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夕望着跪在地上茫然无措的柳馨怡,终是无可奈何地轻叹一声。
太后这般失态,皆因那个纠缠她多年的梦魇。
当年太后执意留下杜锦欣,哪怕明知会触怒陛下,就是因为在那个反复出现的梦境里,杜锦欣的死最终导致其兄杜锦红倒戈相向,亲手打开国门,引北夷铁蹄长驱直入……
东璃山河破碎,整整十年烽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
太后原以为保住杜锦欣的性命,好生看顾,再在高僧指点下,逼死慕卿璃,便能化解这场劫数。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杜锦欣自己作死,终究殒命,杜锦红还是打开了那道致命的城门。
更让太后心惊的是,在梦中能力挽狂澜、抵御北夷的,除了陛下本人,主要倚仗的便是慕家长子慕轻舟。
可如今呢?
陛下终日醉生梦死,不问朝政。
慕丞相夫妇自慕卿璃坠崖后,只递了一道言辞悲切的请辞折子,便从此杳无音信。
慕轻舟远在南岭镇守,且不说路途遥远能否及时回援,单看慕家如今的境况……
他不趁机反戈一击就已算是忠良了!
这叫太后如何不心焦如焚?
她虽在深宫纵横数十载,笑到最后,可说到底终究是个深宫妇人。
面对两国交锋、千军万马的战场博弈,她那些在后宫周旋的手段,又如何能够应对?
锦夕望着太后离去时那略显蹒跚的背影,心中一片凄然。
梦中的烽火似乎已经映红了天际,而能够执剑守护这片江山的人,却都已不在原位了。
太后步履匆匆地离开紫寰殿,却并未返回自己的凤仪宫。
她穿过重重宫阙,径直朝着太上皇的寝宫而去……
如今这局面,或许只有那位曾经执掌江山的太上皇能力挽狂澜了。
然而太上皇的寝宫宫门紧闭,任凭太后如何示意,守卫都跪地不起,称太上皇有令不见任何人。
都给哀家让开!
太后再也按捺不住,对着那扇紧闭的宫门厉声斥道:
这东璃的江山姓萧,不姓花!如今外敌都要打到家门口了,你们父子俩倒好,一个为情所困醉生梦死,一个闭门不出不问世事!一个个都只顾着为女人伤春悲秋,简直都是不成器的——
混账!
寝殿内,太上皇听着门外传来的叱骂,气得胡子直抖。
当初他毅然退位,确实因丽贵妃的背叛而心灰意冷。
但时过境迁,他早已从消沉中走出。
他低头看向身旁那个不及他腰高的小小身影,孩子正仰着头,一双清澈的眼眸里透着超乎年龄的沉静。
太上皇蹲下身,平视着这个最疼爱的孙儿,语气里带着最后一丝不确定:
小瑄儿,你当真不用皇爷爷出面?
小瑄儿稚嫩的脸庞上浮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着,他轻轻摇头:
皇爷爷此刻不宜出面。这局面既是皇祖母一手造成,就该让她先尝些苦头。
他顿了顿,小小的手掌不自觉地攥紧衣角:
若是皇爷爷现在就插手,皇祖母永远学不会反省,父皇也永远走不出伤痛......
说到此处,孩子的声音低了下去,眼中闪过一丝与年纪不符的忧思:
若是这样,小师叔...怕是就真的不会回来了。
太上皇凝视着孙儿坚定的眼神,轻声问道:
你当真确信,你小师叔一定会回来?
孙儿确信。
小瑄儿抬起头,目光清亮如洗;
既然没有小师叔遇难的实证,那她就一定还在人世。况且,当日与她一同坠崖的还有师傅,如今师傅也音讯全无。孙儿敢断定,他们必定都安然无恙。
太上皇闻言,不由轻叹:
你这孩子,倒是比你父皇更懂得冷静自持。你父皇什么都不像我这个老头子,偏偏在情字上,与我一般执拗......
老人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不过啊,你父皇比皇爷爷幸运,他娶了个好媳妇。
门外,太后的斥责声渐渐远去。
小瑄儿整了整衣襟,郑重其事地再次叮嘱:
皇爷爷好生歇着,父皇就交给孙儿吧。您千万莫要去见皇祖母。
太上皇慈爱地抚过孙儿柔软的发顶,浑浊的眼中泛起欣慰的泪光:
好,那皇爷爷就把你父皇,还有这东璃江山,都托付给你了。
孙儿定不负所托。
小瑄儿端正地行了个礼,小小的身影在殿内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坚定;
孙儿告退。
凤仪宫内,沉香袅袅,氤氲着静谧却压抑的气息。
太后刚换上常服,疲惫地斜倚在软榻上,双目微阖。
连日来的焦虑与无力感几乎将她压垮,今日在外奔波一圈却毫无进展,更让她心力交瘁,整个人如同散了架般,连指尖都透着倦意。
帘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小瑄儿小小的身影出现在殿内。
太后勉强抬眼,声音带着浓浓的疲惫:
“今日早朝……可还顺利?那些老臣,没有为难你吧?”
话音未落,小瑄儿眼眶倏地红了。
他几步扑进太后怀中,小脸埋进织金凤纹的衣襟里,声音闷闷的,带着哽咽:
“皇祖母……”
太后心头一紧,轻轻抚上孙儿单薄的背脊。
不必多问,她也明白……
那些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臣,哪一个不是人精?
如今见皇帝久不临朝,太子年幼,自然是变着法子施压试探。
“好孩子,委屈你了……”
太后拭去小瑄儿眼角的泪珠,声音里满是心疼。
“皇祖母。”
小瑄儿抬起泪眼朦胧的小脸,抽噎着道;
“今日大臣们又吵着要见父皇……孙儿想……既然拦不住,不如就让他们见吧。父皇虽不愿理政,但臣子叩见总是应当的。或许……或许见了面,反倒能堵住那些人的嘴。”
太后微微一怔。
萧凛避朝已两月有余,此前一直以龙体欠安为由由太子监国,朝臣们虽心存疑虑,尚能接受。
可时日一长,流言四起,要求面圣的呼声越来越高。
她何尝不知其中利害?
只是皇帝如今那般模样,若被臣子窥见,只怕更寒了人心,这才一直强行压着。
然而眼下这局面……
太后揉了揉刺痛的太阳穴,她当了半辈子皇后,却从未真正涉足前朝政务,此刻只觉六神无主。
小瑄儿观察着太后的神色,继续轻声道:
“或许……让几位重臣见见父皇,陈说一番利害,反倒能劝得父皇回心转意呢?”
这话如同暗夜中的一点星火,让太后混沌的思绪骤然清明了几分。
是啊,死守着不让见,流言只会愈演愈烈。
倒不如赌一把,万一真有臣子能劝动皇帝……
她沉吟良久,终是长长叹了口气,将小瑄儿揽入怀中:
“就依你吧。明日……选两位持重的老臣,去紫寰殿劝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