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盛看着年羹尧那怒气冲冲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
他挥挥手,示意两个小太监将茶点送进偏殿,自己则跟在那群大臣身后,也进了正殿。
殿内,雍正已端坐于御座之上,几位先到的大臣分列两旁。
年羹尧甫一进殿,刚按规矩行完全礼,未等雍正叫起,便迫不及待地起身,朝上拱手,“皇上,臣听闻您带了一个贵人来瀛台。
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这瀛台武举乃是国之要事,岂能让一介嫔妃在旁观看?”
雍正面色不虞,看了苏培盛一眼,眼神中带着质询,意思是他嘴上怎么没个把门,让年羹尧知道了此事。
苏培盛点头哈腰地凑近半步,用只有雍正能听清的音量,语速极快地低语回禀:“皇上息怒,是年大将军在廊下撞见奴才送茶点,非要追问,气势汹汹,奴才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雍正压下怒意,看向梗着脖子、一脸“为国直谏”模样的年羹尧,尽量维持着平静,“爱卿言重了。
你也说了,她一介妇人,能懂什么军国大事?便是看,也看不明白,不过是在偏殿暂歇,等候朕罢了,爱卿何必如此在意?”
年羹尧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踏前一步,“皇上!臣并非在意一个贵人,臣在意的是规矩体统!
华妃娘娘对皇上之心,日月可鉴,忠贞不渝,还望皇上切莫因为新宠,而忽略了华妃娘娘的感受。
若论随驾观礼之荣,论对骑射武功的见识,华妃娘娘自幼习武,精于此道,远胜深闺妇人。
今日若她在,不仅不会惹人非议,而且还能对各位武进士的弓马技艺评判一二,襄助皇上遴选真才,岂不比一个只会唱曲的贵人强上百倍?”
雍正眼底掠过一丝猜忌与不耐烦,年羹尧这番话,哪里是在维护规矩?分明是借题发挥,恃功而骄!
他自己口口声声说“后宫不得干政”,转瞬却又公然宣称华妃可以“评判武进士”?
他年羹尧究竟想把手伸多长,还想让华妃干政不成?这大清的朝堂,到底是他说了算,还是他年大将军说了算?!
偏殿中,聂慎儿撑开窗,往殿外瞧去。
演武场上,新科武进士们俱已到场,分列两队等候雍正。
队列泾渭分明,第一列是清一色身着簇新锦袍、腰佩华贵兵刃的八旗子弟,个个昂首挺胸。
第二列却在八旗子弟中穿插着站了几个穿着半旧劲装、身形或魁梧或精悍的汉子,他们身上的衣料粗糙,兵刃也显得朴实无华。
聂慎儿的视线在那几个寒门出身的武进士身上缓缓划过。
小顺子同聂慎儿说过,这几个身世普通的武进士中,有一人名为卢启元,是他花了大价钱招募来的江湖好手,也是他请的江湖好手里,唯一一个过五关斩六将走到廷试这一步的。
也不知这些人里,哪一个是卢启元。
说实话,能用银子收买的人,她并不十分放心,毕竟论及财富,她一人单枪匹马,远不及年家势大。
但眼下她手头确实没有可用之人,聂安几人虽然忠心,但也不会功夫,就更别提带兵打仗了。
她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赌一把这卢启元不是个会轻易变节的小人了。
时辰一到,雍正便领着几位重臣从殿内鱼贯而出,坐在了台阶上方早就摆好了的龙椅上。
聂慎儿一看他的脸色,就知道苏培盛把事办成了,而他下首一个犹带怒气,生得粗犷的大臣,应当就是年羹尧了。
礼官立于高阶之上,一声高亢的唱喏,打破了场上的沉寂,廷试正式开始。
武进士们按着抽签顺序,策马挽弓,箭矢破空之声不绝于耳。策马绕桩、刀枪对练、阵法推演……一项项考校激烈地展开。
聂慎儿吃着糕点,看得津津有味,她的注意力很快被一个身着洗得发白的灰布劲装男子吸引。
此人动作干净利落,毫无花哨,开弓如满月,箭箭直指靶心,一招一式虽朴实无华,却招招直指要害,带着一股狠劲。
不仅聂慎儿看得眸光微亮,连高坐龙椅之上的雍正,目光也数次落在此人身上,流露出明显的赞许。
待所有项目比试完毕,演武场上尘埃渐落。
两队武进士重新整队,齐刷刷跪倒在阶前,等候雍正钦点今科武举的前三甲。
雍正端坐龙椅,询问左右两侧的大臣,“诸位爱卿以为,今科武举,谁堪当武状元?”
话音未落,隆科多已率先出列,“启禀皇上,奴才观钮祜禄·阿克敦,弓马娴熟,家学渊源,实乃武状元之不二人选。”
隆科多话音刚落,年羹尧便冷哼一声,跨前一步,“皇上!臣以为,汉军旗马少彪,力能扛鼎,骑射俱佳,武状元之位,非他莫属!”
被点到的马少彪挺直了腰板,脸上掠过一丝得意。
张廷玉垂手侍立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待两人说完,才不紧不慢地出列,深深一揖,“回皇上,臣乃一介文臣,于武事一道实属门外汉,不敢妄加评判。
武状元人选,关乎我朝武备根基,臣以为,当全凭皇上圣心独断。”
雍正听着,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了然。
隆科多推举满人,意在巩固八旗在军中的势力,平衡年羹尧的汉军系,此乃朝堂制衡之术,尚在情理之中,倒也无可厚非。
而年羹尧明目张胆地安插亲信,其心昭然若揭,那咄咄逼人的姿态更是令他心头火起。
至于张廷玉,老成持重却也滑不溜手,不愿卷入这旋涡。
若是按照惯例,武举前三甲皆当出自八旗,但八旗之间利益互相牵扯,盘根错节,真正只对雍正忠诚的纯臣少之又少。
他登基不久,根基未稳,眼下还是要以培养一批忠心实干的臣子为重。
雍正有了计较,他微微抬手,压下阶下细微的议论声,朗声问道:“朕还有一问,考校尔等。
尔等习武多年,寒暑不辍,心中定有敬仰追慕的名将楷模,今日不妨直言,你们最敬仰者,是何人?为何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