岚的目光转向张建军,“如果农村有完善的灌溉、仓储、物流设施,有能带动增收的特色产业,即便城市经济波动,农民也能在农村安居乐业。建议将农村基建纳入‘经济风险应对预案’,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产品冷链物流、乡村电商服务站,同时扶持像青石乡薯条合作社这样的村级产业,让农民‘在家门口能赚钱、能立足’。”
他提到青石乡的合作模式,语气里带着自豪:“青石乡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让土豆从‘按斤卖’变成‘按袋卖’,每亩增收1000元。如果能在全国推广这种模式,让每个村都有特色产业,农民就不用挤破头往城里跑,也不用靠炒房谋生计。”
李泽岚说完,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张建军点点头,语气里满是肯定:“泽岚同志的建议,既立足农业本职,又紧扣经济大局,很有见地。房地产泡沫的风险,我们无法回避,但农业的根基,我们必须守住。综合处要以泽岚的建议为基础,牵头制定《巩固农业基础应对经济风险的若干措施》,尽快报部里审议。”
散会后,张红梅特意留住李泽岚:“泽岚,你把房地产风险和农业基础联系起来,这个视角很独特。看来你这段时间没少下功夫。”
“张处,我也是买房时才真正体会到普通家庭的压力。”李泽岚苦笑一声,“看到那么多人为了买房掏空积蓄、透支未来,才更觉得农业的重要性——房子塌了,只要有地能种粮,老百姓就有饭吃;经济乱了,只要农业稳得住,国家就有‘翻盘’的底气。”
张红梅拍拍他的肩:“你能有这份担当,很难得。接下来制定措施,要多结合基层实际,让政策真正落地见效。需要调研数据或案例支持,随时跟我说。”
回到办公室,李泽岚立刻打开电脑,开始梳理措施草案。他将自己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转化为一条条具体的农业政策建议——从补贴提标的具体标准,到耕地保护的奖惩细则,再到农村基建的项目清单,每一条都力求精准、可行。
傍晚下班,李泽岚走出办公楼,看到苏晴正在门口等他。“今天研讨会怎么样?看你一脸兴奋的样子。”苏晴笑着递过一杯热奶茶。
“很顺利!”李泽岚接过奶茶,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里,“我提出的农业稳局建议,得到了张司长的认可,接下来要牵头制定政策措施。晴晴,你说要是咱们能通过政策,让农民种粮能赚钱、农村能留住人,就算房地产真出问题,大家也有退路,这是不是比单纯担心泡沫更有意义?”
苏晴点点头,眼里满是支持:“当然有意义!你在农业部做的事,看似离房地产很远,实则关系到每个人的安稳。就像爷爷说的,‘把根扎在泥土里,就不怕风吹雨打’。”
两人并肩走在夕阳下,李泽岚看着远处的农田,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应对房地产泡沫、守护经济稳定,是一场长期的“战役”,而他能做的,就是守好农业这道“防线”,让亿万农民有地种、有饭吃、有钱赚,让国家在风浪中站稳脚跟。
回到新家,李泽岚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完善措施草案。书房的“初心角”里,苏振邦的老笔记静静躺着,“扎根泥土,方知民心”的字迹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李泽岚拿起笔,在草案扉页写下:“以农为基,方能御风浪;以民为本,才可安天下。”
他知道,这份草案承载的不仅是政策建议,更是千万农民的期待,是国家稳定的希望。未来的日子里,他会带着这份初心,在政策制定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为筑牢农业根基、守护百姓安稳,拼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