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刚过,部队家属院后的菜园子就热闹起来。积雪化尽的黑土地泛着油亮的光泽,王大娘带着几个婶子蹲在田埂上选菜种,远远看见沈家门口冒出两个身影,忍不住扬声喊:“建国媳妇,二柱媳妇,你们家那几分地打算种点啥?”
温乐瑜正被沈建国扶着跨过田埂,听见喊声红了脸,小声道:“还没想好呢,想种点青菜和番茄。”她穿了件沈建国新给做的蓝布罩衣,袖口挽得整整齐齐,露出的手腕细白,握着一把小锄头,怎么看都像来玩的,不像干活的。
“种番茄得搭架子,累着呢。”王大娘笑着摆手,“不如种点豆角,好打理。”
林薇薇扛着把大锄头从后面跟上来,裤脚沾着泥也不在意:“乐瑜想种啥就种啥,搭架子有我呢!”她说着往地上顿了顿锄头,“咚”的一声,震得旁边的土块都跳了跳。
沈二柱拎着水桶跟在后面,嘴里哼着跑调的歌:“老婆大人最能干,锄头抡得比我还……”被林薇薇回头一瞪,立刻改口,“那啥,我说这地真肥,种啥都能丰收!”
沈建国把温乐瑜护在怀里,避开脚下的泥坑:“别听她们的,你想种番茄就种,架子我来搭。”他前几天特意去供销社买了捆结实的竹竿,就等着周末休班时动工。
温乐瑜心里甜滋滋的,低头用锄头扒拉了两下土:“我也能帮忙的,我会浇水。”
“你站着就行。”沈建国夺过她手里的锄头,“刚开春地凉,别冻着脚。”他自己挽起裤腿,露出结实的小腿,踩着泥泞的土地开始翻地,铁锄头插进土里,翻起的土块带着清新的泥土香。
林薇薇看得直咋舌:“哥这劲头,跟在部队训练似的。”她转头踹了沈二柱一脚,“你也学着点,别杵着像根电线杆子。”
沈二柱赶紧放下水桶,拿起小铲子开始挖坑:“来了来了!我负责播种,技术活!”
温乐瑜没闲着,蹲在田埂边整理菜种。番茄籽是她托人从县城种子站换来的,小小的颗粒裹着层细沙,她小心翼翼地用指尖捻起,生怕吹跑了。沈建国翻完一段地,回头看见她专注的样子,阳光落在她毛茸茸的发顶上,像镀了层金边,忍不住放慢了动作。
这要是搁在从前,他哪敢想能有这样的日子——院里有烟火,田边有牵挂,低头是生活,抬头是心上人。
“沈大哥,这里可以播种了吗?”温乐瑜抬头朝他笑,眼里盛着光。
“可以了。”沈建国走过去,用锄头把土块敲碎,“我帮你划沟。”他的大手握着锄头柄,划出的沟深浅均匀,整整齐齐,像用尺子量过似的。
温乐瑜跟在后面撒种子,指尖偶尔碰到他翻土时溅起的泥点,赶紧用帕子擦,却被他按住手:“没事,泥不脏。”他小时候在乡下长大,早就习惯了泥土的气息,在他看来,沾着泥土的手才是干活人的手,踏实。
旁边的菜园里,林薇薇已经种完了半垄豆角。她力气大,挖坑埋种一气呵成,沈二柱在旁边负责浇水,两人配合倒也默契,就是嘴没闲着。
“你慢点浇!水都溢出来了!”
“那不是怕种子渴着吗?你懂啥,这叫‘水足苗壮’!”
“我看你是想偷懒少走两步!”
吵吵闹闹的声音飘过来,温乐瑜忍不住笑:“他们俩天天这样,倒也热闹。”
“这样挺好。”沈建国看着她笑,“你要是觉得吵,咱们就往这边挪挪。”
“不吵。”温乐瑜摇摇头,“听着心里踏实。”她想起刚穿来时,每天都活得提心吊胆,生怕走了原主的老路。是林薇薇咋咋呼呼的笑声,是沈建国沉默却可靠的肩膀,让她慢慢觉得,这日子是真的能过下去的。
正说着,张翠花拎着个竹篮过来了,里面装着四个白面馒头和一小碟咸菜。“歇会儿,吃点东西。”她把篮子往田埂上一放,没看沈建国,反而给温乐瑜递了个馒头,“你身子弱,别累着。”
温乐瑜受宠若惊地接过来:“谢谢娘。”
张翠花“嗯”了一声,又看向林薇薇那边:“二柱媳妇,过来吃馒头!”
