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武英殿。
新登基的武圣皇帝朱瞻基屏退左右,独自立于那幅覆盖了整面墙壁、细节已臻完美的《坤舆万国全图》前。
图上的日月龙旗,已真正插遍了所有已知的大陆与重要岛屿,从欧罗巴的泰晤士河畔到美洲的安第斯山巅,从非洲的尼罗河谷地到南洋的万顷碧波,再无一处“待垦”的标记。
澳洲腹地的广袤荒原,北美极北的冰封苔原,也已牢牢插上了象征大明统治的旗帜。
这幅煌煌图卷,正是他三十年心血最直观的见证,是他对太祖、对皇祖、对父皇,更是对这片浩瀚“明土”上亿兆子民交出的答卷。
他手中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圭。
这并非传国玉玺,而是老爷子朱棣在登基大典次日清晨,于长春宫暖阁中亲手交给他的。
玉圭通体莹白,触手生温,一面深刻着“天子守国门”,一面铭刻着“君王死社稷”,字迹苍劲,力透圭背,正是朱棣亲笔。
老爷子当时并未多言,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沉淀着厚重的托付、深切的期许,以及一种功成身退、再无挂碍的彻底释然。
“日月山河所照之地,皆是明土……”
朱瞻基低沉而充满力量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仿佛穿透时空,是对太祖的庄严告慰,也是对这亘古未有之煌煌帝国的铁血誓言。
“朕……我,做到了!”
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帝王那双深邃如宇宙渊海的眼眸。
二十载监国理政,十年太孙历练,他开疆拓土,经略三洲,将这覆盖寰宇的庞大帝国从宏伟蓝图化为了铁铸的现实。
恩科取士,广纳寰宇英才,无论肤色语言,唯才是举,为这大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编织起一张深入肌理、稳固无比的统治之网。
太子祁铭仁厚英睿,诸皇子皇女亦多贤良,后继有人,皇室枝繁叶茂,帝国根基坚如磐石。
他体内的《万相神功》先天真气,已臻至不可思议的第三层巅峰,浩瀚如渊海奔腾不息,运转间仿佛与脚下这片广袤帝国、与亿兆子民的气运隐隐呼应、共鸣。
一种掌控乾坤、力可擎天的磅礴之感油然而生,却又被帝王深沉的心境牢牢约束于沉静之下。
“这趟穿越,总算是没白来了。”
朱瞻基嘴角缓缓勾起一抹会心笑容。
这笑容里,蕴藏着睥睨天下的傲然,夙愿得偿的释然,更包含着对那段遥远、模糊、却彻底改变了他与整个世界轨迹的奇异经历的最终告别。
这具躯壳,这个身份,这片山河,如今已与他灵魂交融,浑然一体。
他,就是朱瞻基,大明武圣皇帝!
朱瞻基放下玉圭,走到巨大的紫檀御案前。
案上堆叠着宣武恩科遴选出的最终名册,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名字密密麻麻,如同帝国未来的血脉网络。
他拿起朱笔,饱蘸浓墨,目光锐利如电,开始批阅。每一笔落下,都决定着一个才俊的命运,也勾勒着这全球帝国未来数十年的筋骨。
就在此刻,朱瞻基心念微动。
他敏锐地感知到,一股温润醇厚、生机勃勃却又浩瀚深邃的气息,正从长春宫的方向弥漫开来,如同春日里无声润物的细雨,悄然笼罩了整个紫禁城,与他体内奔腾的《万相神功》先天真气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和谐的共振。
是老爷子朱棣!
那气息并非刻意释放的威压,而是功法境界臻至化境、天人交感时自然流露的天地韵律。
比之登基大典那日,显得更加圆融无碍,更加浩渺深邃,仿佛已与这巍峨宫阙、这万里山河、这浩荡秋风融为一体,不分彼此。长春真气,生生不息,几近道法自然!
朱瞻基嘴角那抹温和的笑意更深了些,带着由衷的欣慰。
老爷子果然是天赋异禀的武道奇才,心境通明,福泽深厚。
以此等修为境界护持己身,活过百岁绝非难事。这煌煌帝国最坚实、最令人心安的定海神针,依旧稳稳地矗立在那里,无声地支撑着这片万里河山。
想到帝国疆域前所未有的辽阔,以及工部格物院正在全力推进的那些宏大工程。
贯通南北的铁路、劈波斩浪的轮船、乃至尚在研发阶段的简易飞机和简易汽车,朱瞻基的思绪立刻跳转到一个更急迫的方向。
“信息传递,还是太慢了……”
他眉头微蹙,低声自语,用的是最自然的现代口吻。
万里疆域,政令军情传递耗时费力,效率低下,已成为统治这庞然帝国最显见的瓶颈。
“必须尽快把电话搞出来!就算电话一时半会搞不定,最起码也得把电报弄出来!”
好在作为穿越者,他前世看过不少相关的科普视频和原理介绍。
虽然不是所有细节都知道,但关键的方向和基础要求还是清楚的。他只需要把这些知道的原理,整理成明确的要求和技术指引,交给格物院那帮天才去攻关就行了。
念头至此,朱瞻基的思绪又不可避免地转向自身。
“另外还要加快布武天下的进展才行。”
他体内的《万相神功》雄浑无匹,却已在第三层巅峰停滞数年之久,任凭他如何苦修,那道通往第四层的无形壁垒依旧坚不可摧。
朱瞻基想到这门神功共有九层,后面六层必定更加艰难莫测,饶是他心志坚定,也不由得生出一丝凝重。
他暗自思忖。
“要是照常这样修炼下去,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修炼到最高境界。”
帝王之路漫漫,武道之途更是渺渺,他必须未雨绸缪,为将来可能遭遇的、更为深重的瓶颈,提前布局。
“布武天下”的宏图,其意义便不仅在于强健国民、稳固根基,更深藏着为他自身武道铺路的考量。
当天下习武之风大盛,武道昌隆,英才辈出,自然会有许多武者将毕生修为臻至化境。这些人中,总有寿元将尽、大限将至者。
朱瞻基心中构想着一个互利的方案。
届时,他或可以帝王之名,向这些功参造化却行将就木的武道宗师们提出一个建议。
在他们自愿的前提下,由他以《万相神功》中玄奥的秘法,将其毕生凝聚的精纯功力,以一种温和无损的方式引导而出,归于己用。
作为交换,朝廷将赐予其家族难以想象的恩荣厚赏,福泽子孙后代。
他相信,对于许多看透生死、只求身后家族显赫的武道宗师而言,这并非一个难以接受的选择。
毕竟,一身惊天动地的功力,与其随肉身一同归于尘土,消散于天地之间,不如以此换取一个“功在社稷,泽被后人”的尊荣结局。
更何况,这身功力的源头,本就是源自他这位武圣皇帝所传下的武道体系。
此般作为,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为一种圆满的“反哺”与“归还”。
若能年复一年,持续不断地汇聚这些即将消散于天地间的磅礴精元,以海纳百川之势融入自身……朱瞻基眼中精光闪动。
量变的积累终将引发质变!他坚信,借助这源源不断的、来自天下顶尖武者的精纯本源之力,突破眼前第三层、乃至冲击后续第四层的瓶颈,都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至于更后面的境界……那太过于遥远,暂不考虑。
待《万相神功》臻至第五层,底蕴深厚如渊似海,他这位“武圣”皇帝,必将拥有前所未有的伟力!
届时,享寿五百载亦非虚妄。
他必将开创一个属于“武圣”的、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
一个囊括陆地与海洋的、真正意义上“统一世界”的大明日不落帝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