林薇薇正渴得厉害,听见喊声扔下锄头就跑过来,拿起一个馒头就往嘴里塞:“还是娘疼我!”
沈二柱也跟过来,伸手想去拿馒头,被张翠花拍开:“洗手去!满手泥乎乎的,脏死了!”
“娘你偏心!”沈二柱委屈巴巴,“嫂子手上也有泥,你咋不说?”
“你嫂子那是不小心沾的,跟你能一样?”张翠花瞪他,“赶紧去!井水在那边!”
沈二柱嘟囔着去洗手,林薇薇凑到温乐瑜身边,小声说:“看见没?咱娘现在对你比对我还好呢。”
温乐瑜脸一红:“娘对咱们都好。”她咬了口馒头,是甜津津的,带着面香,比她自己做的还好吃。
沈建国看着她小口吃东西的样子,把自己手里的馒头掰了一半给她:“不够再拿。”
“够了。”温乐瑜推回去,“你也吃。”
张翠花坐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老大稳重,媳妇温柔,老二虽然跳脱,但有媳妇管着也懂事多了。这要是搁在以前,她哪敢想两个儿子能安安稳稳地守着家过日子?
“下午我来给你们搭番茄架子。”张翠花突然说,“我年轻时在乡下搭过,比你们年轻人懂行。”
温乐瑜眼睛一亮:“真的吗?谢谢娘!”
沈建国也有些惊讶,他娘自从随军后就很少干农活了,没想到还愿意帮忙。
“谢啥,自家的地。”张翠花别过脸,耳根有点红,“吃完赶紧干活,争取今天种完。”
下午搭架子时,张翠花果然是把好手。她教温乐瑜怎么把竹竿埋得深稳,怎么绑绳才能既结实又不勒伤藤蔓,说话的语气虽然还是有点硬,却透着耐心。
温乐瑜学得认真,时不时问一句:“娘,这样绑对吗?”
“再勒紧点。”张翠花手把手地教她,“不然刮风容易倒。”她的手比温乐瑜的大,也粗糙,带着常年做家务的薄茧,握住温乐瑜的手时,传递过来的温度却很暖。
沈建国在旁边看着,手里的活都慢了半拍。他从没见过娘对谁这么有耐心,就连小时候教他和二柱干活,也是动辄就骂的。
林薇薇凑到他身边,用胳膊肘撞了撞他:“看啥呢?咱娘这是彻底接纳乐瑜了。”
沈建国没说话,嘴角却悄悄扬了起来。
太阳西斜时,菜园终于收拾妥当。番茄架整整齐齐地立在地里,像一排排小哨兵;豆角种下去的地方已经浇足了水,湿润的泥土里透着生机;旁边还种了几垄青菜,绿油油的菜苗刚冒头,看着就喜人。
四个人扛着锄头往家走,张翠花走在最前面,脚步比来时轻快;沈建国牵着温乐瑜的手,走得很慢,时不时帮她拂去裤脚的草屑;林薇薇和沈二柱走在后面,还在为刚才谁种的豆角更整齐拌嘴。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一起,像一幅温暖的画。
温乐瑜回头看了眼菜园,心里突然充满了期待。她好像能想象到夏天的样子——番茄挂满枝头,红得像小灯笼;豆角顺着架子爬得老高,紫莹莹的一串一串;她和沈建国坐在田埂上摘菜,林薇薇和沈二柱在旁边追着打闹,娘坐在院里择菜,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
“在想啥?”沈建国低头问她。
“在想夏天的番茄。”温乐瑜笑,“肯定很甜。”
“会很甜的。”沈建国握紧她的手,“等熟了,我给你摘最大最红的。”
风吹过刚种好的菜园,带来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温乐瑜看着身边的人,突然觉得,这场穿越或许是命中注定。错嫁的乌龙让她遇见了对的人,艰难的年代里有闺蜜相伴,连曾经刻薄的婆婆也渐渐软化。
原来日子真的可以像这刚种下去的种子,只要肯用心浇灌,就一定能长出满田的希望和温暖。
她悄悄加快脚步,跟上前面的张翠花,伸手想帮她拎篮子,却被她往回推了推:“我来就行,你走慢点儿,别摔着。”
温乐瑜看着张翠花略显佝偻却稳健的背影,突然笑了。这春耕的日子,真好。